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活动创新优化小学数学课程教学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dyte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教育理论明确指出:教育存在于各种活动之中,并通过活动表现出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然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相当一部分教师教态生硬、急躁,为板书而板书,为演示而演示,以“复习铺垫一揭示课题一讲解例题一巩固练习”为程序的照本宣科教学方式仍屡见不鲜……这些问题已严重影响了新课程的实施,成为课程改革优化的瓶颈。如何通过教学改革丰富课堂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之美,从而使现行的数学教学方式真正转为创新开放的教学模式?以活动创新优化小学数学课程是一个值得深讨的方向。
  
  一、注重课堂教学,以课堂为实践基地,在课堂实践中创新数学教学活动
  
  课堂是师生交往、交流、探讨的重要平台,课堂活动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和实现目标的手段。数学实践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去观察、分析、研究问题。如在教“长方形”“正方形”时,老师大胆设计一道开放性的练习题:为适应教育发展形势,学校请设计部门对校园布局进行调整,绘制了一张规划图(屏幕上出现校园规划图)。同学们,你们同意这样的设计吗?怎样的设计才能使我们校园活动场地更大些呢?以身边的事例引导学生投入热烈的讨论之中。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得出各种有价值的意见。这充分表现出学生的自信和潜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而教师仅仅是组织者、指导者,通过活动创新,在实践中把学生提前带进社会。
  
  二、注重学生猜想,在开放思考中激起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兴趣
  
  猜想,已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从心理学角度看,它是学生有方向的猜测与判断,包含了理性的思考和直觉的推断;从学生的学习过程来看,它是学生有效学习的良好准备,包含了学生从事新的学习或实践的知识准备、积极动机和良好情感。在数学学习中,猜想作为一种手段,目的是为了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在教《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教师先出示直角、锐角、钝角三种不同的三角形,让学生比较谁的面积大,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得出它们面积一样大。然后,多媒体用表格分别出示这三个三角形的底和高,让学生看看能发现什么,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测三角形的面积怎样算。假如学生大胆地猜测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老师支持这一猜想,然后进行验证,证实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这种巧妙地设计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使其思维处于亢奋状态。
  
  三、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在动手操作中带领学生自我思考总结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在计算教学中,不少学生虽然能依据法则进行计算,但因算理不清,知识迁移的范围有限,阻碍了其思维的发展。例如,三年级学生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关键是要让学生理解当十位除后出现余数时,要将十位上余下的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继续除。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可以通过摆小棒让学生在操作中体会:先将整捆小棒平均分,然后将余下的几捆和单根的小棒合起来,变成多少个一才能继续分。教师应引导学生把直观操作的活动和竖式计算的过程进行对照,从而帮助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算理,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协调发展。
  
  四、注重环境的鼓励带动,在创新活动中营造良好的激励氛围
  
  “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儿童也正是在与周围人,特别是父母、教师和同伴等的相互作用中不断发展的。因此,活动创新需要从社会实际出发,为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营造良好的激励空间。如在教“圆柱的认识”时,老师提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什么形状的?有几种剪法?同桌两人一组,利用身边的工具和材料解答。”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动手操作,互相讨论,相互带动,接着,全班匯报交流,得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既可以是长方形,也可以是平行四边形,还可以是不规则的图形。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发现和解决问题,这一方面充分利用同伴的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另一方面师生之间,尤其是学生之间通过辐射性和弥散性作用,提升了效果。
  以活动创新优化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或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综合实践的能力,在创新实践中达到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和新课程实施水平的目标。
其他文献
神话是一种民间文学,是人类心灵结构外化的原始形态.法国著名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从结构主义出发,发现了神话故事中普遍存在的“二元对立”结构,并进一步发掘人类心灵所共
摘要 教育“和谐”不仅是社会和谐的起点,同时也是社会和谐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和延伸。要实现教育的“和谐”、公平和公正,除要关注宏观层面不同群体、区域间教育机会、起点的公平、公正外,还必须关注同一群体内部在微观课堂层面的“和谐”和公平。课堂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关键词 课堂 公平 问题 策略    課堂“和谐”是教育和谐与公平的关键和现实基础,公平的课堂能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均等和公正的课堂参与机会
文章采用山西省第三次国民体质监测数据库成年人的相关数据,对城乡成年人的身体形态进行了分析,探讨变化规律,以指导广大群众科学健身.
摘要 随着教学改革的开展,如今我国中学教育产生了许多新的方法来适应改革的要求。语文这一学科作为高中三大主科之一,是高中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以往的传统教学观念已经越来越与语文课堂相矛盾,我越来越能感受到需要转变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理念的需要。本文就我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将新模式教学运用在课堂中的收獲进行讨论,希望对大家有所引导和借鉴。  关键词 教学改革 中学教育 教学理念 新模式教学 
数学看似枯燥,但实际上也是与生活密不可分的一个学科,特别是在小学数学的教育中,由于小学生心理和思维的特点决定了小学数学更不能脱离实际生活。当学习的内容与小学生的生活联
摘要 以三维目标为基本理念,优化素质教育在学科课程中的基本途径,创建素质教育的过程与方法的艺术性,集中体现学生全面和谐、个性发展的客观规律。  关键词 个性发展 动态递升 编导艺术 整体反思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仅要关注學生的基本技能,而且要激发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教育的评价功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动态提升,即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
沈从文的小说的主人公翠翠是一面观看边城人性美和人情美的镜子,她凝聚着湘西少女特有的美德.边城特殊的地理、人文环境及作者自身的审美追求为“湘西”人生美、人情美的形成
语言陌生化艺术的运用能有效弥补传统语言的短板,彰显文学语言形式的审美特征.一方面,语言陌生化的表达意向凸现了文学语言形式的独立性;另一方面,语言陌生化的特殊组合建构
音乐新课程实施几年来,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新的教学行为、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不断呈现,课堂教学勃勃生机。这些都是毋庸置疑的进步。但在进步的同时,在更深入地进行课改实践时,仔细回头一审视,我们也渐渐发现随之而来的一些问题,即我们有的教师在不知不觉间偏离了理性和真实的课堂教学轨道,陷入了音乐课堂教学的误区。因此,针对目前中学音乐教学若干现象,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提几点思考,与同行们一起切磋。    
安全工作抓与不抓,既是教育部门、学校和个人的履职和渎职问题,更是部门、学校和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和真正抓手.换句话说,不抓安全工作的部门和学校,是教育不作为的部门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