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电视艺术片《鸟尊记》导演手记

来源 :艺术评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wang1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鸟尊记》的拍摄,使我感觉又回到了学生时代,记得在大学时,排练作品都要自己动手,从构思到创作,再到做道具,搬景片等,这次我们也基本如此。《鸟尊记》定位为新京剧,从唱腔曲调来说,这部新创作的京剧曲风清新明快,道白简短清晰可辨,且富有节奏感,整个唱段一气呵成。
  关键词:戏曲艺术片 导演构思 《鸟尊记》
  中图分类号:J8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01-0165-03
  戏曲电视艺术片《鸟尊记》其实是一部实验性的片子,对于这部影片的创作,回想起来是成功与遗憾并存。《鸟尊记》定位为新京剧,从唱腔曲调来说,这部新创作的京剧曲风清新明快,道白简短清晰可辨,且富有节奏感,整个唱段一气呵成,没有令人产生疲惫的拖腔,高亢音调,如行云流水,时刻调动着观众听觉。从灯光、布景、服装上看,已经跟以往固定化、程序化的京剧有了差别,且在舞美上有一些不一样的实验。从表演形式上来看,演员表演时的动作、表情以及表现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话剧、歌舞剧的表现手法,尤其是对角色的心理活动,都作了细致的揣摩,并最终在表演上得以展现。这部《鸟尊记》的拍摄是戏曲与影视的结合,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是继承与创新的结合。拍摄中既不是单纯用现代影视设备对戏曲舞台版本的简单录制,更不是追求改变戏曲表演规律、表现形式的所谓的创新。
  剧中主要人物——赵武灵王,在历史上的影响是巨大的,梁启超曾将他评为“自黄帝以来第一伟人”,观众们对他的胡服骑射也是耳熟能详的,除了蕴含着后人对赵国历史文化的追思与传承外,该剧所包含的改革创新思想,于今也是有着深刻现实意义的,剧中所钩沉出的历史画卷,让观众感受到在纵横捭阖的战国时期,邯郸这片热土上曾经发生的故事,听到了当年的金戈铁马声,也似乎品尝到了赵国美酒醇醪飘香。
  这部剧的主要人物的扮演者是青年京剧演员储兰兰,及青年京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马力。这是两位有激情、有才华、有创作力的演员,面对一部新戏,他们的表演游刃有余,他们的敬业精神可圈可点。
  还记得在2013年春,当老姚跟我说起这个戏时,还只是一个故事提纲,剧本、演员、服装、音乐、唱腔等都没有定论,连剧本也是在创作当中。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要拍摄,各方面难度都会很大,需要有魄力、胆量和体力来完成。因为凭着多年的拍摄经验,我知道戏曲的拍摄较之于电影和电视剧,要复杂得多,在没有足够资金的情况下,想要创作一个全新的戏曲片,难度可想而知。虽然犹豫了一下,但还是接了下来,原因很简单,出于对戏曲的一种执着和热爱,总是希望会在此做些什么,哪怕是一种艰难的尝试,也应该去做。于是,我开始筹建拍摄团队,这是很关键的一步,既要好,又没有多少经费,所以在找这些老师时,我很难为情,没想到从舞美、道具、灯光到摄像,每个人都是那么支持我,大家首先都表示愿意来帮忙,尤其是舞美和灯光,把预算降到了最低,他们甚至亲自动手来做,我一直把这份感谢放在心底,我们的灯光郭维均老师已经近70岁了,舞美李兴洲老师也60岁了,可是他们依然是那么的敬业和热情。借此机会,我要对这些亦师亦友的老师和朋友们表达我真诚的谢意,如果没有他们,这部戏很可能无法拍摄成功。
  《鸟尊记》的拍摄,使我感觉又回到了学生时代,记得在大学时,排练作品都要自己动手,从构思到创作,再到做道具,搬景片等,这次我们也基本如此,还记得一件趣事,试机的那天,投影仪不够理想,需要调换投影仪,可是没有人手,而我和李兴洲老师也搬不动,于是,我就到学院的路上,看到男同学就急忙过去打招呼,然后说:“同学,你现在有时间吗?能不能帮我们一个忙……”如此找了几个男同学来,几位同学非常热情的帮我们搬完了沉重的东西。想想确实有些好笑,但也很有意思,真是校园独有的风景。晚上,拍摄结束后,我和李老师准备第二天拍摄要用的景片,即使到很晚,也要去做。其实,不管创作的过程有多苦,回想起来都是甘甜的,那是一份值得珍藏的记忆,因为我们在辛苦中也获得了创作的快乐。
  这部片子在舞美上,我们采用的是一种虚与实相结合搭建的方法,因为是第一次采用投影的方法来处理背景,因此在拍摄当中需要不断的磨合,从片子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哪些是头几天拍摄的,哪些是后几天拍摄的,前后在光与景上都有一些差别,如,第一集的村口外景就是头几天拍摄的,而赵王宫则是最后一天补拍的,在细节上明显就好了很多,光与景的比例也找到了更加融洽的方式。演员的表演也是如此,第一、二天拍摄的戏在后期编辑时,基本都没有使用,因为各方面的状态都不对,各個部门的配合及演员的表演,都没有找到感觉,之后就越来越好了,直到拍摄快要结束时,大家渐入佳境。
  这出戏,大部分演员都是在拍摄现场背词对戏,演员们对戏非常的生疏,这其实不符合戏曲的表演规律,熟戏生唱是戏曲的特点。像主演储兰兰、马力,扮演相国的冷雨佳、扮演韩文的牟锐琦等演员,他们虽然很用心,但是很多的台词都背不下来,可能因为排练的时间太少了,以至于每段戏我都要拍摄许多遍,一小段一小段的拍,有一盘60分钟的带子居然只拍了5分钟有用的戏,我的焦虑可想而知。时间不等人啊,只有八天的拍摄时间,在第五天时,由于有的演员第二天不能来拍摄,按计划必须在这一天把他们的戏拍完,于是我咬牙不准任何人走,一直拍摄到第二天早晨5点,扮演奶奶的刘振芳老师,还有扮演爷爷的刘勉宗老师一直在静静的配合着,他们都是大学老师,年龄都五六十岁了,这样的认真精神,令人敬佩。凌晨,等待拍摄的同学们都在地板上睡着了,看着他们,我有些心疼,这样的教学实践对老师和同学,的的确确是一种考验。在早晨,稍作休整后,我们又开始接着拍,同样要赶完这一天原定计划的戏份,演员都是凑来的,订好了时间,就必须完成,这样又拍到第二天早晨4点。即使这样,也没有听到怨言,大家都在尽本分做好自己的事情。还记得在现场,我最怕的就是听到有人说:“老师,明天时间有些冲突,我来不了”。如此一来,我就得改拍摄计划,换演员,像戏里的黑衣人和比武的两个武士,就是换了演员的,当时接到演员统筹杜文君的电话说,演员的时间有冲突,来不了,需紧急换演员,我一听着急万分,马上就要拍摄了,怎么办,也亏了杜文君能够及时找到替换演员,用她的话说,这部戏几乎把她所有同学都翻了一遍,第二天演员来了,都不知道演什么,现场琢磨身段和表演及锣鼓经,所以我们的这些演员也是很了不起的,他们都很有才华,也很有创作力。   《鸟尊记》的后期编辑,是我遇到的前所未有的困难,镜头之多,之短碎,令我头疼不已,一个镜头拍摄十几条,戏曲表演有身段、动作、唱腔、锣鼓等,这些都是接镜头的难点,很多时候出现动作不接,或者情绪不接,或气口不接等,所以,后期的编辑是我非常痛苦難熬的一个过程,好在终于把它编辑出来了,而且效果基本还不错,这令我感到十分欣慰和高兴。
  这部戏的拍摄手法采用的是现场切换,这也是我再三斟酌后定的最终方式,基本按照室内剧的拍摄手段进行,对于现场切换我是比较有信心,所以整部戏由我担任导播进行。由于我们的工作人员极少,一个人往往要担任几项工作,像徐璟即担任场记,同时又要协助舞美老师进行图片设计,负责修图等,演员也担任剧务、场务等工作,辛苦程度可想而知,我想一个朝气蓬勃的剧组必定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无论片子成功与否,这份积极向上的情怀一直让我不能忘怀。
  在镜头设计方面,这部戏没有采用移动轨,也没有摇臂等高角度拍摄,基本上以固定机位完成,所以在镜头的角度上缺少变化和丰富性,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棚内条件所限,当时我们也没有精力去解决这些问题,精力更多的是放在解决表演和舞美的难处上了。
  整部戏中有几段唱腔非常好听,作曲在创作时倾注了不少心血。如:当赵武灵王(马力饰演)看到了美丽、善良的民妇苏阿女(储兰兰饰演)时,“怎舍得天赐娉婷”,将人物内心的波澜变化浅唱而出。赵武灵王和苏阿女在各自家中分别感慨的一段唱,“今夜又无眠,风起云淡水浴清蟾”;苏阿女(唱)“今夜亦无眠,叶喧凉吹桂宫带寒”,拍摄做了特别处理,尤其是灯光的布置,更是以突出人物为主,营造唯美的氛围,这段唱演员的面光都是单独布置的,画面干净、通透。
  当苏阿女在公堂上被赵武灵王救下以后,情绪复杂,感慨万千“说什么念我赤诚王心有愧,一时间热泪盈眸有言难回……”曲风深情,感人肺腑,令人感觉一股清新扑面而来,可据为整部戏的经典唱段。
  《鸟尊记》拍摄完成后,北京大学周建波教授看样片后,说:“全新的京剧艺术推广形式是我国传统文化与世界接轨后必然的发展趋势之一。传统艺术形式的现代化也是传统艺术形式在走向世界过程中的必须经过的过程,该剧的是京剧大众化从形式上到内容上一次实验性的整合,意义十分重大。”
  这么多年以来,我拍摄的戏曲电视节目也有四五百期,电视剧也有很多部了,像这样与老师、同学们一起创作的新戏还是第一部。我觉得在这部影片里,我既是导演也是学生,再一次跟这些前辈老师们学习了很多知识,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敬业、认真、节约、积极向上的美德,像郭维均老师,曾经拍摄过很多经典影片,如样板戏,还有荣获华表奖的纪录片《梅兰芳》等,是一个懂戏的灯光师,他的灯光总是能够把演员最美的一面展示出来,郭老师很希望能够为戏曲的拍摄尽一份力量,所以我们经常在一起讨论戏曲电视艺术的拍摄方法,虚与实的结合等,他总会给我指出一些拍摄上的不足和意见,是一位难得的良师益友。这次,我也采用了郭老师的一些建议,如储兰兰在公堂上的唱段、马力在比武前上场的唱段,都是用单机拍摄,灯光也是单独布置的,所以拍出来的效果也是不同。这也是戏曲的一个特点,允许人物暂时跳出发展情节,用一个优美的唱段把人们带入一种美妙的欣赏享受中,所以唱腔是戏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唯美也是戏曲的最高追求,如何在拍摄中突出这种唯美和意境,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最后,我想说《鸟尊记》这部戏能够顺利拍摄出来,就是一个巨大的胜利。大家的努力有目共睹,在这个剧组里,我看到了大家齐心协力忘我的工作精神,看到我们中国戏曲学院很多老师和同学的闪光点;看到了老一辈电影工作者的敬业精神;看到了这些热爱戏曲的年轻人那蓬勃的热情和才华。虽然这是一部小成本制作,有很多的不足需要总结,但这也是一个好的开始,创作带给人的快乐是无止境的,因为戏曲,我们走在同样的路上,因为戏曲,我们一起热血沸腾,为了戏曲,我们快乐的前行。
其他文献
智能电网技术是一种电力控制技术,其在电力传输的基础上集成使用了智能控制、智能通信、新能源以及光纤设备集成等诸多技术,有效提升了电力资源控制、传输和利用的效率与质量
摘要:随着现代高师教育的不断发展,高师音乐专业教育教学也得到较好发展,并且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高师音乐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合唱教学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加强合唱教学也就十分重要。现代高师合唱教学过程中,为能够使教学效果得以有效提升,应当对多元化教学模式进行有效应用。本文就高师音乐专业合唱教学多元化教学模式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师音乐专业 合唱教学 多元化教学  中图
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信息网络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局域网网络的应用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化。近年来,局域网网络的安全问题受到广大网络用户的关注,成为人
传统人工电力巡检模式存在工作条件艰苦和效率低等问题,在出现电网紧急故障和异常气候条件时,不便于维护人员利用普通仪器或肉眼巡查设施,因此不能完全满足现代化电网建设和
2020年冬,受低温寒流和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叠加影响,主要能源产品需求快速扩大,全国能源保供安全压力骤增。为及时、准确的摸清四川当前能源生产供应情况,确保全省主要能源产品
背景部分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因有大量血栓残留而不能行支架植入,而此类患者急诊及择期PCI策略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从电磁场理论出发,研究印刷电路板上耦合传输线信道传输矩阵(CTL-CTM)的建立。根据耦合传输线的串扰模型,基于有限元法建立CTL-CTM。利用HFSS软件仿真建立的信道传输矩阵元素
王艳莉《上海工部局乐队研究》一书,全面介绍了上海工部局乐队的发展历程,论述了乐队的管理机构、艺术成就、经营状态等几项专题,对乐队运用现代化传媒手段进行宣传的史实以及乐
目的探讨关于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及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择治疗冠心病患者500例,其中单纯进行造影患者300例为造影组;进行支架手术患者200例为
摘要:戏曲艺术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其自身的演唱体系。本文尝试从发声、气息、共鸣、语言等几个方面简单谈谈戏曲与歌曲的演唱区别,从而探析戏曲演唱的更多特点和进一步发挥戏曲的表演优势。  关键词:戏曲发声;歌曲演唱;戏曲与歌曲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06-0030-02  戏曲艺术是我们国家的瑰宝,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在百姓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在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