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念家乡腊味浓

来源 :三月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z30596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腊月至,腊味飘香。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其实不仅月是故乡明,腊味也一样。我到过很多地方,尝过不同地方的腊味,但一直觉得还是家乡的腊味好吃。别的地方的腊味,没有家乡的味道,吃不出家乡的情怀。
  母亲还在的那些年,家里的腊味都是她一个人弄的。母亲很能干,全家的衣食都由她来操办,包括年前要准备的腊味。每年到了冬至时节,母亲便开始腌制腊味。腊味分为烟熏与非烟熏两大类,即烟熏的腊肉和风干的腊肉。熏肉和一般腊肉相比,除了盐腌风干,还经历了烟熏这一道工序,即把腌制好的腊味挂在厨房灶台边上,用树枝、甘蔗皮或柴草火慢慢熏干而成。那时候猪肉不贵,一般人家至少都做十几到几十挂的腊味,品种有腊肉、腊猪头皮、腊肠、腊猪脚等。小时候,我们兄妹几个都是眼巴巴看着家里的腊味一天天由白变黄变干,眼巴巴等着新年快一点到来能吃到腊味。平时肯定是舍不得吃的,但如果家里来了客人或是到了除夕夜,炒腊味肯定少不了。一般是用蒜炒,或者和粉利(家乡传统小吃,以大米为主料,外加以各种辅料精制而成)一起炒。其肉色金黄,肥而不腻,加上蒜叶溢香,粉利爽滑,没有谁能抵挡这种美味的诱惑。
  腊味是普通人家的美食。腊味的制作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据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张鲁称汉宁王,兵败南下走巴中,途经汉中红庙塘时,汉中人用上等腊肉招待过他;又传,清光绪二十六年,慈禧太后攜光绪皇帝避难西安,陕南地方官吏曾进贡腊肉御用,慈禧食后,赞不绝口。而今,腊味的制作已相当普遍。不仅在农村,即使是城里人,每到寒冬腊月,也要在市场上挑些白条肉,腌制成几块腊肉。只不过城里的腊味跟农村相比还是有所不同的,因为城里都用了清洁能源,不能做熏肉。如想大快朵颐,只能到农村做客才能享受这道美食了。
  最念家乡腊味浓,这是一份浓浓的乡愁。家乡的味道,没有任何地方可以替代。如今,母亲已离我们远去,“林间滴酒空垂泪,不见叮咛嘱早归”。此时吃上一块家乡腊味,便恍如回到当年了。
其他文献
新春到来喜盈盈,哪料上天降灾情;新型冠状病毒到,家家户户不安宁。  肺炎病毒蔓延快,武汉疫情成重灾;全国上下来关注,捐助物资纷纷来。  各族人民听指挥,春节居家理不亏;做好隔离和防护,人人健康笑微微。  衷心感谢党中央,领导人民搞预防;全国城乡齐奋战,战胜疫情保健康。  全国上下一条心,团结一致抗疫情;打好防疫阻击战,甘做防疫领头兵。  医护人员最优秀,逆行走在最前头;危难时刻抒壮志,不计生死和报
期刊
一  这里的姑娘水灵如晨露,这里的米酒仙人欲饮之,这里的芦笙唤起万物生??位于湘桂黔三省(区)交界处的三省坡下,一个充满传奇的侗族村寨,在这里生生不息地繁衍了近500年,从当初的不过几户人家发展到如今670多户2600多人的大侗寨,这就是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三江县独峒镇高定侗寨。  七层重檐的雄伟寨门高高矗立在右边寨顶的垭口公路上。寨门之上有可供行人出入的走廊,兼具了风雨桥的作用。 
期刊
正月十五闹元宵,街头街尾静悄悄;南方不见龙狮舞,北方不见踩高跷。  苗寨不闻吹芦笙,侗村不见看花灯;歌圩庙会无人赶,家家闭户不出门。  我们都听党的话,無事通通待在家;为抗新冠病毒病,全民防控共依法。  不去走亲不串门,一家团聚享天伦;电话微信把年拜,不当病毒媒介人。  按照领导作安排,需要上街才上街;严防死守各路口,严查外人带病来。  村村寨寨共行动,严查带毒进村中;好比腌菜腌萝卜,盖严坛盖别漏
期刊
一朝灾难从天降,肺炎疫情好猖狂;医生护士奔一线,军队受令上战场。  这场无烟抗击战,好比骇浪撞岸滩;爱心筑成防护坝,排除千险与万难。  钟南山与火神山,英雄聚守疫情关;英雄正气如猛火,猛驱邪气与毒寒。  无数英雄听指令,听党指挥送瘟神;十四亿人扬正气,疫情战争打得赢。  护士玉手长老茧,桃花脸皮花斑添;英雄昂头朝天笑,救难不怕受熬煎。  自从建国到如今,国泰民安万事兴;今朝瘟神来作乱,英雄出战化为
期刊
冠状病毒已出现,形势严峻摆眼前;防控知识要宣讲,我们来当宣传员。  近期大家莫聚会,不要聚众拢一堆;不乱接触外来者,不吐口水满天飞。  饭前便后要洗手,细菌不在手中留;各种食品要熟透,病不入口无忧愁。  病魔面前要自爱,不要轻易耍卖乖;若是有事出门去,口罩一定戴起来。  若是自己打喷嚏,第一时间掩口鼻;以防飞沫互传播,无意之间染病疾。  医学专家讲清楚,病毒来自野生物;若是自己无防护,尽量避免去接
期刊
解陋泉记  平日里怀想故乡,记忆中总回荡着深山谷里那种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吆喝声,而且醉意惺忪中还渗透着用双手捧著晶莹剔透的泉水,一边喝起来解酒,一边跳起轻快舞步的情景。那可是解陋泉里流淌出来的山泉水,清冽甘甜,冬暖夏凉,是故乡人赖以解酒消渴的神水。在红水河畔大化瑶族自治县壮族群众丰富多彩的语言和文化里,“解陋”这个音就是解酒的意思,我想这大概是解陋泉威名的由来吧。  出得家乡头肯屯西门,在山坳过去
期刊
坐落于京西魏公村的中央民族大学,与位于桂中的金秀瑶族自治县,虽有两千多公里的空间距离,但却因为费孝通先生而产生了跨越时空的姻缘——中央民族大学是费老亲自参与创建的,其校训“美美与共、知行合一”,前半句即来自费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箴言,每一位民大学子都受其精神洗礼。至于金秀,费老更是情系半生,前后六上大瑶山,认为“世界研究瑶族在中国,中国研究瑶族在金秀”,亲笔题词“瑶族
期刊
生态湿地,诗意都安;白鹭齐飞,醉美公园。广西都安澄江国家湿地公园于2013年通过国家级评定并批准建立国家湿地公园试点,是目前国内集河流湿地、城市湿地、农耕湿地于一体的喀斯特湿地。都安人民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注重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近年来,都安瑶族自治县动员社会力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发展,推进“幸福都安、活力都安、美丽都安、宜居都安、和谐都安、清朗都安”建设,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
期刊
生姜对于生活在驮娘江边的西林人来说,是一种非常普通的植物,但我却对它有一种特殊的情感,生姜那绿油油的叶子、黄灿灿的块茎、火辣辣的香味深深地吸引着我。  在那个年代,偏僻的深山小寨也遭到了“文化大革命”的无端洗劫,村民忙着开会、学习,生产劳动不正常了,许多好田好地荒废了。收获的季节,坝子一片荒凉,屋子空空荡荡,眼看漫天飞雪的漫长冬季即将到来,村民们一筹莫展。  那年的冬天来得特别早,又特别冷,幸运的
期刊
正值南国荔枝飘香的时节,我来到南宁市云景路,拜访广西民族问题研究中心原主任覃彩銮先生,站在我面前的是一位高个子、古铜色脸庞、穿着T恤衫、精神矍铄的壮家汉子,很难想象他就是获得“广西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广西壮学学会会长、年近七旬的壮学资深专家。覃先生生于1950年,广西柳江人,1977年7月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分配到广西博物馆文物工作队从事考古工作,1986年调入广西壮族自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