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融合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kiso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脊椎融合术后早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于2015年7月~2017年1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骨科接受脊椎融合术治疗的患者共216例,依据术后超声检查结果双下肢有无血栓形成,分为DVT组和非DVT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糖尿病、高血压病、术前凝血四项、D-二聚体、融合节段数、手术时间、术中输血、术后使用抗凝药、术后卧床时间等指标,再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脊椎融合术后早期并发下肢DVT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216例患者,其中男性87例,女性129例,术后并发下肢DVT 33例,占15.3%,其中有症状者3例,均为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占全部患者数的1.4%,非DVT组183例。单因素x~2检验显示两组在年龄、体重指数、手术时间、术中输血、术后卧床时间等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因素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体重指数≥24 kg/m~2、术中输血、术后卧床天数≥5 d是脊椎融合术后早期并发DV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60岁、体重指数≥24 kg/m~2、术中输血、术后卧床天数≥5 d的患者脊椎融合术后早期更容易出现下肢DVT形成。
其他文献
PBC儿童滑步车be locool(拜乐酷),由专业幼儿体培师与德国滑步车核心设计团队合作设计,将幼儿人体工学、结构力学与运动美学充分融合,采用全新的设计理念和创意观念,在提升儿
对国有资本运营问题的几点认识●&#183;何瑛在国有企业改革深入到产权改革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资本的重新配置和资本的市场化运营。学习和认识资本运营问题,对探索公有制实现形
美国建筑师塞缪尔&#183;莫克比以营造“灵魂的庇护所”为基本理念,一生致力于为贫困人群义务设计,该文通过对塞缪尔&#183;莫克比及其乡村工作室的作品和思想的介绍,强调了建
下岗职工拓展老年服务市场的可行性分析&#183;韩文丽何苑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需要政府的支持,但最重要的还是要从寻求自救的角度出发,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寻找合适的就业机会。我们
本文利用NA49的158GeV/c能量下的质子-质子相互作用实验数据,系统讨论全同π+π+和π-π-的HBT(玻色-爱因斯坦)关联的全同玻色子对的关联特征.由实验结果我们发现,高能核作用
我科在颈椎后路双开门减压椎间盘切除术中采用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取得了术中出血量少,血压平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选择ASA Ⅰ~Ⅱ级、血压116/72mmHg(15.5/9.5kPa
台湾政坛的权力更迭使台海形势发生了本质变化,两岸关系迎来了“和平互动”时期。对此,美、日国内的反应有很大不同。如何在台湾与大陆、美国和日本之间建立起“新型平衡关系”
随着21世纪日益突出的能源问题和汽车产品的电子化发展,具有节省能源、结构简单紧凑等显著优点的电子控制式电动动力转向器将是未来汽车动力转向器设计的发展方向.针对这一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