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其教育策略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3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由于没有父母双方的有效监督,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可以说完全缺失,而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也必然会造成他们发展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对他们的健康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障碍。特别是小学时期的留守儿童,正值各项心理认识、情感发育的特殊时期,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得他们面临着各种危机,在目前无法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前,这就更需要学校教育进行补充。本文笔者就自身的一些工作经验以及学习心得入手,简要谈一下我对留守儿童教育的一点思考。
  【关键词】留守儿童问题对策研究策略经验
  一、留守儿童存在的各种问题
  1、心理问题:
  小学时期的学生各项心理认知能力还不完善,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进行综合教育,特别是需要良好的家庭教育,但是留守儿童由于特殊的条件限制,不能受到良好的心理慰藉,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缺乏及时沟通,学生放学回家面对的是花甲之年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就造成他们会有很多的心理问题。比如祖父辈的隔代教育,要么产生极度溺爱现象,要么就是有深不见底的代沟。孩子们感到寂寞,产生强烈的孤独感,甚至对周围的人和事物滋生怨恨情绪。遇到失败挫折,没有人在第一时间给予及时的引导,孩子们要么继续享受外婆的溺爱,要么就把心灵之门紧紧闭合,自信心逐渐消磨殆尽。
  2、学习问题:
  学生的学习是需要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协作才能有效完成的,而留守儿童没有家长的有效监督,在学习问题上往往会出现厌学、倦学,甚至逃学的情况,学习成绩往往较差。在我任教的班级中,留守儿童能够完全自觉地努力学习,并取得中上游成绩,十中难出一二。心理问题影响到学习心态,若是儿童养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那成绩怎么可能提高?
  3、行为问题:
  有人说小孩子们的思想就像一张白纸,你画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也有人说孩子们的思维像海绵,对精华和糟粕没有分辨能力,一切都会吸收,而没有家庭的有效监管以及筛选,孩子往往会产生很多行为问题。无论是对他人、对事、对物、对金钱、对自我,这些学生都无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家庭、学校、校外,构成影响学生认知的三大因素。其中任何一项缺位,都将导致孩子的价值认知观念走向误区,并最终传导到行为,犯下令人痛心的错误。
  4、道德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不良因素也逐步的泛滥开来,由于社会大环境的浸染,很多学生小小年纪便开始产生拜金、暴力、色情的负面情绪,衍生出偷盗、斗殴、沉迷网络和色情等诸多道德问题,加上没有家庭的监管,这种状况愈演愈烈,对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造成了极大想隐患。
  二、留守儿童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1、加强家长与留守儿童的联系
  前面我们提到过,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长的正确指导,但是由于距离太远或者其他原因,很多家长与孩子一年也难得见几回面,这就导致孩子对于家长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也对于父子关系以及母子关系造成不好的影响。作为教师,我们培养学生不仅仅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素质,所以我们要想方设法加强孩子与父母的联系,以便能够实现有效监管、实现家庭关系的融合。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学校的网络,让孩子与远方的父母视频的方式进行联系、沟通。
  2、营造适合孩子健康成长的学习环境
  家庭教育的缺失需要学校教育更好的补充,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抱着为学生负责的态度,给他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如果说学生回到家之后的环境,是教育工作者难以影响的,那至少在学校、在班级、在学校周边,我们是可以影响和正确引导的。可由学校牵头,通过校内广播、刊物、宣传栏、集体活动等形式,积极传播良好的学习方法。相对较难的,是周边环境,这需要地方政府坚持不懈地开展整治行动,让网吧、游戏室、录像厅等青少年不宜涉足的营业性场所远离学生。
  3、积极推行家访制度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作为教师想要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首先要了解他们的一些具体情况,比如学校可以制订“分工家访,共享信息”的家访制度,班主任和各科任课老师分头对每个学生进行家访,了解班上每个学生的大致家庭背景,比如父母亲在哪里打工,从事什么工作,平时跟孩子采取什么样的联系方式,孩子的代理监护人是谁,对孩子的日常教育又主要采用什么方法等。家访后收集到的信息,由班级老师开会共享,针对其中的难题,大家一起商讨,有条件的还可以建立相应的信息资料库。
  4、定期组织班集体活动
  留守儿童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孤僻,放学之后往往没有一个良好的娱乐环境,导致他们产生一些心理问题,或者去一些不该去的地方玩,而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组织一些班集体的活动来进行弥补。比如以班级为单位,定期组织班集体活动,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并在形式方面建议契合当前学生关注的热点和潮流,不必拘泥于常规,活动只需要把握方向,是往有益的方向引导就可以了。活动主要目的是不断增强班级内部凝聚力,给学生培养集体意识,弱化孤独感,养成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畅快交流的良好风气。
  5、提升教师自身修养
  “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自己至少要有一桶水”,特别是面对留守儿童,他们存在的问题需要教师一一去化解,这就更需要教师提升自己的自身修养,以便能够有效的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小学时期的学生模仿能力极强,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被学生模仿:打麻将、爱喝酒、玩游戏、说脏话脏字……倘若有一天发现初中生在寝室抱着白酒瓶子喝,还说“这是我们亲爱的班主任最喜欢的牌子”,那是令人羞愧难当的。因此除学校一直强调的专业水平提升外,不仅是班主任,而且各科老师都必须普遍重视提升自身道德品行和个人修养。这种修养的提升,虽非一日之功,但如果从学校、从教师个人,都可能普遍引起高度重视,是能够在短期内起到相当明显的变化,从长期的潜移默化看,效果更是惊人。
  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关注留守儿童更是作为教师我们应尽的职责,同时在工作的过程中更需要我们相互学习、共同促进,以便实现留守儿童教育的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1]谢阳红廖捍华小学"留守孩"的教育与管理探索《江西教育科研》2005第1期
  [2]王浙鑫当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与对策《东南学术》2009第6期
其他文献
三年级起步作文是在一、二年级看图写话基础上的作文,在作文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如果稍有不慎,将会导致学生的厌写情绪以至于影响今后学生的写作水平的发展。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那么,怎样上好三年级学生的起步作文,让学生的作文有一个好的开始呢?怎样为学生打开写作这扇大门,让他们乐于表达呢?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起步作文教学的思路。  一、攫取生活中的作文素材,丰富学生的真实感
期刊
思想品德课的课程价值不仅仅着眼于知识与技能的强化,更在于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滋润情感、端正态度,内化正确的价值观,为此把思想品德教育寓于活动之中,有效开展体验性活动教学
串车提升牵引角的大小,是斜井甩车道上提重车能否稳定运行的关键。设计中迄今一直沿用经验法确定这一重要参数。在分析重车起钩上提时受力状态的基础上,导出了确定提升牵引角
【摘要】课堂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是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学校生存和发展壮大的生命线,也是一个永恒的研究主题。所以,应当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充分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建立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为重心、以学生需求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等质量保证体系,从而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学质量技能研究  一、精心地策划课堂教学设计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用环境,用学生创造的周围情景,用丰富的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一个微妙的领域”。  如此说来班级文化是一种教育存在,是一个班级的精神支柱。班级文化具体是指班级在学习、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涵和文化特征的班级形象和思想行为方式。它贯穿于班级的教室等各个场合和学生的言语行动之中。班级文化是班级的一种风尚、一种文化传统,一种行为方式,它自
期刊
目的:本课题旨在从在体和离体两方面观察研究壮肝逐瘀煎对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HF)大鼠肝组织及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Akt、XIAP因子表达的影响,进一步阐释
【摘要】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多维思考,培养创新精神,使学生乐学巧思善辩等问题。指出教师在教学实际工作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转变教学模式,创新课堂教学设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智慧和能力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改进教法创新课堂培养能力  特级教师薛法根在教学柳宗元的《江雪》时,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这么寒冷的下雪天,这位老人真的是为钓鱼吗”?学生兴趣盎然,有的说老人在独自欣赏
【摘要】作为刚完成“两基”工作的丽江市古城区,中小学教育有了一定得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就是在全面了解古城区中小学教育的基础上,分析出其亟待需要解决的三个方面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全面改进中小学教育现状的相应措施,力求能引起大家的注意,从而推动古城区中小学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古城区中小学教育现状措施  2010年,丽江市古城区完成了“两基”自查,顺利通过“国检”。多年来,在各级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