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应用性需求的水泥基材料学课程改革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p172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新建本科院校为打破传统的发展模式、培养更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进行了课程改革。我校以实践为导向,拟通过调整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完善课程设置等方法,对水泥基材料学课程进行改革,力求將其打造为土木工程专业的特色课程,培养兼具材料学基础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 水泥基材料学 课程改革 实践导向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8.052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urriculum reform is carried out in new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order to break the traditional model of development and cultivate talents who meet the needs of the society. For this goal, "Cement-based Materials" course in our school, is reformed in the aspects of teaching contents, teaching method, curriculum design, et al. We strive to build it a special course of the major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cultivate applied talents have both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ability, through the practice-oriented curriculum reform.
  Key words applied talents; Cement-based Materials; course reform; practice orientation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政府正推动并引导一批高等学校,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进行改革,走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发展道路,提升高校自身内涵建设,完成“同质化”向“异质化”转变,同时满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社会实践的一种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
  随着城镇化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社会对应用型土木工程类人才的需求,从量和质两方面都有很大提升。然而,高校培养的土木工程类毕业生普遍存在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对于不确定性因素、异常情况的判断和处理能力欠缺。究其原因是高校传统的课程体系往往缺乏灵活性和实践性,不能形成以市场为导向,集专业知识、实践技能为一体的应用性课程体系。
  材料是贯穿计算、施工、检测乃至整个工程的重要因素,掌握材料相关知识也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重要前提和必备技能。水泥基材料学课程就是我校为弥补学生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不足、完善课程体系而开设的,它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和高校应用型转化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高校很少开设水泥基材料学这门课程,我校在实践的过程中,遇到很多教学问题和困难,经过初步探索和改革,不断进行完善,力求将水泥基材料学打造成为我校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特色课程。
  1 课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教学目的
  水泥基材料学是我校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旨在使学生了解水泥、矿物掺和料等水泥基材料的概念、种类、细微观结构、生产过程、工程应用,掌握其水化特性、力学性能、耐久性及影响因素等,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学奠定理论基础;同时,学会根据现象从原理上分析原因、解决问题,提高作为应用型人才的管理能力和实践能力。水泥基材料学主要涉及无机材料学的相关知识,弥补了土木工程类学生原理性知识的缺失,同时与工程技术息息相关,注重联系工程实际,故而水泥基材料学的开设是为了实现我校培养“通结构、长施工、专材料”的复合型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1.2 课程设置及存在的问题
  水泥基材料学开设在本科教学的第四学期,课程分为理论与实验两个部分。先修课程有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工程概论,后修课程有高性能混凝土,因此水泥基材料学是门承上启下的课程,但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一些问题。
  (1)教学资源匮乏。既符合我校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需求,同时又符合以市场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的教材少之又少。目前参考的《水泥的结构和性能》、《水泥混合材和混凝土掺合料》、《高性能水泥——制备和应用的科学基础》、《胶凝材料》等教材是近6~7年前出版的,而建筑材料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教材的更新却没有跟上;加之教师队伍对行业认知缺乏,这是导致人才培养与实际脱轨的重要原因。而目前国内高校很少开设这门课程,可以借鉴的经验较少。
  (2)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水泥基材料学主要讲述胶凝材料的相关知识,而在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中已有气硬性胶凝材料和水硬性胶凝材料的介绍,内容上有所重复,承上有余;但是关于水泥水化特性、水泥石微观结构等内容又是高性能混凝土课程所必备的知识基础,讲授不够深入,启下不足。此外,实验课时只占到总课时的25%,课程设置还没有脱离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模式,难以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优势。
  (3)教学方式方法缺乏创新性。教学方式虽然已经超越了“填鸭式”和“灌输式”的传统模式,但讲授加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对于普通高校的大学生接受较为抽象的机理,略显枯燥和困难。学生理解力不足,则积极性不能被充分调动,将影响整体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文中首先简单介绍关联规则原理,分析了支持度一置信度阈值框架的不足,提出引入重要性阈值这个概念,在分析浙江省沿海水域特征的基础上,完成对事故原因大类和二级原因属性的关联规
目的:应用衰弱评估量表预测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随机在我院泌尿外科2019年10月—2020年1月间收治的年龄大于60岁行手术的患者中选取80例老年患者作前
目的:探讨重症脑出血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过程的风险管理。方法:选取我科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重症脑出血患者45例,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严格把握喂养时机,注意喂养管道、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是一门比较抽象和难懂的课程。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的学生来说,要在常规的课堂教学模式下掌握国际贸易的相关理论十分困难。本文通
目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进行比较。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2月-2019年8月期间收治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100例患者,随机分
目的:研究腹部超声与阴道超声联合诊断用于妇产科急腹症中的价值。方法:2015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接诊妇产科急腹症病患40例,对其施以腹部超声和阴道超声检查。比较两种方法诊
以C60为代表的富勒烯家族的发现是世界科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十余年来,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笔者就近年的文献和北京、武汉调研的情况对富勒烯的合成、
目的:调查本院门诊镇静催眠药的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门诊1393张镇静催眠药处方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其在是否联用、使用频率、药物利用指数( DUI)、用药诊断、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