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家园同步应对幼儿偏食

来源 :启迪·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o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几年的幼儿教育中,我发现偏食在幼儿时期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对于这样的现象,儿童专家们进行研究,把这种偏食称为一种不良的进食习惯,而不是一种疾病,是指儿童对食物品种的偏好,对自己喜爱的食物毫无节制,而对自己不喜欢的食物一概拒绝。举科学的调查表明,偏食是造成营养缺乏的最重要原因,这种行为也会对儿童的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产生不良影响。一、偏食形成的原因,二、幼儿园里表现——找各种理由,三、造成孩子在园进餐过程中编造各种理由的原因,四、教师如何应对幼儿进食中编造的各种理由
  [关键词] 编造 强制 模仿 顺从 环境
  在几年的幼儿教育中,我发现偏食在幼儿时期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我曾在本班孩子中进行调查:本班孩子共有41人,不挑食为14人;遇到不喜欢吃的食物直接放入残渣盘的为12人;遇到自己不喜欢吃的食物编出各种理由的为15人。对学校其他班级进行调查发现他们的情况和我班差不多,有的甚至比例更高。对于这样的现象,儿童专家们进行研究,把这种偏食称为一种不良的进食习惯,而不是一种疾病,是指儿童对食物品种的偏好,对自己喜爱的食物毫无节制,而对自己不喜欢的食物一概拒绝。举科学的调查表明,偏食是造成营养缺乏的最重要原因,这种行为也会对儿童的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一、偏食形成的原因
  儿童偏食的形成与饮食心理卫生有关,专家认为:厌食可由躯体疾病和精神因素引起,对幼儿来说,后者导致的厌食颇为多见。其主要原因来自儿童自身和家长的不良影响:
  1.孩子吃饭时,父母或他人过分紧张地注视,造成孩子精神紧张,当孩子拒食时,家长强迫其进食,造成孩子没有正常饥饿感,不能引起食欲;
  2.家长用种种许诺诱惑孩子进食或者用玩具逗孩子进食,降低了孩子进食的兴趣;
  3.孩子吃饭时边吃边看电视或画册,抑制消化液的分泌,影响消化功能;
  4.有的父母生怕孩子撒了饭菜弄脏了衣服和居室,不让孩子自己进食,使孩子食欲下降;
  5.父母在喂孩子吃饭时,催着孩子快嚼、多吃,孩子稍有怠慢就发脾气,或用威胁的口吻及方式强迫喂养,使孩子十分反感;
  6.孩子进食时父母唠叨不休,数落孩子的错误,造成气氛紧张和不愉快,抑制孩子的食欲。
  二、幼儿寻找偏食的理由
  这些孩子在家里就形成了这样一种不良的饮食习惯,在学校里也就有了这么多偏食的孩子,只不过和家里不同的是他们的偏食的方法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找各种理由,而且这些理由五花八门,可以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
  1.不慎跌落
  “老师,老师,我的肉掉到桌上了,脏了,妈妈说过的,脏了的东西不能吃了,要生病的。”“老师,我的胡萝卜掉到地上了。”理由充分,经过考虑,过关!通过观察,原来他们是乘老师不注意时偷偷把肉掉下的。
  2.菜凉了
  “老师,我的菜冷掉了,不能吃了。”吃饭很慢,磨磨蹭蹭,当然菜就凉了(特别是冬天),还是理直气壮。
  3.烧法不好
  “老师,鸡肉怎么这样的,我吃过的不是这样的,这个我不喜欢吃的。”
  询问他的父母,知道原来这家人平时都是把鸡肉剪碎做鸡柳,遇到白斩鸡就不爱吃了。
  4.身体不好
  在幼儿进餐过程中,时常能听到“老师,我牙齿痛,这青菜梗太硬了,咬不动。”“老师,我头痛,我不想吃洋葱”“老师,这海带汤我不能吃的,我要呕的”。这些理由,可以谅解,通过观察都是幼儿满足自己不爱吃食物而说谎。
  ......
  三、造成幼儿编造各种理由的原因
  那么这些孩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理由呢?他们为什么会和家里的偏食表现有这么多的不同呢?经过认真的分析,对刚进幼儿园的新生和中、大班孩子比较,总结出以下几点:
  1.强制
  作为幼儿老师,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把饭菜吃完,所以在进餐过程中,遇到孩子不喜欢吃的菜,也强迫其进食,以达到吃饱的目的。也就在这时幼儿的行为出现明显的双重性,即在老师管理下能较好地要求去做,如在老师不注视他的情况下,幼儿往往就在此时开始做小动作,把不喜欢的菜故意掉在桌上或地上,以达到蒙混过关。
  2.模仿
  在家,父母亲对某种食物的好恶,往往会成为幼儿模仿的榜样。生活实践中不难发现,父母喜欢吃什么菜,他们就会让孩子多吃什么菜。反之,父母不喜欢吃什么菜,他们也会教孩子不吃这种菜。如我班有一幼儿家长在家对一些肉类很少吃,而对水产却比较喜欢,孩子在父母影响下,逐渐对食物有了偏向性。导致幼儿园中餐时也是如此,碰到一些水产类要求加菜,而碰到其他一些荤菜则以父母的习惯为理由。
  3.顺从
  孩子在家父母对他们百依百顺,娇生惯养,往往嫌某种食物不好吃时直接撒娇,或找各种理由,父母立即会按照孩子的要求换成另一种食物。在幼儿园撒娇、霸道不受欢迎,幼儿只能采取第二种办法,找各种理由,以达到不吃的目的。
  4.环境
  孩子的这种行为习惯与周围环境亦有关系,这阶段的孩子还未形成属于自己的个性行为和思维方式,幼儿的情感易受外界情境所支配,常为周围人的情绪和行为所影响。生活在幼儿园集体环境中,与很多孩子一起共同进食,当其中一个孩子通过各种理由而达到不吃的目的,其他孩子也会随之编造各种理由,以达到目的。
  四、教师应对幼儿偏食的策略
  1.启蒙幼儿认识食物
  在孩子进食或接触某种事物时,应用孩子明白易懂的语言,讲清这些食物中含有那些人体中所需要的养分,偏食会使人体必备的营养缺乏,影响健康,通过讲道理,给他们提供一些知识。很多的孩子其实已经开始懂道理,特别是大班的孩子,再运用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进行正确的一点一滴的引导。从内心深处改变对不喜欢的事物厌恶感。从而达到改正的目的。
  2.引导幼儿以说谎为羞耻
  孩子为了满足自己不正当的需要——可以不吃自己不喜欢的食物,而采用说谎的行为。这时应告诉幼儿长期以往,身体会因自己的行为营养缺乏而引起疾病。
  3.鼓励幼儿品尝各种食物
  心理障碍是造成人们偏食,包括孩子偏食的重要原因。在很多情况下,人们不爱吃某种食物并不是不喜欢这种食物的味道、气味,而是由于心理上“不好吃”、“怕”吃的先入之见所引起的。偏食的习惯是可以改变的,老师和家长要积极地帮助孩子克服心理上的偏见,有针对性地引导孩子大胆地、广泛地品尝各种食物,并且不能浅尝辄止,而是要多次尝试,要有一定的强制性。如果这样做,必将有效地扩大孩子的摄食范围,帮助孩子逐步克服偏食习惯。
  4.适当运用奖赏措施
  在幼儿园设立“我是吃饭好宝宝”专栏,这样能清楚地反映孩子进食情况,当孩子饭量增加,则给予奖赏,如:奖励大苹果、带孩子室外玩耍、讲故事等。
  总而言之,幼儿在进食过程中放映出的各种借口,只要我们认真的分析、总结,选择适当方法进行引导,总能取得良好的矫正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秀玲.向幼儿学习[M].宁波出版社,2001.
  [2] 包忠平.如何纠正孩子常犯的错误[M].远方出版社,1998.
  [3] 陈帼眉.学前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4] 万钫.学前卫生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其他文献
感恩南水北调情,普及空竹艺术花。6月23日至27日,北京市文联文艺指导和维权部与北京杂技家协会共同组织了首都金奖杂技演员赴南水北调工程库区湖北省十堰市开展空竹技法培训班
2014年9月5日至7日,由文化部、中国文联与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北京国际魔术大会在北京市昌平区隆重举行,本届魔术大会举办了国际魔术产业发展高端峰会、《国际魔术
我院自2003年2月~2004年2月共收治频发室性早搏52例,用药物辅助高压氧(HBO)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作对照,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2019年5月31日,'2018年发展中国家杂技培训班'结业典礼仪式在河北吴桥杂技艺术学校举行。来自肯尼亚、老挝、塞拉利昂三个国家的26名杂技学员顺利结业,他们学得一身
青岛位于山东半岛南端,是中国重要的沿海开放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度假胜地。城市总面积10654多平方公里,辖七区五市,有800多万人常年在这里工作、生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强调学生创新实践、自主发展以及学会学习等要点,这意味着初中数学教学活动需要具有综合性、新颖性,也意味着突破创痛课堂教学模式与内涵,以促进学生自
信任!是一种弥足珍贵的东西,没有人可以用金钱买得到。作为教师,如果能对学生真诚地信任与期待,学生将有可能在具体的情境中产生理解与感悟,进而得到锻炼与成长。暑假后新学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恰当使用各种手段和要素,使学生的学习情绪更加高涨,促进学习效率有效提升,从而使音乐课堂教学达到实效。教师认真揣摩教学环节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012年7月6日,江苏省灌南荣膺"中国魔术之乡"一周年之际,江苏省灌南魔术学校揭牌仪式在灌南中等专业学校隆重举行。中国杂技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邵学敏,江苏
在不断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资源开发利用在幼儿园的环境建设中越来越得到重视。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多文化、多融合的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传承造就了许许多多的文化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