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提水系统在青海牧区供水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wxb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明晰太阳能提水设备在青海牧区供水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利用太阳能供水模式,建立牧区太阳能供水试验点,在野外试验观测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太阳能深井提水设备、太阳能浅井直流水泵提水设备、太阳能蓄电池提水设备的实际应用情况.结果显示,无蓄电池提水设备在7、8月的日提水量最高,12月日提水量最低,有蓄电池设备输出特性稳定,实现了连续三天不储能,保证供水需求的标准.设备供水保证率分别为91.5%、92.3%、95.7%,可满足青海牧区用水户全年的供水需求.该研究可为青海牧区推广清洁能源供水提供理论依据,对保障牧区牧民安全用水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为了提出一套比较精确的适合江西省的水稻参考作物腾发量(ET0)预报方法,采用PM公式和26个气象站点的历史气象数据来计算ET0,以此为基准值对Hargreaves-Samani(HS)模型、Blaney-Criddle(BC)模型及McCloud(MC)模型进行率定.并利用天气预报数据,评价3种ET0预报模型在江西省各个站点的适用性.结果表明:经过参数校正后,HS模型、BC模型及MC模型的ET0预报值在26个站点的平均的准确率分别为86.63%、85.81%、87.12%,平均绝对误差的均值分别为0.75
保温材料的平衡含水量是影响其导热系数、抗压强度、渗透性能等参数的关键因素.为分析保温材料的吸湿特性,以寒区工程中常用的3种保温材料为基础,开展等温吸湿性能试验,分析评价7种吸湿模型的适用性,提出保温材料等温吸湿曲线最优拟合公式.实验结果表明,不同保温材料的等温吸湿性能差异明显.相对湿度越大,吸湿速率越大,达到平衡含水率的时间越长.在相同湿度下,福利凯保温板的吸湿量是聚氨酯硬质泡沫的2倍,是挤塑聚苯乙烯板的5倍以上.相对其他预测模型,Peleg模型能够很好的描述保温材料的等温吸湿过程.试验成果可为研究保温材
近年来黄河调水调沙使小开河灌区引水条件变化,灌区供水和生态安全受到威胁.针对灌区面临的引水量减少、淤积严重、清淤弃土无处放置、沉沙池功能不足等问题,提出了渠首工程改造及建设输沙管道等工程措施.为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利用泥沙资源、分散处理泥沙、改良土地、加强监管等一系列运行管理措施是有效的.在应对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遏制生态环境退化的实践探索中,小开河灌区积累的一些做法可为黄河下游引黄灌区提供参考.
针对传统BP神经网络预测农业灌水量时存在易陷入局部最小值、难以选择合适学习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和Adam算法并行优化BP神经网络的农业灌水量预测模型.该模型利用遗传算法对BP神经网络进行初始权值和阈值的预筛选,然后采用Adam算法来实现学习率自适应于参数梯度不断更新.收集黄河流域陇中片灌溉分区内7个典型灌区的气象数据以及玉米实测灌水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同时与传统GD法、GA法、Adam法下的网络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GA-Adam模型仅在训练次数为67次,训练时长为0.403 s时便达到预设
为探究太阳能泵的运行特性并揭示太阳能泵瞬态流动机理,采用试验测试的方式,对日照辐射瞬态改变为±100 W/m2和±200 W/m2时的光伏阵列输出特性以及泵出口压力脉动情况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200 W/m2日照强度升高幅度,日照强度瞬态升高幅度为100 W/m2时,光伏阵列达到稳态所需时间缩短2 s,泵出口压力达到稳态所需时间增加0.5 s;光伏阵列输出的波动性随着日照强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泵出口压力脉动的响应时间逐步减小,光伏阵列的输出功率随着日照辐射的瞬态升高出现显著变化,瞬态响应
河湖水系是维系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河湖水系生态连通工程技术是生态修复工程补短板的重要手段.通过阐述河湖水系连通性的内涵,构建了基于三流四维生态模型的河湖水系生态连通工程技术体系,包括纵向连通工程技术、横向连通工程技术与垂向连通工程技术,并针对各连通维度具体阐述了各项工程技术.河湖水系生态连通规划工程技术体系的构建,可为国家及水利行业开展河湖水系连通相关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为探究背压、库压等参数对伸缩式水封止水性能的影响,建立了高水头伸缩式闸门水封的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对橡胶材料在止水过程中的受力性能及变形特性进行了数值仿真.首先,基于最小二乘法原理对橡胶材料单轴拉压及纯剪切的试验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并且确定了Mooney-Rivlin本构模型参数,基于ANSYS软件建立了高水头伸缩式水封的仿真模型,通过APDL语言实现了封头接触状态的判断及侧向库水压力的循环迭代施加;其次,分析了含不同参数数量的Mooney-Rivlin模型对仿真精度的影响,并与模型试验对比验证了仿真的有效性;
抽水蓄能电站在压水工况中暴露出的管道设备过冷问题,是以压缩空气为工质的压水气系统的重要安全隐患.系统管路中的主要阀门,包括截止阀、节流阀和止回阀,在实机运行中均观测到阀体温度低于预期范围的现象.阀体过冷说明其内部有低温气流通过,但国内外针对压水气系统排气压水工况中,低温气流形成的机理研究和该条件下阀门的选型分析研究相对较少.采用SA单方程湍流模型,对压水气系统压水工况阀门处的低温问题,进行了非稳态全通道数值模拟研究,初步分析了过冷现象的发生位置、过冷程度和发生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阀门结构因素导致的可压缩气
白鹤滩坝址区地质构造条件复杂,岩体卸荷作用较强,且发育有断层、错动带、深部裂缝等软弱结构面.在施工期间,人为活动会破坏两岸高陡边坡的稳定性,影响大坝长期安全稳定运行.结合白鹤滩地质条件对施工期坝肩边坡的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左右岸坝肩不同高程区间边坡的变形机理.基于对白鹤滩坝址区工程地质资料的整理分析,构建三维有限元边坡模型,借助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对边坡开挖和支护以及筑坝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以监测资料验证了数值模拟计算成果的合理性,然后根据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并结合现场边坡变形监测数据,深入研究大坝
依托某滑坡在库水作用下复活产生的工程问题,目的是弄清滑坡的变形复活机制和临界条件,为环境影响评估和综合处置提供依据.通过搜集滑坡区历史工作资料,进行了滑坡的过程识别;利用定性和定量分析,评估了蓄水前后滑坡稳定状态;利用多期次地面调查和安全监测,评估了水电站蓄水对滑坡周边环境的影响机制,结合现场情况提出了最优处置措施,所得主要结论如下:①罗家坪滑坡,初期认定为变形体;中期认定为滑坡,并圈定了其范围;最后,再次复核修正了滑坡范围和滑体厚度;③水电站蓄水前金沙江水位较低,滑坡前缘临空,滑坡整体稳定;2012年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