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的问题及其措施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c96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简述了当下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阅读理解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提出了几点解决措施。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理解;问题与措施
  随着教学改革工作的逐步推进,各科教学模式都有了较大的进步,教师们也在不断完善自身,将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作为教学的第一目标。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当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些许不足,尤其是在中高年级的语文阅读理解方面。这主要是因为教师对阅读理解教学没有一个充分的认识,认为阅读理解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文章阅读能力,将阅读理解与作文划等号,导致不少教师直接将阅读理解能力培养课程换成了作文分析课程,极大的影响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形成。
  一、当下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阅读理解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阅读理解课程缺乏个性化发展特点
  实际的语文阅读理解课程教学过程中往往教师会将自己的理解与想法一股脑的灌输给学生,无论是在后续的习题练习还是在文章理解分析方面都要求学生按照自己规定的文章理解流程对文章架构进行分析。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没有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就被局限在了一个比较小的范围内,对文章没有自己的思考,甚至出现理解千篇一律的现象,不利于学生想象力与创新能力的形成。从学生的学习角度来看,作为语文课程学习的主体,阅读理解不仅仅是对文章进行简单阅读,而是应该在情感与交流两个方面对文章进行深入分析,在分析文章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真正理解文章作者的内心思想感情,与作者有一个心与心的情感碰撞,这样才能站在作者的角度对文章进行理解,便于掌握文章脉络。阅读理解应涵盖学生的个性化特征,教师在其中充当的角色仅仅是引导者,主要的情感与意义还需要学生自己从文章中感受,鼓励学生大胆思考,遵循自己的内心原则,从而在阅读理解能力形成的同时感受到阅读的真正趣味。
  (二)没有养成良好自主阅读习惯
  应试教育对于教学方式的影响依然较大,当下的学生大多数对于教师的教学指导处于一个强烈依赖的状态,由于被动学习的情况持续时间过长,自主学习的习惯没有养成,导致学习效率迟迟不能提高。再加上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心理与生理发育的重要阶段,对于教师的教导有些会出现或多或少的逆反心理,教师针对阅读理解能力形成所提出的一些建议很多学生并不会按照教师的要求去真正尝试。当下的语文阅读材料类型较多,学生往往只是挑选自己感兴趣的文章进行阅读,对于不同类型的文章接触不够,无论是文章脉络的理解还是基本架构的梳理都出现了较大的偏差,不利于学生综合性阅读能力的形成。
  二、小学语文中高年级语文阅读理解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创造轻松的个性化阅读氛围
  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是教师们不能忽视的,兴趣爱好与成长环境的不同使得学生们的思维能力也有着诸多不同。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就文章理解提出一些不同的想法,并仔细甄别这些想法,将其中较有创意的文章理解思路展示出来,并给予学生一定的奖励。同时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足的讨论时间,在文章脉络梳理清楚后,应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就文章的主体架构进行讨论,从而让学生的想法有了更多的交流渠道,继而对文章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形成。教师还可以多多举办一些辩论活动,通过辩论能够将自己的想法以语言表述的方式充分展示出来,个性特征表现的同时也在彼此倾听的过程中意识到了接受别人想法的重要性,从而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教师创造轻松愉快的个性化阅读氛围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必要条件,因此教师要根据实际的课程安排去尽力营造课堂气氛。
  (二)原文中寻找关键语句,对答案准确定位
  作为综合性较强的一种题型,一直以来学生的语文素养都是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形成的基础条件。学生应该掌握实际的题型设置特点,具体可以分为三个方向:原文直接來源、原文间接来源以及超越原文。
  题目直接来源于原文,这类问题的解答相对来说较为简单,只需要仔细阅读原文并稍加思考就能够从其中找出答案,重点是在文章的关键词上。学生通过关键词前后的语句往往就能将答案直接定位,这也是一种普遍的阅读理解题型;见解来源需简要学生反复阅读原文,直到将原文全部“吃透”,无论是文章大意还是主体脉络都要了解的足够清除,并具备对文章中某些独立语句的分析能力,这样才能最终将答案概括出来;超越原文需要学生在完全掌握文章含义的情况下在原本的文章基础上激活自己的发散性思维,将文章中深层次的含义深度挖掘,重点是对文章中的隐藏信息进行二次解读,从而根据题目概括出答案。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是教师应该重点关注的教学环节,也是让学生对生活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以及形成独立思考能力的必要条件。从当下的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在小学中高年级的阅读理解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较多问题,例如教学模式单
  一、技巧与阅读习惯的培养不被教师们所重视以及个性化阅读特征的严重缺失等,不利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持续提升。因此教师应找出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以积极的态度面对问题并制定出对应的问题解决措施以夯实学生的理论知识基础,从而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也能充分感受到阅读理解过程中的乐趣,为提高小学中高年级的语文阅读理解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冰冰.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阅读理解的困难和应对途径[J].课外语文(下),2018(12):100.
  [2]张馨月.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理解审题的新路径——基于“化归”思想的实践[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9(01):80-84,89.
  [3]李顺军.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答题能力[J].语文课内外,2019(05):210.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在高中政治教学中优化教学导入策略已经成为高中政治教师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根本方式。众所周知,“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高中政治导入教学在教学初段,是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关键阶段。据此,本文分析“导入”环节核心要点构架。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堂导入;艺术化策略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中优化教学导入策略对优化学生的学习思路和方法,树
听力技能是外语学习者的一项重要技能,阿拉伯语的听力教学是高校阿拉伯语专业的教学重点.黑龙江大学阿拉伯语专业成立以来,听力教学就是阿拉伯语专业本科学生教学工作的重点
在理查德·海多克[Richard Haydocke] 1598年节译的洛马佐《绘画论》[Trattato della Pittura]第三书中,我们可以读到一些关于画家创造错觉的力量:rn再者,巴尔纳扎诺[Barnaza
期刊
一 建筑的内部性与准语言性rn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谈到语言研究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难以确立,这是因为语言同时涉及个人与集体、心理与生理、内部形式
期刊
此文简单介绍了核心素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的意义,详细分析了核心素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皮维特(Pivot)是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作物所于1985年从加拿大马尼托巴大学引入的双低油菜新品种,在黑龙江省内经3年21个点次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平均亩产99.1千克,比对照品种
海富投资成立于2007年9月,注册资本和实收资本均为5000万元。2007年10月,海富投资决定投资甘肃世恒(当时名为“甘肃众星锌业有限公司”),并与甘肃世恒、香港迪亚有限公司(甘
小学阶段是小学生形成正确三观、道德品质、思想的重要阶段,中华传统文化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十分重要.随着我国时代的不断发
中世纪西方绘画可以看出明显的经验传承,但我们还要追问的是当艺术家面对自然时,是什么能力,首先是何种知识使他能够如此表现人物、自然或某种观念?进入文艺复兴,艺术理论除
期刊
摘要:课堂活动是课堂教学实践平台,教师可以设置不同的课堂活动以达到其教学目标。本文总结了当前高中英语课堂活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策略,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课堂活动,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课堂活动;核心素养;策略  从综合语言能力到核心素养的转变,我们可以发现英语学科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要求越来越高,那么如何将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到实处,是我们每个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核心素养的四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