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下,过去的“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已行不通,因此需要另辟蹊径.作为一名教师,要想在教学的道路上一路顺风,就要精心设计课堂,还课堂于学生,与学生进行适时的真心的情感交流.事实上,教学的成功不是取决于教学内容的多少,而是学生所得、所获的多少.
下面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点心得体会.
一、精心设计课堂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管理知识,引导帮助学生养成一种探究的兴趣和习惯,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这并没有减轻教师的任务,反而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知识方面、教法方面还有教学艺术方面等.教师只有精心设计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如教具的使用、难点的突破、定律的验证等,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
事实证明,物理教学的每一节课都会由于教师的精心设计而变得生动、有趣.在课堂实验的演示和教具的制作方面,我经常给学生做一些简单可行的教具.
例如,“受迫振动和共振”的实验,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就让学生分组制作了教具,结果证明:学生的想象能力要比我们预期的好得多,有的教具不但物理演示效果好,而且还很有审美性.
我的每一节物理课,都不会让学生感到一点点的压抑,而是充满激情的愉快的课堂,我们师生共同享受着这种快乐.记得高三快毕业时,有一道复习题是关于物理学史的选择题,这个题当然不用教师讲解,虽然事先我已经总结好,但课堂上我并没有给同学们展示,我先让他们准备,然后提问,课堂一下子热闹起来.最后学生几乎把初、高中物理物理课本中的人名全说出来了,并讲出了他们在物理学中的贡献,从而系统地复习了这方面的知识.
二、教师要还课堂于学生
现代的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的社会,作为教师,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教给学生怎样去学.其实,我们尽可以大胆地把课堂还给学生,当然这里有一个习惯的养成问题.试想,如果我们敢于并舍得让学生自己去学习,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效果肯定比我们“一言堂”要好得多现代的教学理论认为,作为教师,确实要解答学生的疑难,指导他们消除在学习中碰到的困难,但教师不能越俎代庖,替代学生思考.问题的解决并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不能满足于学生已经掌握了多少问题的答案,而是在获得结论的同时,学会分析问题,锻炼思维,提高能力.过去,我们总不敢放心地让学生在课堂上随意说出自己的观点,怕完不成教学任务,其实,这种想法大错特错,其根本还是由于教师的思想观念没有转变.学生是有生动思想的,其想象力和能力都是我们所不能想象的.
记得有次我生病一个星期,学校恰好教师比较紧张,学生得知后,给学校说了不让找代课教师,而是在课代表和班长的努力下找程度好的学生上课,结果一周后我来到学校,学生给我说:“老师,你再歇一周吧,要不你坐教室后看着我们吧.”: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只有他们亲身体会或亲自弄懂了,知识才不容易忘记.所以,作为教师,思想首先要转变,要敢于把课堂还给学生,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基本的做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物理教学
中是不可或缺的
我一向比较重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正确、适时的情感交流对我们的教学工作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情感交流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这才是教学最主要的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是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的,而且是贯穿于课堂内外的.比如当我们发现学生某个方面存在问题时或者发现问题学生时,及时与他们沟通,就会使我们的教学走向一个成功的捷径.同时,课堂教学的过程更是情感交流的过程:课堂的提问、问题的设置方法,教师与学生交流的语言、语气、语调、眼神等都将是与学生的情感交流,都将激起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再者,交流的艺术与方法也会对学生的学习习惯、态度、方法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教师的教学艺术、教学风格其实质也是一种教法.如果你的风格和艺术是依赖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学生的高度责任心而形成的,这必将是一种积极的教学影响.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凭着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经验,我深深地意识到了教师在教学中所起的指导作用的意义:多给学生发现事物的机会,并给予恰当的帮助,让学生在情境中亲自去发现尽可能多的东西.另外,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乐学、主动去学,进而得到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当然要达到这种效果,离不开教师对课堂的精心设计,更离不开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即情感交流,同时还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否敢于还课堂于学生.在教学的旅途中,我就是按以上做法一路走来的,可以说是“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我的教学省时、省心,而且充满了快乐也,望广大同仁都能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教学捷径.
下面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点心得体会.
一、精心设计课堂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管理知识,引导帮助学生养成一种探究的兴趣和习惯,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这并没有减轻教师的任务,反而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知识方面、教法方面还有教学艺术方面等.教师只有精心设计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如教具的使用、难点的突破、定律的验证等,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
事实证明,物理教学的每一节课都会由于教师的精心设计而变得生动、有趣.在课堂实验的演示和教具的制作方面,我经常给学生做一些简单可行的教具.
例如,“受迫振动和共振”的实验,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就让学生分组制作了教具,结果证明:学生的想象能力要比我们预期的好得多,有的教具不但物理演示效果好,而且还很有审美性.
我的每一节物理课,都不会让学生感到一点点的压抑,而是充满激情的愉快的课堂,我们师生共同享受着这种快乐.记得高三快毕业时,有一道复习题是关于物理学史的选择题,这个题当然不用教师讲解,虽然事先我已经总结好,但课堂上我并没有给同学们展示,我先让他们准备,然后提问,课堂一下子热闹起来.最后学生几乎把初、高中物理物理课本中的人名全说出来了,并讲出了他们在物理学中的贡献,从而系统地复习了这方面的知识.
二、教师要还课堂于学生
现代的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的社会,作为教师,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教给学生怎样去学.其实,我们尽可以大胆地把课堂还给学生,当然这里有一个习惯的养成问题.试想,如果我们敢于并舍得让学生自己去学习,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效果肯定比我们“一言堂”要好得多现代的教学理论认为,作为教师,确实要解答学生的疑难,指导他们消除在学习中碰到的困难,但教师不能越俎代庖,替代学生思考.问题的解决并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不能满足于学生已经掌握了多少问题的答案,而是在获得结论的同时,学会分析问题,锻炼思维,提高能力.过去,我们总不敢放心地让学生在课堂上随意说出自己的观点,怕完不成教学任务,其实,这种想法大错特错,其根本还是由于教师的思想观念没有转变.学生是有生动思想的,其想象力和能力都是我们所不能想象的.
记得有次我生病一个星期,学校恰好教师比较紧张,学生得知后,给学校说了不让找代课教师,而是在课代表和班长的努力下找程度好的学生上课,结果一周后我来到学校,学生给我说:“老师,你再歇一周吧,要不你坐教室后看着我们吧.”: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只有他们亲身体会或亲自弄懂了,知识才不容易忘记.所以,作为教师,思想首先要转变,要敢于把课堂还给学生,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基本的做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物理教学
中是不可或缺的
我一向比较重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正确、适时的情感交流对我们的教学工作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情感交流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这才是教学最主要的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是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的,而且是贯穿于课堂内外的.比如当我们发现学生某个方面存在问题时或者发现问题学生时,及时与他们沟通,就会使我们的教学走向一个成功的捷径.同时,课堂教学的过程更是情感交流的过程:课堂的提问、问题的设置方法,教师与学生交流的语言、语气、语调、眼神等都将是与学生的情感交流,都将激起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再者,交流的艺术与方法也会对学生的学习习惯、态度、方法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教师的教学艺术、教学风格其实质也是一种教法.如果你的风格和艺术是依赖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学生的高度责任心而形成的,这必将是一种积极的教学影响.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凭着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经验,我深深地意识到了教师在教学中所起的指导作用的意义:多给学生发现事物的机会,并给予恰当的帮助,让学生在情境中亲自去发现尽可能多的东西.另外,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乐学、主动去学,进而得到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当然要达到这种效果,离不开教师对课堂的精心设计,更离不开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即情感交流,同时还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否敢于还课堂于学生.在教学的旅途中,我就是按以上做法一路走来的,可以说是“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我的教学省时、省心,而且充满了快乐也,望广大同仁都能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教学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