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体验 真欣赏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jinwenv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术欣赏课是小学美术课程中的一个常见课程形式,在小学美术欣赏课中,我们如何通过教学资源和教学行为来提升欣赏课的价值,关键是要善于利用欣赏课的本质特征和要求,注重提升学生在课堂参与过中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主体性。而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欣赏过程的真体验,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提升学生主体价值的主要教学策略。
  【关键词】体验;实践性;多样性;灵活性;建构性;价值
  体验式学习的主体对象是学生,学习内容是我们需要欣赏的美术艺术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真正学习的实践者,而真正的体验式学习的效果达成还是需要靠教师来引导和提升的,为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真正帮助学生形成一个真体验的学习过程。结合小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力和生活经验,我们应该注重体验性学习的实践性、多样性、灵活性、建构性。本文就这四个特性进行实践性的分析和阐述。
  第一、确保学习主体的实践性。我们教学的对象是小学生,小学生在学习上很容易受主观兴趣的影响。因此,为了确保激发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体验性学习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必须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符合学生兴趣点的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一开始就感受到学习内容的趣味性、价值性、艺术性等,从而激发学生参与后续体验的兴趣,并主动参与后续的体验性活动中。比如在人美版小学一年级的《看谁涂得更好看》的教学为例,其中有一个教学内容就是让学生去了解绘画种类,而绘画的种类很多,为了提升学生参与体验的兴趣,虽然不同绘画种类中呈现的形式不同,比如素描作品、油画作品、水彩作品等等,但是内容上都能满足学生的兴趣所在,满足一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比如内容呈现的是经典动画片中的大有儿子小头爸爸的图片,也有孩子们喜欢的海绵宝宝,小黄人等等。类似呈现的内容都能充分确保学生参与实践性体验的兴趣,充分确保了主体地位的达成。
  第二、创设学习内容的多样性。在美术教学中,开展体验性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从各个环节去激发学生的体验度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按人体的功能可分为感触觉体验、视觉学习体验、动手实践体验、思维想象体验、情感审美体验。按认识客体内容可分为:对物体媒材性能特征的体验、对双基知识的认知过程体验、对作品塑造的体验。按体验性学习的类型可分为:触摸感觉体验、视听情景体验、活动参与体验、实践创造体验、情感体验、成功体验、挫折体验、评价交流体验、审美体验等。仍然以《看谁涂得更好看》为例,我们就要创设多种体验方式来让学生体验,从而确保学生在体验内容的多样性上加深体验效果。比如我们可以采用摸的体验,让学生通过摸的动作来感受绘画作品的特征,还可以用说的方式,来说说自己对欣赏作品的内心感受,还可以用找的方式来让学生认一下绘画的种类等,这些丰富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感官系统来获知相关欣赏信息,提升美术欣赏课的价值。
  第三、变通生成素材的灵活性。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具有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而教材内容则是固定的、静止的,具有自闭性、被动性,甚至排他性,为学生主体增加了障碍和困难,学习主体与教材客体成了一对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变通的处理好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生成的各种内容,并有效的利用好这些内容,进行灵活的变通,有效的服务于学生的学习等。欣赏课堂中的体验过程还给了学生,此时生成的素材也是丰富多样,而教师需要灵活的变通生成素材,更好的服务于学生的理解。比如在人美版一年级《画汽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开始就是通过观赏视频让学生收获生活中常见的汽车,而很多学生由于看过很多科普方面的动画片,在他们的生活经验中积累的汽车形状及功能远远大于我们的预设,面对这样的生成,我们要善于激发学生对汽车展开讨论和交流,并畅谈自己所陈述汽车所特有的功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体验深度和广度。
  第四、注重体验成果的建构性。欣赏课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欣赏我们需要给学生欣赏的美术作品,而是通过美术欣赏课程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审美能力等美术素养。这些鉴赏能力的提升不能依托于教师的讲解和传授,而是依托于学生在欣赏过后的反思、交流、总结,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收获、自己的语言进行自主反思和总结,从而在原来已有的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建构起新的知识与技能,从而提升学生在美术鉴赏、审美能力。比如:在人美版一年级的《卡通明星总动员》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注重绘画技能的提升,还有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如何让自己画的卡通明星最形象、最逼真,让学生体会到在欣赏动画片的过程中,不仅要欣赏其中的情节,还要注重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对比能力的训练和提升,甚至还可以引导孩子感受到过度的欣赏电视节目对自己带来的伤害,因此大家平时要合理安排自己的娱乐时间中的看电视时间。
   总而言之,在小学美术欣赏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来让学生真正参与到体验活动中来,无论是体验的兴趣激发,还是体验的过程感受,或是体验过后的总结与交流,这一切都在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真体验的过程,从而最大限度的提升美术欣赏教学的价值。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宝带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 原地正面投掷轻物是小学水平一投掷教材的重要内容。本课设计以发展学生的投掷能力和培养安全意识为教育目标,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以游戏导入激发兴趣,巧妙设计投掷器材促进参与,从而掌握知识和技能,共享成功的快乐。  【关键词】趣味;乐味;投掷;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关注儿童成长,重视学习需求、问题意识、练习兴趣。以儿童的视角,走进孩子的世界,玩孩子的游戏,用他们的思维来创新设计。让
期刊
【摘 要】化归思想,是结合“转化”和“归纳”这两种思想的一种数学思想。它是指能够根据人们的需要把一件事转化为另一件事物,然后归纳出事物要点的思想。数学教师可把化归思想融入到数学教学中,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化归思想  化归思想,是结合“转化”和“归纳”这两种思想的一种数学思想。它是指能够根据人们的需要把一件事转化为另一件事物,然后归纳出事物要点的思想。应用这种数学思
期刊
【摘 要】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心灵的沟通,建立起温馨的对话场景,之能在学校的教育中安营扎寨。数学教学作为基础学科,必须渗透德育教育。在数学课堂上,“数学日记”正慢慢形成数学文化体系的一股新生力量。数学日记可以见证学生的成长足迹,增进师生之间的情谊,成为家长和老师联系的纽带。数学日记让学生敞开了心扉,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使学生的心理更加健康,使德育工作能更好的开展。  【关
期刊
【摘 要】本文从信息化教学平台构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了论证,通过实践证明基于现代信息化教学平台的课程实施的教学模式是可行的,也是有效的,这对其它专业开展现代化教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平台;教学模式;实践  前言  互联网时代下的在线教育平台、慕课等,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甚至还有一些专门从事在线物流课程平台的开发与推广的物流科技公司都在积极探索这种符合教育产业
期刊
茅盾先生曾说过:“模仿可以说是创造的第一步,模仿又是学习的最初形式。而小学语文课本所选的文章都是一些极好的范文,甚至有一些经典文章,在思想教育、题材选取、体裁安排、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方面,无不匠心独具,是学生模仿习作的典范。  而当下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高耗低效”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要想真正地提高中年级学生的习作水平,就要在阅读教学中与习作进行有效地链接,将文本作为习作的例文,让学生从文本中汲取营
期刊
【摘 要】小学生学的数学很初等,也很简单,但是尽管简单,里面却蕴涵了一些深刻的数学思想,现行教材和《课标》也注重了知识、能力、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教学思想的培养,而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它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转化是数学思想之一。  【关键词】转化数学思想;意识;渗透;培养;体验  日本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认为,学生在初中、高中接受的数学知识,出校门不到一两年,很快会忘掉了,然而不
期刊
习作课上,常见这样的情景:有的同学奋笔疾书、文思如泉,有的同学如坐针毡、无从下笔。那些畏作文、难下笔的孩子,究其原因是思路狭窄、积累贫瘠。如何达成教材习作保底教学目标?怎样帮助这些学生补齐积累的短板,开阔思路,让他们自如的高度流畅地表达?下面以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习作《写写自己喜欢的动物》为例,谈谈我的成功做法。  一、补齐积累的短板,引来源头活水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涌,文章如溪水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如此浩大的阅读量,仅靠课堂阅读是远远不能达到目标的。语文课堂教学只起到“授之以法”的示范作用,感性的学习方法只有在大量的阅读实际操练中学生
期刊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口语交际不知道说什么或想说却找不到适当的语言,只能用一些肤浅的、没有个性的语言来表达。口语交际作为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贯彻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中有着不可缺少、也无法代替的功能。   【关键词】口语交际;兴趣;有效途径  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究竟在哪里呢?陶行知先生曾经说:“教育者的责任就是:不辜负机会;利用机会;能用千里镜
期刊
【摘 要】让学生走进生活,寻找素材;让生活走进作文,放飞心灵。只有如此,作文方能步入“创新”的境界,学生才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生活是作文之本,愿每一位语文老师都能牵着学生的手走进生活,指导他们写出优秀的作文!  【关键词】作文;生活;提高水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进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