舶来西洋收藏风

来源 :奢华居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th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件件西洋艺术品,无论是精巧的钟表,华丽的雕像、晶莹的水晶酒具或是杯中莹润的洋酒,无不是生活艺术的形象写照。发生于那个时代的往事和传奇,都被一件件珍奇古玩带到了今天。令现代人再次沉迷其中。
  当苏富比、佳士得把西洋古董钟和洋酒的拍卖带到中国时,不少国内的财富阶层便悄然开始了洋收藏的嗜好。
  
  葡萄洒:醇厚深沉亦如人生
  
  “你要举起酒杯逆光观察葡萄酒。你要注意颜色和清澈度。只是感知一下。是醇厚还是清淡?是水性还是浆性?现在把杯子倾斜,这样做是为了查看酒在接近杯口时的颜色浓度,就此你会得知酒的年份,对于红酒这很重要。现在,把鼻子伸到杯子里,嗯,少许柑橘……也许还有些草莓。”《杯酒人生》一片中,迈尔斯是一位对红酒深有研究的中年人,和老友一起来到了加利福尼亚的葡萄酒园,他鉴赏、品尝每一杯葡萄酒就像对待珍宝般虔诚,如此费尽心力品酒倒是其次,参透人生才是主题:“红酒,从味道逐渐醇厚到不可挽回的消退,就像人生的成长与际遇,色彩斑斓却转瞬即过。”
  


  在西方语境中的红酒不仅被看做是一种精神象征,甚至具有一定的宗教意义。《新约》记载,耶稣传教三年后,预感他将经受酷刑而死。在纪念逾越节的晚上在和门徒们共进最后的晚餐之时,他将无酵饼和葡萄酒分给大家,暗示说:“这是我的身体,为你而牺牲”;“这是我的鲜血,要为你们和众人而倾流”。耶稣死后,门徒们为纪念他举行弥撒,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人人一口红酒,一口面包。
  这种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力量感染了整个西方社会,美国有一位专栏作家在评论红酒的重要性时说:“在西方有教养的上层人士中,你可以不知道汽车为什么会开,手机为什么会响,可以不懂所谓的时尚生活方式,但是你不能不懂红酒。”
  红酒是上帝赐予的佳肴,即便无滋无味,也因为神圣而令人敬仰。红酒不同于供人消费的饮料,它本身亦有生命,它的味道在酿造过程中不断变化发展,同样一瓶酒在不同时间打开就会尝到不同的滋味,人们借品尝这种香醇味美的饮料参透人生玄妙。
  最著名的顶级红葡萄酒来自于波尔多五大顶级酒庄的佳酿,除此之外,具有陈年潜力的红葡萄酒还有勃良第顶级黑白诺,意大利皮德蒙的少量红酒,以及波尔多的苏玳和德国因黑森的甜白葡萄酒,近半个世纪以来,美国加州那铂的顶级红酒异军突起,在投资回报中表现突出,被葡萄酒收藏家们纳入酒窖中。这些顶级葡萄酒都需要陈年收藏,从而发展出层次丰富的酒香和醇厚柔和的口感。
  若投资法国波尔多地区的顶级葡萄酒,一般三年的回报率为150%五年回报率为350%,十年回报率为500%,如1986年购买一瓶法国波尔多五大顶级酒庄之一木桐堡1982年份葡萄酒,价格为37.50美元,现在的价格已经飙升到500美元。
  


  出现在拍卖会上的顶级红酒,价格飙升到令人惊叹的地步,1985年的纽约佳士得拍卖会中,一瓶1787年的法国菲特红酒以16万美元成交,而在2007年伦敦苏富比的拍卖会中,12瓶1947年法国白马红酒也获得了7.3万英镑的高额成交价。
  2008年香港佳士得秋拍,将为藏家呈献250瓶佳酿,其中150瓶来自于拉图堡酒庄的收藏,包括单瓶装、双瓶装及其他大瓶装,年份由1865年至2005年不等。经典的年份美酒有1900年、1929年、1945年、1959年、1961年及1982年。拍卖的焦点是1900年的1.5公升装(估价约14万至19万港元)、12瓶1959年单瓶装(估价为30万至38万港元)、一瓶1961年6公升装(估价为48万至60万港元)、数瓶1982年6公升装(每瓶估价为18万至22万港元)、以及一瓶2000年4.5公升装(估价为7.5万至10万港元)。这次拍卖不但是全亚洲首次出现此类直接从酒庄取得的收藏,更是收藏家们鉴赏拥有来源有序的佳酿的绝好机会。
  
  古董酒具:映衬红酒温润质地
  
  对红酒的珍视,使得人们格外讲究饮酒礼仪——饮酒时,不能用碗来喝红酒,因为手指直接接触碗壁会影响酒温,另外更重要的是人们无法准确观察、鉴别红酒的颜色和透明度。因此,自公元前埃及人、希腊人开始酿造、饮用红酒之日起,玻璃酒具一直是红酒最佳的伴侣,千百年来,玻璃工匠们一直追求这一理想状态——纯粹的透明、晶莹的光泽以及优雅的造型。
  不过直到14世纪,威尼斯工匠才发明了媲美水晶的玻璃杯,他们在氧化纳、二氧化硅中加入石英,新出
  

品的仿水晶玻璃杯冰清玉洁,透明度高,经剖光和雕刻后,大放异彩,成为宫廷贵族们的新宠。
  玻璃酒具真正迎来繁荣则是到了17世纪。1674年,英国人拉文斯克莱夫在玻璃成分中加入澄清剂,玻璃透明度增加,晶莹剔透,因而得到广泛推广。此后,人们终于寻找到了最适合表现红酒温润质地的酒具风格和样式——朴素的外观,立体雕刻,光线折射后发出钻石晶莹感,一览无遗地展现出玻璃本身的杰出品质,反映了当时追求自然、不饰铅华的审美趣味。
  18、19世纪的古董水晶酒具,晶莹剔透的质地不亚于现代水晶制品,因而也最具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当时,颇为讲究的王室贵族们将这些酒具陈列于餐桌之上,每当夜晚时分,点燃波希米亚金属枝型吊灯,一串串下垂的圆形、水滴形玻璃珠如星光般璀璨,在这些酒具之上折射出奇幻的光芒,让整个餐厅空间洋溢着迷人、奢华的光彩。
  
  西洋钟表:收藏时间的艺术
  
  即使到了现代,一间颇为讲究格调的房间中也应摆上一两件精致的座钟,根据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欧洲雕塑和装饰艺术部门的负责人克莱尔·文森特的看法:“古董钟表不仅记录时间,更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是你个人风格的最好诠释,它的光彩会令一间平凡的居室熠熠生辉。”
  古董钟表,复杂又令人着迷,它既是日用品又是装饰品。在艺术范畴,它是摆放于房间中的精美雕塑或佩戴身上的个性化珠宝,同时,它也是科学的,拥有艺术品少有的精密和创造力,以便人们更自信地追上时间的步伐——克莱尔·文森特说:“我可以列举每个时代钟表业的创新和发明,但真正的古董钟表收藏家对内部技术不感兴趣,他们津津乐道的是造型的艺术。”
  从一定程度上说,造型理应追随功能,例如在17世纪流行英国的落地长钟箱,箱体尺寸恰好满足了内置钟摆的长度和摆动角度,但是钟表的历史却不尽如此,西洋古董钟表的内部构造和外部装饰分别由机械工匠和艺术工匠完成,一方追求更精准的时间,而另一方则是颇具想象力的工匠们,他们努力挣脱功能限制,发展出绚丽多彩的钟表艺术。
  17世纪英国的落地长钟箱外形大多采用古典建筑的造型,带有横饰和挑檐,柱基部分和柱顶采用铸造工艺,箱体由镶嵌乌木的橡木制成。落地长钟箱摆放于客厅中,典雅肃穆,正是英国清教徒所崇尚的风格。而同时期的欧洲大陆,洛可可风格席卷而来,钟表自然也不例外,最令人注目的款式是“美丽钟”,昂贵的铜鎏金材料、嵌满了珠宝、缠枝花叶图案,追求富丽堂皇的装 饰嗷果。
  之后,随着主流艺术风格的变化,钟表也趋向于典雅的古典主义,希腊神话女神、哲学家以及圣经等题材日益增多,并结合了金属、珐琅、大理石、瓷等丰富材质,钟表进入了繁荣期,品种繁多令人目眩神迷,法国人就先后生产了教堂式座钟、台钟、卡特尔钟、落地长箱钟、壁炉座钟、旅行钟等。
  另一方面,18世纪钟表制造业开始走向了“纯粹的观赏性”,其极致就是专为中国定制生产的“宫廷钟表”,作为外国政府及贵族献给中国皇帝的礼物,此类钟表华丽精致,兼具中西艺术风格,常常镶嵌数枚价值不菲的宝石、珍珠,功能上以自动机械与八音盒为主,报时功能反在其次。2007年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会上,一件清乾隆鎏金铜嵌宝石珍珠太平有象钟成交价高达940万人民币,大象背上的宝瓶寓意“太平(瓶)有象”,瓶中镶嵌的钟,刻著产于英国伦敦。在清代康熙、乾隆皇帝的推崇下,时钟作为举行各种宫廷仪式的时间依据,是当时宫廷生活的必需品。那时中国兴起一片时钟艺术热潮,广州则代表了制表技术的最高工艺水平。今年香港佳士得春季拍卖会上,一件清乾隆广州制鎏金铜镶嵌珐琅料石转花花盆顶水法音乐钟成交价为3516万人民币,精致的珐琅与无数人造宝石相映成趣,每当音乐钟声响起,底座上的欧洲人物群像就会同时起舞,花盆中也有一朵花伴随乐声转动,可谓精巧绝伦。
  
  西洋古董 令居室熠熠生辉
  
  西洋古董包括西洋家具、雕塑、银器、陶瓷、玻璃器皿、照相机、钟表和八音盒等,它们是西洋文明发展的见证,从早期的古希腊、罗马风格到巴洛克风格、洛可可风格以及19世纪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和浪漫主义风格,这些风格演变都充分表现在不同时期的西方建筑、雕塑、绘画和日常生活用品上,每一件古典艺术品都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凝聚着艺术家和工匠们的创造力、想象力以及精湛工艺。
  西洋古董最初即围绕着装饰性、观赏性和实用性而构思的,因此,将其放置于欧式古典装修风格的家中,可以为居室增添文化氛围及异域情趣。如何放置西洋艺术品也是一门颇为讲究的学问,以壁炉为例,壁炉上可摆设壁炉座钟和配套烛台,墙壁上则挂上一幅油画、挂钟或西洋刀剑,旁边的高低柜上则适宜摆放钟表、小雕塑、台灯、金银器等。将古董艺术品放置于一个理想的位置,与居室的布局、色彩、光线相互呼应和协调,效果自然非同凡响。
  选购一件西洋艺术品亦有讲究,首先考虑一件艺术品表现的题材是什么,在当时是否代表了主流的艺术风格;其次,看一件艺术品是否出自名家之手,名家作品一般具有更好的升值潜力;收藏者还需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从艺术品的构图、造型、比例结构等方面判断其价值;最后观察一件艺术品的工艺制作水平,做工是否精美细致,有无损伤。以上四点,直接影响了西洋艺术品的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
其他文献
2008年10月19日至20日,德国威能、德国瑞好与楼市传媒携手举办的“威能·瑞好房地产精英高尔夫邀请赛北京站”分别在太伟、万柳两大高尔夫球场举行。此次赛事,旨在让更多房地产精英享受高尔夫运动带来的乐趣。高尔夫运动所包含的执著、诚信、锲而不舍的精神正是我们此次参赛选手所共同推崇的。  由楼市传媒邀请的著名地产公司的精英代表在19日上午纷纷抵达最具北京特色的山地高尔夫球场——北京太伟高尔夫俱乐部。作
期刊
栏目编辑 李 彬  在德国瑞好中国区总裁包有格看来,高尔夫是一项很有人缘的运动。他的高尔夫经历不长,球技也一般,但高尔夫却让他结缘球技优秀的韩国妻子,让他和70岁的岳母有了共同的交流语言,让他收获意外的乐趣,更重要的是:“可以和你的朋友、同事、客户一起参与这运动,这之间存在一定的竞争,但最后的结果一定会是互相的提高。”  与出生于英国,从小接触高尔夫的英国人马休不同,身为德国人的包有格接触高尔夫的
期刊
如今,变幻莫测的房地产市场好比网络,信息足以用海量来形容。首先,项目多到让人眼花缭乱,良莠掺杂;其次,各项目推出的促销措施让人难辨真假,诸如特惠房、一口价、送精装、限时特惠等等。而对于自住型消费者来说,买房又是刚性需求的,毕竟有套房子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很重要的。面对如此纷杂的信息,消费者应如何选择?到底什么样的价格可以出手?  这里,提供几种判断价格是否“到底”的标准以供参考。    标准一:参考项
期刊
寒冬一天天逼近,我们恋家的情结也日趋浓烈,无论季节如何寒冷,家总是最温暖的归宿。  色彩,布艺、灯光都能让家更温暖,但无论精美的装饰还是奇思妙想的搭配都离不开家装设计师,那么就让龙发FA专家工作室的设计专家们为我们来打造冬季的暖家吧。    暖色的回忆  设计师:FA专家工作宣卢成峰    设计师语录:所有的回忆都是暖色调,因为我们熟悉;所有的未来都是冷色调,因为我们陌生。现在,就让我们预习明天,
期刊
栏目编辑 李 彬  虽然自嘲成绩只在百杆之外,但威能亚太区总裁马休·希金对高尔夫的热情和执著从来没有消退过。从小成长在高尔夫家庭的这位英国人,总是“越挫越坚持”,“高尔夫是每个人和自己竞争”,在他看来,“高尔夫的乐趣,更多不在于挑战对手,而是挑战自我,就像经营企业和营销产品,竞争对手有时并非显得那么重要,如何挑战自己,并致力于把自己的产品做得更好,才更为重要。”  “任何人开始打高尔夫,一旦击出一
期刊
小时候,想象着天天与海相伴的日子,那是一种童话般的生活;长大了,羡慕着在海边别墅中被海浪沙滩宠幸的新贵们。  平整的草坪,门前的石子路一直通向海边。融入海景,忘情地呼吸着海上的空气,听着海鸟的歌唱,喝着珍藏已久的红酒。海边观看日出日落,在海的拥抱中沉醉。打量海边那栋栋别墅,配着这海水,像一幅画。那时候希望自己是这画里的一草一木,能够融化在这个环境里。  海居生活,对于很多人是一种致命诱惑。  20
期刊
2008年11月4日,由楼市传媒主办的“高尔夫与高端地产”主题论坛在北京山水文园一期山体会所成功举行。本次论坛旨在为业界搭建起一个针对高尔夫地产经营模式的、让业内高端人士交流经验并且展开专题讨论的平台。本次论坛有来自北京高尔夫协会、山水文园集团、加州水郡高尔夫别墅项目、康城别墅项目、九松山高尔夫乡村俱乐部、北京体育休闲俱乐部等多家在京知名企事业单位参与。在论坛上大家畅所欲言,交流如何将高尔夫这项高
期刊
冬季,让炉火的洋洋暖意轻抚双颊,在羊毛毯的细腻触感中感受温暖,躲在窗后看外面白雪纷飞,没有比这更让人心满意足的了。与外面的天地相比,家更需要加倍的和煦,在这里,不能因天寒地冻而封锁感官,因万物凋敝而体验萧瑟。2008年冬季,借鉴国际最前沿的时尚潮流,在房间里改变些什么,让眼睛和手变得暖和起来,用设计和创意营造一个温暖而不失品位的家居氛围。    人文空间 构筑私密格调    空间是情感的眼睛,亲切
期刊
4月9日,位于朝青板块的高端楼盘天鹅湾开盘,推出的28号楼共88套房源基本售罄,成交金额高选1.5亿元。无鹅湾户型创新是该项目持续热销的主要原因之一。新开盘的28号楼全部是墅式跃层产品。户型面积以260~360平方米为主,挑高达到6米,极具别墅感。卧室、起居室、客厅等分层布置,区域布局动静分离、干湿分离,居住的私密性大大加强,从居住舒适度上更具有优势。28号楼地处社区中央位置,大面积活性园林景观3
期刊
迪拜棕榈岛亚特兰蒂斯——这座建在人工岛上的超七星级酒店,在历经五年的填海造地,总共耗资15亿美元后,终于在一场举世瞩目的盛大烟火开幕庆典后。向世界撩开了神秘的面纱。建于人工岛——棕榈岛上的酒店,以传说中失落海底古城亚特兰蒂斯为蓝本,将加勒比海巴哈马群岛的海洋元素引入空间的设计。其不仅拥有水族馆、水上乐园、海豚湾,甚至在套房、餐厅中也能与水零距离接触。下榻此处,就如入住在海市蜃楼中一般,既能感受壮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