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料之外的顺理成章

来源 :广西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ba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总会想起在我十来岁的平常的一天,那一天我和妈妈在一个小小的屋子里,她正在写诗,我出于无所事事也拿起笔来。那天我的诗写的就是这个情景,诗题也就叫作《在写这首诗时》,诗中我写到妈妈头发上的灯光,以及她的笔尖在纸页上的跃动,这首诗为我记录和凝固下了那个时刻,使得这样的记忆在多年后仍如此温情又如此清晰。毫无疑问,在一种自然而然间,妈妈与诗歌的联结在童年的我的身上产生了某种延续性。但事实上,妈妈从来没有刻意训练我写诗,甚至也从未对我提出过这样的要求,当我开始动笔,那完全是在她意料之外的順理成章,而不是一件有意为之的事。但这种顺理成章似乎又是某种意义上的必然,因为当我还很小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开始给我讲故事,教我认字读书,我在书籍里获得了远远大于现实生活的阅读乐趣,于是童年的我就已经成为一个“书虫”,只是那个时候我还不知道自己未来也会成为一个从事文学创作的人。回头看来,父母对于子女的教育,苦口婆心的道理讲述总是不如身体力行的潜移默化,正是因为有一个对诗歌无比热爱的妈妈,我才在年少无知的恍然中就已然走进了诗歌王国的大门,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幸运。时至今日,经过多年的写作,诗歌之于我也已然从一种蒙昧的状态成为一种自觉的选择,或者,也许可以这样说,它是我的命运。是我作为妈妈的女儿,从胚胎里就已经开始酝酿的命运。
  责任编辑   冯艳冰
  特邀编辑   陆辉艳
其他文献
一座城市的记忆——致帕慕克  关于一座城市的记忆,从日暮时分开始  暗红色的天空下,锥形的塔尖、拜占庭教堂的穹顶  都显露出生活的氛围与艺术的气息  颤抖的汽笛划伤了水面与人心  天光渐渐暗淡。时令鲜货、小贩、叫卖声  让我置身于身边的这条街巷  我熟悉那种质地的阴影  笼罩了黑白的人群与幽灵  我今生的底片,我欢喜中的厌恶  以及花瓣上的尘土,透过水汽的毛玻璃  此刻凝结成冰凌,在东西方的接壤处
期刊
阿贝尔 1987年开始写作。作品刊发于《上海文学》《天涯》《花城》《大家》《人民文学》《中华散文》等文学期刊,入选多个选本。出版散文集《隐秘的乡村》《岷山札记》《白马人之书》《隔了河的会见》和长篇小说《老屋》《飞地》。先后获第二届冰心散文奖、台湾第三十届《中国时报》散文奖、第六届四川文学奖、第六届储吉旺文学奖。现居四川平武。  岷山在她的主峰雪宝顶派生出最深的裂隙,从海拔四千米下切至一千米。这些原
期刊
从我出生起,某些东西就开始死去了。读书认字,学习思考,每一个人都要有独立的自我意识,从知善恶、辨美丑开始。只不过在最开始,我自以为万物皆善皆美。从我踏入屋后的小花园开始,每一样事物都闪闪发光,它们都拥有着美好的名字,我确信我与一切花草、雨露都有着某种联系,它们时常呼唤着我。我便想要回应,为了这份呼唤,写下了生命中第一句小诗,当我写诗时,它们仿佛总在那里,但当这些词语落在纸上时,它们便都消失。  “
期刊
我以为一个写作者最基本的素质就是想象力,卓尔能够写作,也是凭着这种天然的能力。她从小就是故事大王,一直记得她六岁时,我拉着她的小手走在雪地上,她一路上见什么就说什么,从一棵树、一块石头、一个脚印到影子、风、空气,实的虚的,真的假的,全部都融进了她的故事里,像拧开的自来水哗哗流淌,没完没了。她第一次写诗还是小学生,她坐在我接她下学的自行车后架上,脱口而出:早晨,一丝风儿把我叫醒/带我来到了后花园/我
期刊
张玲玲 1986年生于江苏,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2017新荷十家。曾获2016年浙江省文学之星优秀作品奖,浙江百家内刊小说奖,并入选2016中国小说学会中篇小说排行。小说散见于《十月》《作家》《山花》《西湖》《小说界》等,曾被《中华文学选刊》《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等转载。  故事发生在我二十六岁那年。在上海读完大学后,我去了南京一家本地报社做时政记者,认识了当时男友。他比我大四岁,广东茂名人
期刊
神布道的傍晚  傍晚降临在潮白河,我牵着女儿的手  在河边散步  看到玫瑰色的光,落入河水  那些晕染的光芒,在悄悄扩散。  安谧、祥和  神秘的光在平静的水面上  扩散。涟漪荡漾  一个接着一个,一个又是一个  此起彼伏——  是鱼儿的舞蹈,它们欢喜、自在  飞身跃出水面,又迅速落回水中。  “它们或许是在甩子,早春正是鱼儿孕育之时”  我对女儿这样说时,牵紧了她的小手  这是神布道的傍晚。  
期刊
我和笑嫣是二十多年的文友了,如果說在我的身体孕育她的过程中也算的话,那就是二十七年了。我这样说的原因是,我从没教她写一首诗、一篇文章,这些都是她自己在几岁的时候就拿着笔去涂鸦的事情,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这是她玩乐的一种方式。她的童年最喜欢做的就是听我讲故事,当我想摆脱她对我的“纠缠”时,就开始教她读拼音、识字,这样,她每天就不再纠缠我讲故事,而是说:妈妈、妈妈咱们学习了,咱们学习了。笑嫣在不到三岁时
期刊
琬 琦 70后,广西容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玉林市签约作家,广西作协“1+2”工程培养对象,曾获《诗刊》全国同题诗大赛一等奖、《广西文学》“金嗓子”广西青年文学奖、《红豆》年度佳作奖,曾在《作家》《小说界》《长江文艺》《作品》《诗刊》《星星》《天涯》《广西文学》等杂志上发表作品,诗歌入选多个选本。出版有诗集《远处的波浪》。  一  每每午睡起床,带着一丝慵懒出门,车子像陷入自动驾驶状态,机械地在
期刊
刘 军 70年代生,笔名楚些。文学博士,河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散文批评家,现居开封。曾策划全国农民散文专辑、河南青年散文专辑、女性散文专辑、小众公号河南散文专辑等,曾任孙犁散文奖双年奖、何景明文学奖评委。  鸟类作为动物的一个庞大的支系,它们借助翅膀的力量,飞翔于人类的头顶之上。在原始文化孕育阶段,它们与星辰及自然的巨大之物(岩石、树木、动物躯体、河流等)一道,构成了图腾时代的崇拜对象。这一点,在
期刊
梁超然 1936年出生于香港,广西岑溪市人。1961年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于廣西民族大学及西北大学,硕士生导师、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秘书长,会刊《唐代文学研究年鉴》副主编。《唐代文学研究》柳宗元研究会会长。著作主要有:唐代文学考论,代表作《唐才子传校笺》(合作,为第二作者);文学评论,代表作《鲁迅柏杨异同论》《坛外杂话》,多发表于《文艺报》《文艺理论与批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