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燃料比寻优技术在加热炉中的应用

来源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hacmacyh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析了燃气加热炉热工特点,建立了热值前馈和烟气中氧含量反馈的空气燃料比寻优模型,并将模糊控制技术运用于所建立的空气燃料比寻优模型中.现场实际运行结果表明,使用该模型能合理地控制炉气的含氧量,提高钢坯加热质量,降低燃料消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其他文献
随着监测技术数字化和信息化程度逐步提高,获得的大尺度采空区围岩损伤演化过程,以及包括各种数据格式的图形、矢量等信息量呈数量级增加.将小波变换、固体断裂非平衡统计和
从近年来气固流化床两相流动的研究成果出发,总结了流化床非线性机理研究的方向,混沌理论研究表明流化床系统是确定型的混沌系统,而耗散结构理论的结果认为流化床系统属于非平衡
根据目标年的教师队伍结构的规划,运用数学模型,建立了教师队伍的管理系统.根据每一年的变化,找出了下一年教师队伍结构的量化控制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使得整体结构逐步
提出了一种人工免疫识别算法.该算法将所识别的数据作为抗原,利用抗体、抗原的亲和作用,通过刺激/抑制有关抗体的活动建立一个抗体记忆集合,识别和表示数据结构组织,它具有识
用非氰试剂--碘从矿石中浸出黄金,目的是研究碘化浸金取代剧毒氰化物提金的可行性;采用了热力学方法对碘-碘化物溶金的可能性进行了简单分析,用碘-碘化物溶液对含炭难处理金
在安钢炼铁厂1#高炉喷吹瘦煤时进行了煤粉粒度放宽的工业试验.将小于74μm(-200目)的比例由70%放宽到30%后,磨煤能力提高了21%.采用粒度较粗的煤粉,风口前循环区变长,煤粉的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等分析方法研究0Cr6Mn13Ni10MoTi/1Cr5Mo异质接头在时效过程中熔合区组织和增碳层宽度变化特点.结果表明,时效初期0Cr6Mn13Ni10MoTi/1Cr5Mo异质接头
借鉴生物特异性免疫中T细胞、B细胞协同免疫机理,提出了一种免疫控制器,并将免疫控制器与PID控制器在系统输出控制能力、抗干扰能力、对象参数变化的适应能力等方面做了比较
为了考察决定企业技术创新行为产生、持续、循环的各种经济、科技、社会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影响、制约技术创新行为的机理,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形成进行了分析.认为企业技术创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建立了温度场模型.利用边界条件,求解钢板表面流水冷却的换热系数和冲击射流换热系数,从而获得强适应横向冷却曲线的正确形状.采用同直径集管以及不同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