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好书推荐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__yong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批评与临床
  作者:吉尔·德勒兹 译者:刘云虹 曹丹红
  出版社:南京大学
  出版日期:2012年1月
  
  本书收录的文章,都围绕“写作”的问题展开。正如普鲁斯特(Proust)所言,作家在语言中创造了一种新的语言,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类似一门外语的语言。他将语言拽出惯常的路径,令新的语法或句法力量得以诞生,并且令它开始发狂。同时,写作的问题同“看”或“听”的问题密不可分。因此,德勒兹认为写作活动有自己独特的绘画和音乐,它们仿佛是词语之上升腾起来的色彩和音响。我们正是通过这些词语,在字里行间获得视觉和听觉。
  男性统治
  作者:皮埃尔·布尔迪厄 译者:刘晖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日期:2012年1月
  
  皮埃尔·布尔迪厄是当代法国最具国际性影响的思想大师之一,一直致力于揭露所有社会领域中存在的统治关系:统治者将他们的价值观念强加给被统治者,被统治者不知不觉地参与了对自身的统治,这其中就包括潜藏在男性和女性无意识中的“性别统治”。
  “在这本书中,我基于许多关于两性关系的研究成果,明确、支持并修正了我从前对同一主题的分析。本书对性秩序的(观察到的或希望的)永久性及变化问题提出了明确质疑……”这正是布尔迪厄为从理论上颠覆表面上自然的、合法的性别等级,从实践上为妇女解放提供更大的可能性所作出的努力。
  文明/帝國
  作者:尼尔·弗格森 译者:曾贤明 唐颖华/雨珂
  出版社:中信
  出版日期:2011年12月/2012年1月
  
  这是英国最重要的金融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的两部著作。
  《文明》深入探讨了东西方文明的发展模式,并且分析了东西方文明的碰撞,认为世界权力的天平正在从西方向东方转移,本世纪剩下的时间将会向我们展示这种转变如何完成。在这个世界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时点,本书能帮你了解东西方权力转移的微妙过程。而在《帝国》中,作者无意详细描述大英帝国通史,只是想记录大英帝国以及殖民地推动下的全球化发展。本书记述了一个帝国崛起的原因,以及对其他国家的深远影响。
  虚齿记/书评人可以歇歇了
  流影海德园——黄小邪电影札记
  作者:曹疏影/许骥/张泠
  出版社:安徽教育
  出版日期:2011年12月
  
  曹疏影是诗人,也是散文家。《虚齿记》是其第一本风格散文集。她用奇妙的诗样语言重组着日常生活的节奏,文字如精灵流转于各地,书写白日梦一般存在着的人、食、事、时、诗,情感在反复咀嚼中变得五味纷呈。
  《书评人可以歇歇了》的作者许骥,兼具内地和香港背景,是“当今中国站在第一线上的书评人”(梁文道语),他在这本书中评述着经典或者即将成为经典的作品,文字平实,却又流露出年轻一代的锐气,不仅仅让我们看到了书的内容,还为我们打开了书外的另一个世界。
  以网名“黄小邪”而闻名的张泠,游走在电影和文学之间,穿梭于世界各地的光影国度。《流影海德园》收录的文章体现了作者多年来关于电影的体悟和思考。其中既有关于世界各国电影的细致解读,亦有结合自己人生体验的唯美评点。这些文章已超越了一般的影评概念,糅合了游记、小说、杂文等不同文体特色与创作手法。
  此三本著作为“厘米”书系第一辑。
  周作人论儿童文学
  作者:周作人 著/刘绪源 辑笺
  出版社:海豚
  出版日期:2012年1月
  
  周作人是一位儿童文学理论大师,也是现代儿童文学奠基人。但其儿童文学思想因为某种原由,在很长一段时间并未在学术界受到应有的重视。本书为国内第一次全面系统梳理周作人儿童文学理论的专著。
  刘绪源说:“周作人是最早译介安徒生的人,是最早在中国全面系统倡导儿童文学的人,也是最早投身于儿童文学研究及批评(包括儿童文学翻译的批评)的实践者。五四以后中国儿童文学的产生与发展,与他的理论批评大有关系。”
  书与城市
  作者:也斯
  出版社:浙江大学
  出版日期:2012年2月
  
  本书搜集了也斯在20世纪70年代左右于专栏中发表过的文学评论方面的重要作品。书中表现了作者关于香港、拉美、欧美等地文学尤其是小说和诗方面的思考,并尝试思考书与城市的关系。
  本书可说是评论,也可以说是沉思与自省。它将启发读者思考同样作为文化载体的书与城市之间的复杂关系。后续作品《城与文学》、《香港文化十论》即将出版。
  我去钱德勒威尔参加舞会
  作者:彭剑斌
  出版社:广东人民
  出版日期:2012年2月
  
  作者是资深的旅行业务员,多年的旅行业务员生涯让彭剑斌熟悉大都市或小城镇的各色人等,尤其是对试图在南方大城市立足的年轻人的生活状态感同身受。这些短篇小说大多完成于长途客车辗转之间和小旅馆。
  他把小说情节中那些看似平淡无奇,甚至有些乏味的生活,描述得惊心动魄。那些人物虽不伤感,却反复挪动在潮湿、噪杂、充满比喻式放纵的南方。而书的第二部分,由现实迅速陷入了狂想,对文学艺术作品的解构,向着历史作出一次明知不能成立的追溯。
  彬,北京之行/人类出现于全新世/蒙托克/蓝胡子
  作者:马克斯·弗里施
  译者:张佳珏/徐纪贵/桂干元/蔡鸿君
  出版社:重庆大学
  出版日期:2012年1月
  马克斯·弗里施,是二战后德语文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与迪伦马特并称为二战后“德语文学的双子星座”。《新闻日报》评弗里施“是一个伟大而启人心智的作家,他给了我们一种独特的感觉:分析是一种热情的行为,驱动它的是我们对于世界解体的恐惧和对于自身脆弱性的认知。”
  他一生创作了多部戏剧和小说,此次翻译出版《彬,北京之行》、《人类出现于全新世》、《蓝胡子》、《蒙托克》四部久负盛名的小长篇。其中《人类出现于全新世》被其自认为是“最喜爱的作品,最接近诗的作品”,该作品将老人的记忆碎片与自然进化史、人类历史的片段并置,互为隐喻,映射出作者对于技术文明的反思与批判意识。而《蒙托克》被评论界认为是弗里施最重要的作品。在一个年过花甲的作家和一个年轻女人在蒙托克度假的现实生活的叙述中,插入了许多对往事的回忆,以及联想、议论、想象、思索和反省。而最后一部小说《蓝胡子》,再次印证了他将写作视为一种内心探索和认识自我的途径的创作态度。
  此套书由陆智昌担纲设计,楚尘文化出品。
  而河马被煮死在水槽里
  作者:杰克·凯鲁亚克
   威廉·巴勒斯
  译者:牛皮狼
  出版社:人民文学
  出版日期:2012年1月
  
  1944年夏天,骇人的哥伦比亚大学谋杀案震惊了年轻的“垮掉的一代”。威廉·巴勒斯和杰克·凯鲁亚克受这起命案的启发,于1945年合作完成了这部小说。
  小说以硬汉侦探小说的写法,由两位作家交替各写一章,描述了纽约一群放荡不羁的年轻人,充满了毒品和艺术,困扰和残酷。故事的场景和人物大都具有原型。这部作品被雪藏了六十多年,一直到所有主要当事人和两位作家都已去世,才在2008年初次出版。
  试验年代
  作者:迈克尔·坎宁安
  译者:穆卓芸
  出版社:人民文学
  出版日期:2012年1月
  
  《试验年代》是以1865年、2005年、2155年三个不同时代的纽约为背景,用惠特曼的诗句牵引着三个关键人物的宿命,并结合了写实、推理和科幻类型的三段式小说。作者表示此小说彻底打破此前作品予人的印象,表现了美国从工业化时代到现代科技时代以至未来虚拟时代给人带来的改变以及种种社会弊端,可谓是作者对现代工业文明的深刻反思。
  此次同时出版了《时时刻刻》。迈克尔·坎宁安另有作品:《末世之家》和《夜幕降临》。
  爱上这身无分文的日子
  作者:劳拉·李
  译者:洪萃晖
  出版社:南方
  出版日期:2011年12月
  
  此书从经济学和心理学角度,对我们的生活做了简洁幽默的剖析,使我们看到自己是如何被品牌、商人和所谓经济学家的消费理论所驱赶,追寻繁华却不断失落的生活。书中对于社会和人心理方面的深刻剖析,有助于我们更清醒地面对喧嚣浮躁的消费时代,也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智慧地选择职业方向和生活方式。
  富有并非不好,身无分文的日子也并不是终极目标,但是,在身无分文的日子里热诚生活的能力,却的确是一种值得培养的强大能力。
  阴阳界:胡金铨的电影世界
  作者:吴迎君
  出版社:复旦大学
  出版日期:2011年12月
  胡金铨导演是公认的武侠片大师,作品享誉海内外,影响深远。
  本书是国内外全面解读胡金铨执导电影的第一本著作,立足对胡金铨电影的解读,结合胡金铨本人一手论述资料,总体揭示胡金铨在中国两岸三地政治分置和文化对峙的现实语境中,通过电影书写追索人的精神家园的根本追求,并具体落实在胡金铨电影内在的美学、家国、信仰三重观照上——文化救亡指向的“影戏”美学建构,现代家国寓言的乱世家国影像,世俗性信念到超越性信仰的人性反思;并由此构筑一个悬置各方的“中间性”影像世界,即对于三重观照总体悬置和各悬置的“中间世界(阴阳界)”。而其中贯注着胡金铨所代表的“南下影人”这一代人的疏离他者并自我疏离的悬置性精神处境。
  此外,《胡金铨随笔》、《胡金铨谈电影》、《胡金铨的<侠女>》将陆续出版。
  千面英雄
  作者:约瑟夫·坎贝尔
  译者:朱侃如
  出版社:金城
  出版日期:2012年2月
  
  《千面英雄》追溯了全世界几乎所有神话系统中与英雄历险相关的故事,并从中揭示出相同的英雄原型。内容涉及人类学、考古学、生物学、文学、心理学、比较宗教学、艺术及流行文化等不同领域,由此构建起坎贝尔独树一帜的神话学体系,并奠定了他在这一领域的历史地位。
  坎贝尔思想的创造性,在于将人文价值与宇宙性的精神体验,注入到当代科学及艺术的诠释中。此一洞见,不仅丰富了神话学的研究领域,更为人类未来开辟出更多想象的空间。
  知日·书之国
  作者:苏静 主编
  出版社:凤凰
  出版日期:2012年1月
  
  日本,是世界出版业的流行指标之一。从著书到出版,从编辑到作者,从古代印刷到现代装帧,从文库本到轻小说,从漫画、游戏攻略书到杂志,从神保町的古书到电子出版行业的革新,《知日·书之国》特辑探视了日本书业的方方面面。这一段深度的文化探寻,道出日本书业不为人知的故事。
  特辑专访了日本杂志界泰斗藤本泰、书籍装帧大师祖父江慎、当代艺术家森村泰昌,并邀国内书装大师吕敬人畅谈日本设计,还有剑心、健吾、汤祯兆等作家的独家专栏。
  教海鸥飞翔的猫
  作者:刘易斯·塞普尔维达
  译者:宋尽冬
  出版社:人民文学
  出版日期:2011年10月
  
  海鸥妈妈因人类破坏海洋的行为而死,临终前她将刚产下的蛋托付给黑猫索尔巴斯。在港口,一只猫的事情就是所有港口猫的事情。因此,索尔巴斯和他的猫朋友们共同承担起了养育小海鸥的责任,他们与无赖猫搏斗、与老鼠谈判、与猴子争理、与人类斗智。但为了教会小海鸥飞翔,他们翻遍了百科全书,甚至不惜破戒与人类开口交谈。最后,在一位诗人的帮助下,小海鸥飞向了天空。
  此童话书既探讨了人类活动对生物环境的破坏等问题,也展示了不同族群之间的友情与合作,故事溫馨感人。
  健康是什么
  作者:米尔德丽德·布拉克斯特
  译者:王一方 徐凌云
  出版社:当代中国
  出版日期:2012年1月
  
  作者抛开了一般人对“医术”层面的热衷,转而探寻影响“医术”及人们健康的更高层级的议题。但这个议题并非深奥难懂,在许多对这个议题的研究与分析中,我们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转而审视自己对“健康”的看法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对“健康”的所做所为所想。
  更有意义的是,此书从另一角度让我们了解代表现代发达科技的西方世界,并不是我们印象中的技术依赖者,他们已然对此产生了质疑,而我们却还在盲目崇拜。
  有钱人的数学:用数字解决问题的人,一定会有钱!
  作者:基亚尔坦·波斯基特
  译者:拾已安
  出版社:漓江
  出版日期:2011年11月
  
  《有钱人的数学》是一本风靡欧美、港台,提升你的经营、理财能力的书。英国知名数学教育家基亚尔坦·波斯基特在书中利用有趣的例子、图像化的说明,结合生活中的经验,帮助你信心满满地解决每天面对的数学问题。
  当理财顾问、课程培训、朋友同事都隐瞒生财的私房机密,只有做到“我的数字我做主”,彻底改变你的数字掌控力,不论在投资、借贷、工作或者消费,驾轻就熟地掌握自己的命运。
  公司的力量:中国篇/决战华尔街
  作者:薛金福 詹志方/刘洪
  出版社:山西教育/中国友谊
  出版日期:2011年11月/2012年1月
  
  《公司的力量》展现了公司改变世界的力量。
  当西方的坚船利炮叩开中国的大门,“公司”成为没落王朝眼中的救命稻草。没有公司,没有市场,当然没有国家的富强。转至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不得不反思,政府在公司面前究竟应该如何自处?民营企业撕开计划的铁幕,中国社会迎来转机,公司一次又一次拯救国家,它在昭示自己隐而不露的伟力。《公司的力量:中国篇》阐释的便是公司定义大国的力量。
  《公司的力量:决战华尔街》,则透视了公司和资本决定世界格局的力量。华尔街其实可以打败一个国家。这些富可敌国的金融公司,掌握着百千亿美元的资金,在资本市场呼风唤雨,其贪婪扩张的本性,注定不会轻易放过一个可能的目标。但华尔街的背后,其实正是美国整体的经济金融战略。战争上得不到的,通过金融的扩张和掠夺,可以得到更多。借助华尔街和金融衍生工具,美国不用一兵一卒,就能达到杀人千里之外的效果。
  乔乔的物理花园
  作者:跃钢
  出版社:科学
  出版日期:2012年1月
  
  核电站为什么会爆炸?宇宙是炸出来的?你对彩虹了解多少?如果孩子们问出这样的问题,作为父母的你能胸有成竹地作出解答吗?在这个据说是科学、信息大爆炸的年代,流言也比任何时候传得都快,面对形形色色的都市传说,你有办法鉴定真伪吗?最重要的是,科学,这个词到底意味着什么?从富有童趣的“造一片云”开始,旅美物理学博士跃钢用轻松的语调带着您层层深入,探寻物理世界那些你知道或不知道的事实和原理,最终接近科学思维的核心。
其他文献
她从远方来,也把远方带了来。  “人对远方的事物总是抱有一种向往,我自己也是因为这样才念西方文学。”唐薇说,德语让她打开了一扇窗,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不同的方式和可能性。听她说着关于翻译,关于德国经验,关于推广阅读的种种,却像是拨开了关于“远方”的迷雾,展现出一片没有际限的视野。  原以为,在一个专业译者身上,所能探知的大概就是语言转译的奥秘,以及一点关于德国文化与出版的更真确的讯息。但“翻译是一
期刊
你是素食主义者吗?乔纳森·萨弗朗·弗尔(Jonathan Safran Foer)是。  这位青年作家仅仅靠《真相大白》和《特别响,非常近》两部作品被广泛认为是他那一代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而另一本《吃动物》于去年先后引入台湾和大陆出版,引起了不小轰动。原因是,这部作品极为生动地唤起了人们对于工业化养殖的恐惧,尤其是在这样一个时代。  弗尔九岁的时候便成为一个素食主义者,因为认为杀害动物作为食物是错
期刊
人类自摆脱旧石器时代茹毛饮血的饮食习惯,开始以火熟食,便也意味着饮食文化的演变过程的开始。从生食、熟食到自然烹饪、科学烹饪,绵延五十多万年的饮食文化积淀,让中国成为一个“烹饪王国”,且逐渐形成了以热食、熟食为主,以素食为主、肉食为辅,讲究五味调和,强调“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膳食平衡等特征,以及丰富的地域饮食文化和养生文化、饮食礼仪,对亚洲乃至世界的饮食文化影响深远。  而这番
期刊
1923年,美国一位以饲养家禽为生计的家庭主妇史迪尔,因为客户的临时要求将原本50只鸡的订单扩大到500只,为了使这些小鸡能捱过寒冬,她尝试将它们放置在室内,并且在饲料里加入营养剂。顺利交出订单后的史迪尔,继续改进这种饲养方法,如何有效地喂养牲畜,让它们在短时间内快速生长?而我们或许不知道,八九十年后的现代,鸡的饲育时间相比50年前减少了一半,体重却长了一倍,因而鸡的内脏和骨骼的成长来不及承受体重
期刊
饮食类图书的出版似乎从来没有受到“大红大紫”的礼遇,若以其在市场的码洋来看,相比其他类型的图书,市场份额并不大。但这一类图书,一直受到读者的青睐,无论是在大陆,或者台湾、香港,始终保持着长销的态势。  以近几年的图书市场来看,饮食类书籍主要集中在几块内容:  一是食谱类,包括家常菜谱、食物养生、药膳食疗、健康美容等内容,这一类图书因为注重实用性,贴近百姓生活,加上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逐年提高,需求
期刊
吃天价刀鱼是一种耻辱  桃花初绽的清明时节,吃刀鱼是一种季节性消费,后来成了符号性消费,如今可能就是炫耀性消费。今年如约而至的刀鱼季,不仅刀鱼更加难得,偶然得之的刀鱼也频频卖出高价,据说在市场上已经卖每克180元。刀鱼像黄金那样论克卖,说明这一物种的珍稀与濒危,还有吃客对刀鱼的惶恐或尊崇心理。  那么谁在吃天价刀鱼呢?是否值得花上万元吃一条薄薄的刀鱼?消费对象不同,答案肯定不同。工薪阶层肯定认为不
期刊
大陆一年喝掉数百万瓶拉菲,但拉菲年产仅数十万瓶,“空瓶卖到三千元,冒牌拉菲遍地跑”,顾客饮后狂泻,因是酒精调色、调味,含致癌的苋菜红。“黑心食物”这称呼,就定性了食品安全纯属道德问题。  且慢鞑伐,回顾1750年,法国人也以酿醋为名,大量合法进口变质劣酒,用一氧化铅润色,冒充好酒,是诈欺加上谋杀。1870年代,红酒因假酒猖獗而滞销,逼得酒厂反复压榨葡萄增产,最后只榨出水分,便用剧毒的砷。  谈黑心
期刊
在涉足图书出版界之前,方雨辰是浙江某律师事务所驻上海办事处的负责人。从小酷爱读书的她,一直视图书出版为职业理想。虽然身为律师,方雨辰的朋友更多的是出版界、文化界的人士,这让她有机会涉足出版界。“当时可以说是机缘巧合,也可能是冥冥之中注定有这个实现理想的机会,于是我就顺应了内心的愿望,开始以策划人的身份进入了出版领域。”  凭借自己的文化积累以及对时下阅读流行趋势的敏锐嗅觉,方雨辰先后策划了数部颇具
期刊
新春糊士托·菜园艺术快乐抗争   编者:谢至德 谢傲霜  出版社:Kubrick  出版日期:2012 年2月    事情该由 2008 年开始谈起。香港政府宣布兴建广深港高速铁路香港段,工程涉及一条本来平静如水的菜园村的清拆,村民组成关注组,争取不迁不拆,市民纷纷支持,并触发2010 年万人包围立法会的轰动事件。  关注组举行导赏团,希望外界更加了解土地和家园的可贵;至于艺术家和作家,实地驻守
期刊
在阅读载体中,纸质图书是尚未受到商业广告大规模侵袭的圣地,然而这块处女地也终于要被开垦了。由中国出版协会推动,京华傲博策划,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的儿子马友友》一书,以一则“如果人生,是一段爱的旅行,母亲的爱,则是这旅程的第一站”宣传语配某品牌logo的形式拉开了中国书业的广告时代。其他媒体,如报纸、杂志,相继应成本居高不下而投入商业广告的怀抱,实现了全新的利润模式。报刊本身不再是盈利关键,而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