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放疗者身份识别的持续质量改进研究

来源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xu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正确识别放疗患者身份,确保放疗安全可靠。

方法

选择本院进行放疗操作的技师,通过计划、实施、核查、行动(PDCA)4步法提高其对患者身份识别核查的准确率和对患者隐私保护的满意率。

结果

经过4个月的PDCA循环,患者身份识别核查合格率由循环前的88.17%上升到循环后的99.07%,患者隐私保护满意率也由循环前的52.69%上升到循环后的98.15%。放疗前通过4个月患者身份识别,放疗患者身份准确率为100%,技师工作效率得到很大提高。

结论

通过优化放疗前患者身份识别核查的工作流程,可以提高放疗患者安全和放疗工作效率,患者隐私也能得到更好保护。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影响小肝细胞癌(最大径≤5 cm)患者肝切除术后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03年12月年至2013年7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腹部外科手术治疗的219例小肝细胞癌患者资料,收集患者术前甲胎蛋白、肿瘤个数、肿瘤最大径、肝硬化情况、有无脉管瘤栓、肝被膜侵犯、癌细胞分化程度、手术切缘、手术方式及术中肝门血流阻断方式、术后治疗方式、复发情况及复发时间等临床资料。采用生存分析及Cox风险比例模型等
目的探讨HLA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HSCT)术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与术后白血病复发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至2014年6月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行haplo-HSCT的61例白血病患者资料,统计移植后生存率、复发率、CMV感染率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36例患者在移植后出现CMV感染,移植后100 d内的CMV感染发生率为59%。移植后出现CMV感染者的复发率明显低
期刊
期刊
目的比较不同食管癌临床分期对同一组病例的预测价值,并完善T分期标准,为更准确进行临床分期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我院701例根治性放疗食管癌患者,分别按AJCC标准、2004年标准、2009年草案标准并结合GTV-T体积标准进行预后判断。结果按3种标准进行T分类后,发现AJCC分期偏早,T1期达23.1%,且T3与T4期的生存曲线接近。2004年标准下各期生存曲线分离度均较好,但T1和T4期者偏少,
目的探讨疗前FDG PET-CT获得的NSCLC原发灶代谢参数及其临床因素对NSCLC放疗患者预后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7—2013年间在本院首程放疗前行PET-CT的170例NSCLC患者资料,分析其临床因素、原发灶SUVmax、SUVmean、MTV及TLG等参数与患者预后关系。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检验和单因素分析,应用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5年样
目的评价质子碳离子治疗设备千伏级X线成像系统对前列腺癌放疗摆位精度。方法选择2014年6—8月接受碳离子治疗的14例前列腺癌患者入组。每次治疗前通过成像系统采集两组正交野图像,与计划DRR图像融合并进行手动+自动匹配。获得侧向(治疗床面短轴方向)、纵向(治疗床面长轴方向)、垂直(垂直于治疗床面的方向)、等中心旋转(治疗床面沿等中心水平旋转)、横滚(以治疗床面长轴为中心的旋转)、俯仰(以治疗床面短轴
目的研究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对前列腺癌放疗时精囊靶区范围的影响。方法31例cT2-4N0M期前列腺癌患者放疗前接受内分泌治疗,中位时间5个月,疗前、后均行盆腔MR,三维方向测量内分泌治疗前后精囊体积、前后径、左右径和长度,评估对精囊照射范围的影响。配对t检验差异。结果内分泌治疗前、后精囊体积分别为(12.5±4.5)、(7.3±2.1) cm3,长度分别为(34.1±5.7)、(29.7±5.2) m
目的分析胸段食管鳞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结复发区域,探讨术后辅助放疗靶区的设计。方法对2005—2013年间我院收治的胸段食管鳞癌R0根治术后经影像学检查证实术后有腹腔淋巴结转移患者,按第7版AJCC胃癌分组标准对腹腔淋巴结转移具体部位分组并进行回顾分析。组间差异行χ2检验。结果1593例中术后腹腔淋巴结转移148例,总转移率为9.3%,其中食管胸上、中、下段腹腔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3%、7.8%、
目的评估不同手术方式联合放射治疗嗅神经母细胞瘤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79—2014年我院收治的53例接受手术联合放疗的局部晚期嗅神经母细胞瘤疗效,对比不同手术方式肿瘤残存率及治疗效果。组间比较行卡方检验,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法检验。结果全组随访时间中位数为71个月,5年OS、DFS率分别为86%、74%。全组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开放手术组31例、内镜手术组22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