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试析

来源 :种子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lch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产品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市场地位,其中玉米、水稻、小麦种植产业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的三大产业.基于此,文章探讨了我国玉米栽培技术及玉米病虫害早期防治技术,通过高效的栽培技术,提升玉米品质,从而推动我国玉米栽培技术和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创新.
其他文献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22年经济工作,部署保障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供给安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任务.如何发挥好“三农”工作“压舱石”作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如何发力?日前,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接受了新华社记者采访.
期刊
对巴林右旗山杏母树林进行充分调查,经种源、优良单株选择和区域化试验,精选出种子产量高、性状稳定、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的优良母树林,面积为512hm2.经选育后,巴林右旗机耕林场山杏母树林种子已经通过内蒙古自治区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目的]基于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不同水氮组合对机采棉氮素吸收及产量的影响,以期建立和完善与机采棉生产相匹配的水氮管理措施.[方法]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采用灌水和施氮2因素交互设计,按照农田实际蒸散量(ETc),设置3个滴灌量水平:60%ETc、80%ETc、100%ETc,每个灌水量下设置5个施氮量水平:0、150、225、300、375 kg/hm2 (NO、N150、N225、N300、N375),共15个处理.在棉花苗期、初花期、盛花期、盛铃期、吐絮期取样测定棉花干物质量、氮素吸收量,收获后测产并计
[目的]筛选并构建适宜原位还田水稻秸秆快速腐解的高效多功能复合菌系,以提高秸秆原位还田的腐解速率.[方法]秸秆原位腐解菌株从水稻田带有腐烂秸秆的表层土壤中筛选分离,分别采用DNS法、摇瓶培养观察法和失重法测定了腐解菌株的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滤纸崩解能力及水稻秸秆降解能力,对降解效果较好的菌株进行了16S rRNA或18S rRNA鉴定.选取无拮抗作用的菌株构建复合菌系,并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各复合菌系的滤纸酶活性和秸秆降解率.挑选降解效果较好的复合菌系进行田间试验,分析了秸秆降解率、土壤有机质及速效养分含量
松针提取液是采用新鲜的马尾松松针经粉碎、蒸馏、压榨、浓缩、灭菌等工序后提取的汁液.该汁液含有维生素、叶绿素、叶蛋白、氨基酸、黄酮、植物内源激素等物质,在医药保健、饲料添加等方面有较好的使用效果,但施用在农作物上还鲜有报道.本研究开展了松针提取液对扁萝卜、大蒜、烟叶等作物肥效试验,结果表明,松针提取液对植物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提高经济效益,适宜推广应用.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粮食安全有重要影响.通过开展小麦优质品种对比试验,了解各品种在十堰市郧阳区的产量和适宜性,筛选出高产优质、符合加工企业需求的优质小麦品种.
为探究不同波长光照对青稞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用红、蓝、绿及自然光分别处理长黑青稞、短白青稞和绿青稞3个品种青稞种子并测定其发芽势、发芽率及发芽指数.结果表明,自然光处理下,3个品种青稞种子活力差异明显,长黑青稞种子活力最高(发芽指数=39.1),短白青稞次之(发芽指数=37.4),绿青稞活力最低(发芽指数=14.1);绿光照处理显著提高绿青稞种子活力,与自然光对比发芽指数增加6.4;红光处理提高短白青稞种子活力,与自然光对比发芽指数增加3.8;蓝光处理显著提高长黑青稞种子活力,与自然光对比发芽指数增加7.
围绕绿色小麦种植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推广意义,提出了合理的推广建议,以期推动农业生产朝着稳定、可持续化方向发展,帮助农民提升经济效益,改善生活质量.
花生是北方地区广泛种植的经济作物之一,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影响花生产量的因子很多,其中气象要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试验旨在通过气象要素与花生长势及产量的对比分析,研究气象要素对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从而趋利避害,为实现增产增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作为土壤生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土壤微生物在整个陆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且对环境变化极其敏感.以吕梁山中麓云顶山亚高山草甸为研究区域,以不同海拔(2 450 m、2 500 m和2 550 m)、不同深度(0~10 cm和20~30 cm)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可培养方法测定了 土壤细菌的数量,同时测定了 土壤理化性质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不同海拔、不同深度可培养细菌数量介于3.13×109~10.4×109CFU/g,且同一海拔表层土壤细菌数量均显著高于30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