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农村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令人堪忧。某位已上初二的学生,在祖父的生日宴会上,皱着眉头想了半天,最后只挤出了一句:祝爷爷生日快乐!到学校听课时,笔者曾观察课堂上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结果发现:常常是老师在上面口若悬河地讲解,孩子在下面木然地听讲,就会简单的齐答。只要老师单独问“谁能很流畅地表达出来”,他们便悄悄地低下头,躲避老师的目光。这样的情形实在令笔者深感忧虑。农村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差,固然有社会环境、家庭教育等诸多原因,但作为语文教师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语文课程标准有明确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上明确写着,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又具体地规定了口语教学的内容和目标(如表)。
这是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口语学习的目标。也就是说,口语教学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人教版初中的单元综合实践活动中也安排了口语交际部分。但很多语文教师就像辛勤的小蜜蜂一样,每天为梳理一篇篇课文,讲解一个个知识,忙得来不及停下来,指导一下孩子们的口语表达。学生课堂上讲话的语气、仪态、要点,内容的完整连贯程度,用词的准确性和生动性等统统被弃之一旁。或许老师更看重的是分析课文、批作业、考试、辅导、成绩。这些固然重要,但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不能省略,口语交际课不能忽略。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得到有关口语表达的指导、训练,就不能学会更好地表达,也不会表达,这是一件令人遗憾终生的事情。这时,我们再抱怨学生,似乎不太合乎情理。其实,在抱怨的时候,常常就是发现问题的时候,只是我们不从教师本身寻找问题的根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罢了。
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途径
先让学生敢讲 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意识地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课堂上让学生敢表达,只要讲对有关知识的见解,即使错误,也不打断。这就让学生不会再为担心自己讲错而三缄其口,也不会顾及面子,这反而能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没心理负担,解放了思想,为思维的活跃打好了基础。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课前让学生集体起立,面对黑板,大声无主题式的讲话,就是为了让学生克服胆怯心理,培养口语表达能力的第一步。因为在大声的讲话中彼此都听不清在讲什么,所以就没有顾虑。经过一个阶段之后,在齐讲之后,老师可以叫讲得好的同学单独讲,给他表现的机会,通过老师的适当点评和巧妙指导,使他更好地进行口语表达,目的是指导所有的学生更好地表达。化指导于无形,就会有更多的学生,在老师让他自主表达的时间更好地练习,时刻准备被点名,老师再逐渐地指导学生如何完整、流畅、观点鲜明、围绕中心、层次分明地表达,进而有感染力地表达。
课前小演说展示 每天一个小组,一人次,5分钟以内,同学评议、打分,轮完所有小组集体评出小组名次,小组加分,个人发奖品和喜报。这样几十天下来,班里所有的同学就会轮一遍,同学们就在自己讲、听别人讲的过程中丰富知识,学会倾听,学会如何得体地表达,更加注重个人讲话时的仪态和仪表,也全面地培养了他们的素养,同时学生良好的的心理素质就在这些锻炼中得到提高,这也正是语文教学的目标。这样的比赛可以变换内容常年开展。比如:演讲比赛、读书报告会、朗诵比赛等。正值青春年华的初中生,只要内心受到鼓舞,潜能得到激发,就会满腔热情地投入到练习表达中。
合理利用班会、晨会 班会、晨会都是学生表达的绝好时机。他们在表达自己对人、事、物的态度时,就是学生自我教育的绝好时机,教育的很多契机就在于教师的把握。实践证明:班主任能经常把表达机会留给学生的班级,学生的表达和写作水平普遍好于其他班级。课堂上,充分利用小组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学会和他人交流,小组间辩论,也是训练表达的很好方式。教师要实时指导,学生才能提高。对表达能力不强,自信心不足的学生,老师要私下里让他提前回家练习,第二天给他机会,帮助他建立自信,只要让他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就会逐渐建立表达的自信,就会表达得越来越好。
结束语
只要教师能为学生的终生发展着想,能够充分重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并积极地寻找方法,就一定会改变目前学生怯于口语表达的现状,很好地完成口语教学任务。
语文课程标准有明确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上明确写着,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又具体地规定了口语教学的内容和目标(如表)。
这是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口语学习的目标。也就是说,口语教学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人教版初中的单元综合实践活动中也安排了口语交际部分。但很多语文教师就像辛勤的小蜜蜂一样,每天为梳理一篇篇课文,讲解一个个知识,忙得来不及停下来,指导一下孩子们的口语表达。学生课堂上讲话的语气、仪态、要点,内容的完整连贯程度,用词的准确性和生动性等统统被弃之一旁。或许老师更看重的是分析课文、批作业、考试、辅导、成绩。这些固然重要,但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不能省略,口语交际课不能忽略。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得到有关口语表达的指导、训练,就不能学会更好地表达,也不会表达,这是一件令人遗憾终生的事情。这时,我们再抱怨学生,似乎不太合乎情理。其实,在抱怨的时候,常常就是发现问题的时候,只是我们不从教师本身寻找问题的根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罢了。
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途径
先让学生敢讲 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意识地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课堂上让学生敢表达,只要讲对有关知识的见解,即使错误,也不打断。这就让学生不会再为担心自己讲错而三缄其口,也不会顾及面子,这反而能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没心理负担,解放了思想,为思维的活跃打好了基础。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课前让学生集体起立,面对黑板,大声无主题式的讲话,就是为了让学生克服胆怯心理,培养口语表达能力的第一步。因为在大声的讲话中彼此都听不清在讲什么,所以就没有顾虑。经过一个阶段之后,在齐讲之后,老师可以叫讲得好的同学单独讲,给他表现的机会,通过老师的适当点评和巧妙指导,使他更好地进行口语表达,目的是指导所有的学生更好地表达。化指导于无形,就会有更多的学生,在老师让他自主表达的时间更好地练习,时刻准备被点名,老师再逐渐地指导学生如何完整、流畅、观点鲜明、围绕中心、层次分明地表达,进而有感染力地表达。
课前小演说展示 每天一个小组,一人次,5分钟以内,同学评议、打分,轮完所有小组集体评出小组名次,小组加分,个人发奖品和喜报。这样几十天下来,班里所有的同学就会轮一遍,同学们就在自己讲、听别人讲的过程中丰富知识,学会倾听,学会如何得体地表达,更加注重个人讲话时的仪态和仪表,也全面地培养了他们的素养,同时学生良好的的心理素质就在这些锻炼中得到提高,这也正是语文教学的目标。这样的比赛可以变换内容常年开展。比如:演讲比赛、读书报告会、朗诵比赛等。正值青春年华的初中生,只要内心受到鼓舞,潜能得到激发,就会满腔热情地投入到练习表达中。
合理利用班会、晨会 班会、晨会都是学生表达的绝好时机。他们在表达自己对人、事、物的态度时,就是学生自我教育的绝好时机,教育的很多契机就在于教师的把握。实践证明:班主任能经常把表达机会留给学生的班级,学生的表达和写作水平普遍好于其他班级。课堂上,充分利用小组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学会和他人交流,小组间辩论,也是训练表达的很好方式。教师要实时指导,学生才能提高。对表达能力不强,自信心不足的学生,老师要私下里让他提前回家练习,第二天给他机会,帮助他建立自信,只要让他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就会逐渐建立表达的自信,就会表达得越来越好。
结束语
只要教师能为学生的终生发展着想,能够充分重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并积极地寻找方法,就一定会改变目前学生怯于口语表达的现状,很好地完成口语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