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的秦汉文化

来源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ong_c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秦汉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时期,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大一统时期,在古代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对此时期相关内容的考查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之一。而且十七大亮点之一就是吹响“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角,而秦汉时期的文化成就突出,特别是科技成就突出,居世界领先地位,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应是2009年高考命题的热点。
  
  一、秦汉时期,我国封建文化大发展的历史条件
  
  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发展,各民族间政治、经济、文化交往频繁,同时也开始了中外交往。这一切为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它上承战国的“百家争鸣”,继承先秦“诸子百家”的遗风,使文学、艺术、思想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二、秦汉时期的文化特点
  
  1.统一与多样化的有机结合;
  2.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
  3.水平居于世界先进行列;
  4.气势恢弘,奋发向上。
  
  三、秦汉时期文化的主要成就
  
  四、秦汉时期封建统治阶级对治国思想的选择与儒家独尊地位确立的原因
  
  中国古代思想的主体是政治思想,属于上层建筑领域,是社会存在的必然反映。秦用“法家”思想治国。原因是:战国时秦国用法家商鞅,实现了富国强兵,奠定了灭六国统一全国的基础;分封制造成春秋战国分裂割据,而法家主张中央集权,反对分封;秦统一后,秦始皇认为只有实行中央集权才能巩固对全国的统治,同时认为严刑酷法可以阻止人民反抗。西汉先用“道家”后用“儒家”。先用“道家”是因为:刘邦等认为秦朝采用法家思想是招致其灭亡的根本原因,因而采用“道家无为”思想,轻徭薄赋,休养生息。刘邦还认为秦没有采取分封而实行集权也是其灭亡的原因,故恢复分封制。后采用“儒家”是因为: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汉武帝在位时封建国家强盛,这给封建统治的稳定提供了前提条件。儒家思想经董仲舒改造,宣扬“大一统”,对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非常有利,它不同于法家强调刑罚,而是强调思想统治,更有利于专制统治,所以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其他文献
文章记述民国时期湖南大学图书馆的建立、发展和演变过程,对其历史文化现象进行了探讨。参考文献19。
文献检索课是一门重要的工具课和方法课,在全国已有近千所高校开设了该门课程。但目前文献检索在课程设置时间等方面还不够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从提高文献
《成本会计》课程作为会计学专业的主干必修课程之一,是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理论性强、方法繁多且应用性突出的特点。按照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
随着我国社会用电需求量的增多,配电网在分配电能中的作用更加显著,其关系着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中压配电网是电力运行的重要组成,在满足用户用电需求的同时也稳定了电
文章从战略管理的角度,从专业图书馆建设的内外部环境入手,对专业馆建设的内外部条件进行SWOT分析,然后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了大学图书馆系统中的专业馆发展建议。参考文献7。
1.16世纪30年代,人文主义文学在法国王权的保护下,占领了文坛,成为主流。这反映出  (  )  A.人文主义者是封建势力的代表  B.当时法国的君主主张建立民主制度  C.当时的法国王权具有进步意义  D.当时法国君主和人文主义者的阶级利益是一致的  [解析]当时欧洲世俗王权和人文主义者存在本质的差异,但都反对罗马教廷,主张建立近代民族国家。正确答案为c。  2参与制定1787年宪法的核心人物
文章基于生态、经济和社会视角设计了一个区域环境绩效审计指标体系,指出环境绩效审计应对审计结论进行假设检验,以检验审计结论的显著性。
文章阐述了我国公共图书馆平等、免费等权利思想的发展历程,探讨了新世纪以来图书馆界公共精神及新理念的普及和实践的历史必然性,从杭州图书馆“乞丐入馆事件”到免费开放政策
【背景材料】为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和投资合理增长,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7年5月1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
期刊
DSG变速器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变速器,也是未来变速器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文章主要介绍大众汽车采用的DSG变速器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并从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出发,简单分析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