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损伤后早期康复介入功能训练重要性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lu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减轻或消除功能障碍,最大限度恢复各种能力,改善生活质量。方法:主要采用促通技术(物理疗法PT、作业疗法OT)。结果:早期康复介入的患者通过一对一的主动性的功能训练,减少并发症、误用综合征、缩短住院日期、减少经济费用。
  关键词 早期康复介入 促通技术
  
  资料与方法
  
  选择神经内科的脑卒中住院患者87例,其中男42例,女45例;年龄42~87岁,平均63.3岁;脑出血35例,脑梗死52例。均经临床诊断和CT或MRI检查,符合1995年全国脑血管病会议标准。临床早期介入指标:生命体征稳定,昏迷量表(GCS)评分>8分,神经学症状不再进展后48小时开始。先行功能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出短期目标,根据此目标确定功能训练的程序和内容,之后实施功能训练直到患者出院。
  评测的方法:躯体功能测量采用fugl-meyer测量分功能训练前出院前两次,由专人评测。
  操作技术与方法:康复医疗的方法,主要是通过促通技术,用rood法,bobath法、brunnstrom法,本体感觉性神经肌肉促通技术(pnf)和运动再学习法(mrp)等学派组成。
  急性期康复治疗:①正确的姿势:为预防或减轻以后易出现的痉挛模式,应采取抗痉挛体位,即大多偏瘫患者应为上肢各关节置于伸展位,下肢置于屈曲位,以预防和对抗上肢屈曲,下肢伸展痉挛模式出现。②肢体被动运动:先从健侧开始,从肢体的近端到远端屈伸运动,动作要轻柔缓慢,尤其对患侧肩关节切忌暴力牵拉,每天进行被动ROM活动2次,每次30遍,每10遍休息1~3分钟。③早期床上活动:上肢自助被动活动,双手手指交叉在一起,利用健侧上肢进行患侧上肢的被动活动。可在各种体位下进行,运动量以稍感疲劳为度。④床上躯干肌的主动性训练从桥式运动开始:仰卧位、双腿屈曲(可扶持患膝)足踏床,慢慢地抬起臂部、维持一段时间后慢慢放下,运动里以患者稍感疲劳为度,有利于将来步行。⑤床上训练夹腿,摆髋、翻身,开始在训练者的帮助下,利用联合反应,诱发患髋活动,逐步过渡到双腿屈曲,双手交叉,左右翻身。⑥卧→坐位:比较困难的是由患侧的翻身起坐,通常分三步,第一步双手指交叉、双腿屈曲,第二步翻身向患侧、双腿膝下置于床边外,第三步健手支撑于患侧腋下,抬头抬肩,向臂部移动健手,直至坐起。必要时,训练者可一手协助扶肩,另一手压住床边病人的双腿。⑦坐站训练:让患者双手交叉,双膝夹住,向前弯腰,抬臂部,治疗师保护患膝,从坐位站起,反复训练,当患者能达到立位平衡再让患者患腿负重,健腿前后迈步,训练患侧负重能力。以上方法每日2~3次,每次30~45分钟。本组治疗前时间6~59天,平均19天。
  
  结 果
  
  上下肢运动功能和功能獨立方面的评分都有明显提高,功能独立方面的运动分组得分平均提高16.66%,严重运动障碍的患者比例由治疗前63.42%下降到46.34%,无1例出现运动功能和功能独立方面的减退。
  
  讨 论
  
  脑卒中后,在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预防和减轻残疾方面、利用促通技术(物理治疗法PT,作业治疗法OT)是一种很重要的方法,是功能恢复的重点。
  脑卒中的康复治疗是基于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和功能重组原理,通过正确的功能训练,引导患者沿着正确的运动模式发展,对可能出现的功能异常,采取预防措施。
  早期介入康复运动训练,能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改善其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要点.中华神经学杂志,1996,29:379.
  2 王茂斌.康复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老年贲门癌急性出血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25例老年贲门癌急性出血的外科治疗经过进行回顾总结。结果:25例病人无围手术期死亡。均临床治愈出院。结论:老年贲门癌急性
创伤性关节病可发生于人体任何关节,以踝、膝、肘、髋、肩等大关节多见。当关节受外伤后,关节内出血和渗出液使关节囊肿胀。轻者痊愈不留痕迹;较重者,关节内的滑膜增厚、粘连、软骨损伤、骨痂、游离体等,均能影响关节功能而可能逐渐形成創伤性关节病。    资料与方法    收集1997~2006年我院骨伤科、康复科四肢创伤性关节病具有完整资料病人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踝关节19例,膝关节17例,髋关节1
目的:总结早期小剂量静脉溶栓治疗高龄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硝酸甘油、低分子肝素、中药活血化瘀等治疗;治
老年人组织器官衰老对药物的吸收、代谢、排泄的能力降低,而且不少老年人常常身患几种疾病,因此用药频繁,品种多,剂量大。这样不但不良反应增多,还容易导致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药源性疾病的病因是由药物诱发而出现的人体某个或几个器官功能性改变或气质性损害,并且均有典型的临床症状,也叫做药物诱发性疾病。近十多年来世界社会结构正趋向老年化,目前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已超过6000万。据资料表明,51~60岁的药
我院自2002年11月成立糖尿病科以来,共收治2型糖尿病672例,其中肝功能异常65例,现分析如下。
目的:了解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传导功能失常类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方法:以我院1991-2000年资料齐全,确诊为肺心病住院患者983例为选择对象。结果:983例中并发传导功能失常类心律
目的:观察平消胶囊治疗乳腺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门诊、住院的乳腺疾病患者中,能坚持用平消胶囊为首选用药的334例进行了2个月~2年的随访观察。结果:334例病例中有效301例
资料与方法  统计我科2005年1月~2007年3月收治的晕厥患者共31例,男20例,女11例;年龄60~86岁。其中,心源性晕厥18例,脑源性晕厥8例,反射性晕厥3例,代谢原因引起的晕厥2例。  正常成人脑的重量约占身体重量的2%~2.5%,脑血流量约占心搏出量的1/6,脑耗氧量约占全身总耗氧量的20%,正常人每分钟100g脑组织血流量约为45~50ml,各种原因所致的脑血流量突然减少到31.5
异丙嗪为临床常用药,但中毒者少见,笔者在临床中1遇到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女,17岁,因昏迷6小时急诊入院。6小时前他人发现口吐涎水,缄默不语,随之跌倒于地,呼之不应,无呕吐、抽搐及大
穴位药物疗法是一种以穴位、药物和经络作用相结合的综合疗法。它采用少量不同药物,通过特定穴位的刺激,增强和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穴位药物疗法的历史和现状  穴位药物疗法,至今约有3000多年的历史,与汤剂有异曲同工之妙。是中医治病的一种外治方法,在我国广大劳动人民中久已流传。晋代医学著作《肘后方》记载:“治疟疾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临发时,以醋和附子末涂背上”。明代李时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