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伯渝:戴着假肢登顶珠峰

来源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kezhai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我也没想到我能登顶成功”
  
  2018年5月14日,10点41分,夏伯渝登上珠穆朗玛峰,成为中国第一位依靠假肢登顶珠峰的人。
  “其实我没有太激动,就觉得我迟早有一天会上来,今天我上来了。”成功登顶之后,夏伯渝这样对媒体回忆他当时的心情。已经设计好了在顶峰拍照时姿势。“我要手指蓝天拍一张,再拉着国旗拍一张。”夏伯渝回忆,当时顶峰上还有其他几位登山者,他戴着假肢出现在大家面前时,人们争相过来与他合影,这也打乱了他的计划,大约十分钟后,暴风雪来袭,开始下撤。此时,他还没來得及拍一张单人照,这是他小小的遗憾。
  由于暴风雪的关系,下撤途中,夏伯渝的眼镜被裹上了一层冰,戴着手套不方便擦拭,他从手套里抽出手,抠掉那层冰。短短几秒钟,手套里已经充满了冰雪,再次戴上时,手套很快冻硬,夏伯渝的手指因此被冻伤。
  回到北京后,他没能回家,第一时间住进医院,接受治疗。
  “今年我也没想到我能登顶成功,世界上任何一个人,他都不敢说,我一定能行。”登山的过程中,危险随时可能发生。夏伯渝明白这一点,每一次迈出第一步,他都已经做好了面对“上去”和“上不去”的两种结果。每次出发前,他都许诺家人,这是最后一次。与此同时,他会告诉妻子,他给家里买了哪些保险,都放在哪里。他也会提醒妻子,什么时候该交水电费。
  每次登珠峰,夏伯渝都会写日记,有时候实在不便写字,他就用录音的方式记录自己的所见所想。接下来,他打算把这些年的登山日记结集出一本书。
  夏伯渝和珠峰结缘,要追溯到43年之前。
  最早的时候,他在体校踢足球,后来体校停课,他被分配到工厂当工人,“那个时候当工人可以说是很自豪的一件事,可是我呢,还是喜欢搞体育。”时隔多年,夏伯渝这样回忆。
  后来,青海登山队来他所在的厂里选登山运动员,当时他还没想过放弃足球,转而去登山,那时候他对登山一无所知。珠峰对他只是一个遥远的存在,8848米对他而言也只是地理课本上的一串数字,仅此而已。
  考虑到有机会全面免费检查一次身体,夏伯渝报了名,结果被选上了,“你很了不起啊,被国家队选上了。”周围的人都这样对他说,夏伯渝坦言,某种程度上,是周围人的赞美把他推到了国家登山队。即便如此,他还是没想过彻底放弃足球。
  1975年,夏伯渝跟随国家登山队一百多人的队伍攀登珠峰,到了8600米时,遭遇暴风雪,大部队在那个高度停留了几个晚上,有队友因为体力缺乏而坠滑丧生。加上团队携带的食物和氧气不够,最终决定集体下撤,下撤途中有一名来自西藏的队友丢失了睡袋。当时,因为夏伯渝比其他队友更耐寒而有“火神爷”的外号,他没多想,把自己的睡袋给了队友。很快,他发现自己的鞋子脱不下来了,后来鞋子被脱下后,他看到自己脚面的皮肤已经变成了粉蓝色,随后变成紫色,最后变成黑色。那个时候他已经预料到了脚被冻伤的严重性,回到北京他做了截肢手术。
  就这样,26岁的年纪,第一次攀登珠峰,让夏伯渝成为一名残疾人。
  “走路都不行,怎么能登山呢”
  通常情况下,小腿截肢应该在膝关节以下2/3处进行,这样便于戴假肢。夏伯渝不同意这样的手术方式,那个时候,他还挂念着足球。“我的脚可不能少,能少截就少截。”这是他当时唯一的诉求。在他的要求下,第一次截肢只切除了他坏死的双脚。
  显然,足球梦彻底碎了。但他发现了自己对于登山的兴趣。“我觉得我的体能、耐寒能力和适应性都很适合登山,在登山过程中的那种刺激性、冒险性和挑战性也很适合我当时年轻的心态。登山过程中你看那个冰裂缝那么危险,但它又不是纯粹的冒险,它有很多对生命的保护措施。”如今,69岁的夏伯渝这样回忆说,此外,登山时,他能强烈感受到人和大自然的亲近,这也是让他着迷的地方。
  但残忍的是,失去双脚对于登山而言似乎也是一个不可能逾越的障碍。
  1975年底,一个外国假肢专家对夏伯渝的身体情况做了全面检查后,告诉夏伯渝,“你装上假肢之后,不但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甚至可以再登山。”当时夏伯渝身边的人,对此观点,基本持怀疑态度,“连走路都不行,怎么能登山呢。”夏伯渝却对这个专家的判断深信不疑。
  截肢手术后,夏伯渝小腿末端的骨头裸露在外,没有皮肉的包裹,伤口无法愈合。要想让骨头上长肉,只能进行刮骨治疗,让骨头流血。由于骨头上没有神经,刮骨治疗只能给腰部注射麻醉,每次麻醉之后,第二天他要在病床上躺一整天,此后的几天也会全身无力。“那时候我每天都要锻炼,一天都不能停。”他向医生提出不打腰麻的要求。医生告知他将会面临难以想象的疼痛。“当时就觉得,即便疼,那也总比动不了强吧,就几分钟,忍忍就过去了。后来才知道,那是真疼啊,骨头嘎巴嘎巴响,要不是腿被绑在手术台上,早就踢飞了。现在想起来,该打麻药的时候还是得打麻药啊。”
  坐在病床上的夏伯渝,膝盖以下的小腿部分都不在了。
  儿子夏登平出生时,是父亲失去双脚的第八个年头。他清楚地记得,那个时候,父亲的小腿都还在,他不清楚父亲做过几次截肢手术,“至少有三次。”他回忆。1975年之后,夏伯渝连续多年没再登山,但他没停止过运动。在夏登平的记忆里,父亲的伤口总是被磨破,他经常见到父亲用纱布裹着伤口。
  骑自行车去上班,途中假肢掉了,摔倒在地,由于疼痛,坐在那里起不来,警察发现后把他送回家。“没事,歇一歇也好。”夏登平记得,父亲当时就说了这句话,第二天照常骑着自行车去上班了。
  成功登顶
  夏伯渝坦言,自己也抱怨过命运的不公。最终,他接受了自己是残疾人的事实。然而,他又面临着新的打击。
  1993年,夏伯渝被诊断为淋巴癌。他住在六人间的病房,病房里充斥着因疼痛发出的呻吟和绝望的哀叹。夏伯渝不愿意在这样的环境中待着,他白天在医院治疗,晚上骑车回家,第二天一大早再骑车来医院。就这样,持续了近一个月,他痊愈出院,迄今为止,癌症再未复发。   1975年被截肢和1993年被诊断为淋巴癌,那两段他生命中最煎熬的时光,似乎在他的记忆中被剔除了。在他接受采访时,几乎从未主动提及自己经历的痛苦,即便被追问,他也只是用“那是一个很漫长很漫长的过程”来简单描述。相比他经历的痛苦,他显然更愿意与人们分享挑战珠峰并实现登顶带给他的喜悦。
  后来,他戴上假肢,出现在央视《挑战不可能》的节目现场,讲述自己登珠峰的故事,直到他掀起裤脚,露出假肢,人们才惊叹地发现,“哦,他原来和我们不一样”。那双假肢如今已经成为夏伯渝身体的一部分,在假肢的帮助下,他走路,骑车,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2014年,因珠峰截肢40年之后,他戴上一双假肢,再次攀登珠峰。这是他第二次登珠峰,遭遇雪崩,在他前面开路的16个向导因雪崩被埋。尼泊尔政府因此取消了当年攀登珠峰的活动。2015年,夏伯渝第三次攀登珠峰,遭遇了尼泊尔百年不遇的地震,地震引起雪崩,他在大本营幸免于难。“既然活着,那我还要继续登珠峰。”他说。2016年,他到了8750米的高度,离顶峰不到一百米的时候,暴风雪来袭,他决定下撤,这是他自认为这一生中最艰难的一个决定。“要不是为了顾全五位年轻向导的安危,我会不顾一切冲上去,哪怕葬身在那个高度,我也心甘情愿。”夏伯渝回忆。
  那一年,夏伯渝67岁了,尼泊尔政府出台了不允许残疾人登山的条例。他知道,这次如果不能登顶,可能永远没有机会登顶了。
  “差一百米,也算你人生的高度了。”身边人这样安慰他。
  “不完美,理想还没有实现。”他笑着应和。
  2017年,他穿越腾格里沙漠,走戈壁,攀岩,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为第五次攀登珠峰做准备。
  他为自己制定了训练计划。运动量逐日递增,最后一个阶段,他清晨四点钟起床,先是力量训练,随后出门爬香山。期间被检查出患有血栓,大夫告诉他,他的身体状态不能再登珠峰。“大夫的话也不能全信。”他心想,他试图通过训练改善自身血液循环的状况。第五次前往珠峰,临出发前,他来医院找了之前判定他不能再登山的那位医生,做了全面检查,医生告诉他“你可以再去尝试一下。”
  挡在他面前的还有最后一道坎。尼泊尔政府严格执行不准残疾人登山的禁令。后通过人权组织和尼泊尔政府打官司,才得以取消此禁令。夏伯渝總算有机会第五次攀登珠峰,并且成功登顶。这一年,他69岁。
其他文献
7月21日中午时分,北京左安门外气温高达36~:2,但张莉(化名)显然顾及不了这些。她抱着几百页的报案材料,急匆匆赶往东城区经侦支队。  时间财经在爱钱帮所在的南新仓商务大厦办公场所发现,那里已经贴上封条、人去楼空,偶尔有几个警方办案人员出入其中。  公开资料显示,爱钱帮成立于2013年8月,2014年4月正式上线运营,办公地址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南新仓商务大厦。截至2018年7月,注册用户近50万,
小“倾城”惊艳四方  关晓彤出生在一个艺术世家,爷爷关学曾和著名作家老舍是不错的朋友,是一位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也是北京琴书的创始人,父亲关少曾是一位很棒的演员,母亲李君主要从事话剧表演。  关晓彤两三岁时,李君发现她对音乐感兴趣,因此决定按照女儿的兴趣培养,采取有效的兴趣引导,有意识地让关晓彤学习音乐舞蹈。带她去学校找老师学,花高价一对一地请老师辅导。李君说:“有一次,北京刮风下雪,彤彤问我还去
飞来的太子之位   李治是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当他还是晋王的时候,有人在太原发现一块奇石,纹理天成,呈“治万吉”三字,一时传为佳话。不过,当时李世民尚未有立李治为嗣的考虑,所以并未过多关注。随着形势的发展,瑞石之兆日益引起人们的兴趣,李世民也不得不认真考虑这件事蕴含的神秘意义。   更为走运的是,在李治登场之前,争储的双方已两败俱伤。大哥李承乾被废黜,政治生命已经结束。四哥李泰占有优势,但锋芒
喝茶只有两个动作——拿起和放下。我心里一震,忽然感悟了些东西,喝茶就是这么简单,拿起,然后放下。而人生,看起来繁杂的一切,其实又何尝不是这么简单?很多时候,看淡一些,看轻一些,世事原本可以像喝茶一样,不过拿起和放下罢了。   茶不过两种姿态:浮、沉;喝茶人不过两种姿势:拿起、放下。浮沉时才能氤氲出茶叶清香;举放间方能凸顯出茶人风姿;懂得浮沉与举放的时机则成就茶艺。茶若人生,沉时坦然,浮时淡然,拿
“一个人要做点事业,首先要有理想。现在我是应该不需要再继续赚钱了吧,我这几辈子也用不完。但我还在努力工作,只想要为社会、为国家做点贡献。”话音未落掌声已起,现场的观众无不为之动容。这是73岁的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在朗读者第二季的开篇之作“初心”中所说的。  曾蝉联多年内地“首富”的宗庆后,在很多人眼中高高在上,但在现场朗读者的节目中,他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自己的初心,反而让人们知道了作为老
11月24日晚,台湾“九合一”地方选举结果出炉。据台湾当局选务主管机关的票数统计,在22个县市长中,中国国民党获15席,民进党获6席,另有1席为无党籍。在高雄市,民進党候选人陈其迈宣布败选,国民党候选人韩国瑜当选。这也结束了民进党在高雄执政20年的历史。有人说,韩国瑜在高雄的胜选,成了压垮蔡英文的最后一根稻草,同日,蔡英文在民进党总部宣布辞去党主席。此前,外界虽一致看衰民进党的选情,但输得这么惨还
我载着你,你载着风  潘际銮是中国焊接专业的泰斗,中科院院士;李世豫是北大教授,化学专业著名专家。让他们爆红的是一张照片。  照片中的潘际銮,稳健地骑着电动自行车,脸上挂满灿烂的笑容;坐在后座的夫人李世豫轻轻搂着前面老伴的腰,苍苍白发随风扬起,眉眼含笑,虽已耄耋,浑身却有着少女般的活泼……  如今,因为担心夫人摔着,潘际銮院士不再骑车载她了,而是改为手牵手,去菜场、去学校、去访学……时时刻刻不分离
“少小离家老大回”,在外无论漂泊多久,家乡才是真正魂牵梦绕的地方。现如今,有的老人为了子女,老来漂泊,离开自己生活多年的故土来到城市,有的是为了照顾子女,更多的是为了照顾孙子孙女。  来到城市,应该融入城市的生活,但对老人来说这成了难题。语言上会有沟通障碍,周围没有熟悉的朋友,“隔代抚养”存在观念差異等等,老人成了“老漂族”。人在城市,可是心无法在这里扎根。  因此,对子女来说,好好照顾老人,让老
最近,在重庆从事媒体工作的黄乔,专门向单位请了独生子女护理假。  3月1日起,《重庆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施行。条例规定,老年人是独生子女父母的,如患病住院治疗且需要二级以上护理时,用人单位应当支持其子女进行护理照料,并给予每年累计不超过10天的护理时间,护理期间工资福利待遇不变。  黄乔请假的时候很顺利,在她看來,条例中对于请假条件的规定很有必要,既赋予了员工请假的权利,也确保员工不会滥用护理假
一、姥姥多次在孩子面前提到爷爷奶奶  如果姥姥在孩子的面前多次突显出自己对孩子的好,爷爷奶奶的不好,可能會让孩子以为自己是在寄人篱下,爷爷奶奶虽然没有照顾自己,但终究是自己的亲人,况且陪在身边的姥姥言语上总是透露着不开心的样子,孩子都很敏感,姥姥不经意间说出来的话,让容易让孩子当真。  二、孩子的看法取决于妈妈的态度  女儿都和妈妈亲,即使嫁人为妇,心理最挂念的还是妈妈,婆婆再好终究不是亲妈,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