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诊治进展

来源 :中国综合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912214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胆囊结石是临床常见病,10%的患者可长期无相关并发症,其中10%~15%患者合并胆总管结石,其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尤其当年龄超过50岁[1].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CCL)能引起多种严重并发症,如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胆道梗阻、诱发胆管炎,反复的胆道下端梗阻和炎症发作导致胆道下端狭窄,因此我们需寻找最佳诊治方案以解决此种潜在生命威胁的良性疾病.目前临床可应用多种影像学检查及治疗技术,治疗方式包括腹腔镜、消化内镜、经皮穿刺、开腹技术等,这些治疗技术可联合、分阶段、分次序进行综合治疗.但仍未有治疗CCL的统一性方案.现对CCL诊治方案作一综述. 关键词: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诊断;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血凝酶在老年患者消化道息肉电切术中止血效果。方法将62例消化道息肉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血凝酶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血凝酶组术前应用血凝酶2 u,对照组未用任何止血药物。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情况及术前术后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及血小板情况,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血凝酶组术中总有效率为(30/32)93.8%,对照组术中总有效率为(20/30
目的 探讨伊马替尼对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体内激素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的性腺、甲状腺、肾上腺等内分泌腺的激素进行测定,比较不同用药时间和有无临床症状对患者内分泌激素水平的影响.结果 用药时间为<2年、≥2~<3年、≥3~<4年、≥4年者分别为27、13、10、10例,4组患者外周血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总量(TT3)分别为(1.82±0.32)、(1.96±0.02)、(1.7
肝癌起源于肝实质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大约有超过600 000例的新增病例[1].在中国,肝细胞性肝癌(HCC)占肝癌发病总数的90%以上[2].由于原发性肝癌早期缺乏典型症状,明确诊断时多数患者已到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所能采用的现代综合治疗多为介入,放、化疗和分子靶向治疗.虽经积极治疗,晚期肝癌患者总生存时间(OS)仍未见明显改善.所以,预防肝细胞发生癌变显
目的 观察小剂量利妥昔单抗联合大剂量地塞米松是否会通过改变淋巴细胞亚群而影响治疗效果.方法 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17例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应用小剂量利妥昔单抗联合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第7、15天及3个月时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其与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17例患者中完全有效8例,有效4例.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56+)变化
目的 分析掌侧入路联合锁定加压接骨板(LCP)治疗老年桡骨移位远端骨折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47例老年移位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掌侧入路联合LCP内固定进行手术治疗.观察术后患者腕关节的主动活动范围,采用Gartland and Werley评分及X线影像学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47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00~14.00个月,平均(11.15 ±1.76)个月,其
目的 探讨结核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T-SPOT.TB)诊断肺外结核分枝杆菌(MTB)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肺外MTB感染者37例(肺外MTB感染组)及非结核病对照者30例(非结核病对照组),应用T-SPOT.TB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MBCs)经结核特异蛋白6KD早期分泌靶向抗原(ESAT-6)和培养滤液蛋白10(CFP-10)刺激产生γ干扰素(IFN-γ)的T淋巴细胞数,并与结核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幼儿教育。幼儿时期是人一生发展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阶段,在这一时期幼儿的智力、体力、创造能力乃至想象力都能得到很好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教育必须符合幼儿发展特点,关注幼儿的学习特点以及兴趣爱好,重点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快乐教学”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符合幼儿教育要求,在幼儿园的教育实践中,快乐教学法展现出了其高度的优越性。因此,本文将以快乐教学
目的 探讨妊娠末期孕妇下生殖道感染的发病情况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间入我院待分娩的孕妇520例,行假丝酵母菌、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支原体、衣原体、淋球菌和B族链球菌培养等7项筛查.排除其他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确诊为妊娠合并阴道炎的107例为观察组,无阴道炎的413例为非感染组,观察其妊娠并发症及结局.结果 (1)孕妇下生殖道感染的检出情况:检查孕妇520
肥厚性硬脑膜炎(hypertrophic cranial pachymeningitis,HCP)是以硬脑膜进行性炎性增厚所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如慢性头痛、多组颅神经受累麻痹、共济失调、癫痫发作、肢体瘫痪、静脉窦血栓形成、低颅压综合征及其他(意识障碍、精神异常)为表现的一种临床较为少见的疾病,国内每年对其报道较少,临床上存在误诊和误治概率比较大,说明对其认识仍存在欠缺.本报道旨在探讨HCP的临床
目的 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S100β蛋白、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髓鞘碱性蛋白(MBP)联合检测在早期脑挫裂伤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7月住院治疗的112例脑挫裂伤患者,脑挫裂伤患者均经头颅 CT 或 MRI 明确诊断,其中轻型颅脑损伤68例,重型颅脑损伤44例。正常对照83名均来自健康体检人群,排除肺部疾病及其他神经系统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