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教学的课程建设,其实并没有一种特定的模式,也不存在哪个最优、哪个最佳的问题,而是根据数学门类的不同,教师能比较科学、认真地构思、设计和实施数学教学的方式方法,灵活、多变、交错地运用,就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在教学改革中,数学教学的课程建设一定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既定的目标、灵活的战术和合适的手段,特别是方案的选择要不断推敲,才能在课堂上收到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数学教学 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识码:A
1 数学教育的背景
目前社会对我国技校教育的基本特征已经初步达成共识,即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培养学生提高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以“应用”为主旨构建课程内容和教学体系;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增加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技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在这种背景下数学教育面临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特别是技校数学教学如何适应一线应用性人才的需要;技校数学教学的内容应如何适应新时期专业课的要求;技校+数学教学的方式方法如何适应当代年轻人的特点;新时期技校数学教学的目的、作用应如何调整等等。
2 数学教学的课程建设
数学教师所建立的数学课程建设,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变化而表现出较为持续一贯的稳定性和个性特点。一般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注入式”教学,另一种是“启发式”教学。数学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数学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数学教学任务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战术与手段的总称。数学教学手段是利用实物对学生进行感性认知教育,减少繁琐的工作,在有限的时间内提供大量的信息和必要的讲解工作。手段的借用以灵活多变的适当为原则、以信息量提供足够多为原则、以简单方便为原则、以扎实记忆为原则。数学教学方式是数学教学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教学课程中更为上位的东西。所以,数学教学的课程的转变和创新对促进数学教学全面发展更具有战略性的意义,而数学课程的教学的灵活、创新和科学使用对学生的启迪和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3 数学教育方式方法的改革
所谓数学教学方式是为数学教师所偏爱的,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变化而表现出较为持续一贯的稳定性和个性特点的数学教学战略决择。数学教学方式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注入式”教学; 另一种是“启发式”教学。所谓数学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数学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数学教学任务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战术与手段的总称。常用的数学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和实验法,辅之于数学教学手段。数学教学手段是利用实物对学生进行感性认知教育,减少繁琐的工作,在有限的时间内提供大量的信息和必要的讲解工作。手段的借用以灵活多变的适当为原则、以信息量提供足够多为原则、以简单方便为原则、以扎实记忆为原则,数学教学手段区分为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
这里所谓的改革不是简单地推翻原有的方式方法,提出新的方式方法,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科学地、灵活地和辨证地使用和创新数学教育的方式方法。数学教学的课程的改革是必然的,这里有四个因素:一是技校学生对于数学老师“一言堂”、“满堂灌”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不能接受和配合;二是技校的数学教育不同于其他的数学教育;三是科技的进步,一方面提供了现代化、信息化、立体化和多样化的数学教学手段,给教师以极大的运用自由,也产生了如何恰当运用的问题,并提高了学生对教学与学习方法的要求。另一方面,脑科学和认知科学的新成果将使感知、记忆、理解、创新等人的认识和思维活动,以更为科学的依据去推动数学学习和数学教学方式方法的变革。科技进步还使每个学科的内容大为扩展,分支繁多,使教师在决定教学内容的取舍、主次上增加了不少难度;四是生源质量极大地影响了原有方式方法的使用,增加了数学教学的难度。因此,数学教学的课程改革既很必要,又很困难,这将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实现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为根本任务的一场攻坚战。
技校数学教学方式改革所追求的目标应该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促进他们自学能力的提高,启迪他们提出问题的创新思维,锤炼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既能针对全班学生情况选择适当的数学教学方式,又能区别学生个性给予特殊指导,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体优势与潜力,这就对数学教师提出很高的要求。其次,技校的数学教学内容必须充分体现“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少而精”的原则,体现“联系实际,深化概念,注重应用,重视创新,提高素质”的特色,培养学生基本运算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数学教师的任务就是使学生在拥有必备基础的数学知识以后,紧紧结合专业培养目标进行教学内容改革,按需“取舍”的数学内容,使其内容结合专业,突出培养专业人才的目的。
在指导思想上,教师应注意用辩证的观点来审视各种教学方法。第一,任何一种数学教学方法,都是人们在某种范围内根据特定的需要创造出来的。因此,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优越性和局限性。就拿较为简单的讲授法来讲,它利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在短时间内传授较多知识,系统性强,亦可引发学生进行一定的思考。但是,它不容易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数学基础、较高的学习自觉性和听讲能力。因此,较适合于数学专业和名牌大学学生,而且宜用于教材系统性较强的内容。第二,只有实现有关教法的优化组合,才能为提高教法的使用效率奠定良好的基础。经验告诉我们,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质量的提高,依靠多种因素、多种方法的综合作用。
为此需要将数学教学的课程进行科学地改进,于是我们在常用的数学教学方法基础上,经过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提出如下数学教学方法:
(1)数学“演绎”教学法。即根据各学科对数学不同的需求,演绎不同的数学内容,特别是对概念、性质和定理演绎其概括过程。为解决数学给人枯燥乏味的感觉,适当穿插一些数学历史故事,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又可以启发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有数学思想和创新意识。
(2)概念贯穿始终的教学法。即抓住主要概念不松口,围绕其大做文章。如方程组、极限和随机变量,在各科教学中做到万事不离其宗。在高等数学的概念教学中,采用从专业到数学概念再到专业的思维模式,恰当地将数学与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对于抽象性强、理论含量高的定理、公式,采用形象说明的方法,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应用,充分体现了高等数学是技校院校基础课、工具课的特点。
(3)多媒体电化教学法。采用多媒体电化教学的同时,教师还要学会以形象的语言、动人的故事引人入胜,使听课者如痴如迷,如同享受一场戏剧。理论和实践都告诉我们,要想充分发挥每一种数学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效能,达到优化教学过程的目的,首先要在优选教学方法或教学方法的优化设计上下功夫。前者指的是合理选择已有的教学方法,后者是指自己创造新的教学方法。
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学的、恰当的数学教学方式方法并不单纯是教学“方式方法”,而可称之为教学“艺术”。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其实并没有一种特定的模式,也不存在哪个最优哪个最佳的问题,而是根据数学门类的不同,教师能比较科学、认真地构思、设计和实施数学教学的方式方法,灵活、多变、交错地运用,就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在教学改革中,数学教学方式方法一定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既定的目标、灵活的战术和合适的手段,特别是方案的选择要不断推敲,才能在课堂上收到理想的效果。数学教学方式方法可谓教无定法,教有定规。
参考文献
[1]张孝理.论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J].湖南师大教育科学学报,2007(1).
[2]王一遒.教学方法改革:改什么,怎么改?[J].中国高等教育,2009(6).
[3]徐艳玲.技校数学教学的方法改革初探[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2).
关键词数学教学 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识码:A
1 数学教育的背景
目前社会对我国技校教育的基本特征已经初步达成共识,即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培养学生提高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以“应用”为主旨构建课程内容和教学体系;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增加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技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在这种背景下数学教育面临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特别是技校数学教学如何适应一线应用性人才的需要;技校数学教学的内容应如何适应新时期专业课的要求;技校+数学教学的方式方法如何适应当代年轻人的特点;新时期技校数学教学的目的、作用应如何调整等等。
2 数学教学的课程建设
数学教师所建立的数学课程建设,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变化而表现出较为持续一贯的稳定性和个性特点。一般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注入式”教学,另一种是“启发式”教学。数学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数学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数学教学任务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战术与手段的总称。数学教学手段是利用实物对学生进行感性认知教育,减少繁琐的工作,在有限的时间内提供大量的信息和必要的讲解工作。手段的借用以灵活多变的适当为原则、以信息量提供足够多为原则、以简单方便为原则、以扎实记忆为原则。数学教学方式是数学教学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教学课程中更为上位的东西。所以,数学教学的课程的转变和创新对促进数学教学全面发展更具有战略性的意义,而数学课程的教学的灵活、创新和科学使用对学生的启迪和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3 数学教育方式方法的改革
所谓数学教学方式是为数学教师所偏爱的,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变化而表现出较为持续一贯的稳定性和个性特点的数学教学战略决择。数学教学方式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注入式”教学; 另一种是“启发式”教学。所谓数学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数学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数学教学任务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战术与手段的总称。常用的数学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和实验法,辅之于数学教学手段。数学教学手段是利用实物对学生进行感性认知教育,减少繁琐的工作,在有限的时间内提供大量的信息和必要的讲解工作。手段的借用以灵活多变的适当为原则、以信息量提供足够多为原则、以简单方便为原则、以扎实记忆为原则,数学教学手段区分为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
这里所谓的改革不是简单地推翻原有的方式方法,提出新的方式方法,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科学地、灵活地和辨证地使用和创新数学教育的方式方法。数学教学的课程的改革是必然的,这里有四个因素:一是技校学生对于数学老师“一言堂”、“满堂灌”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不能接受和配合;二是技校的数学教育不同于其他的数学教育;三是科技的进步,一方面提供了现代化、信息化、立体化和多样化的数学教学手段,给教师以极大的运用自由,也产生了如何恰当运用的问题,并提高了学生对教学与学习方法的要求。另一方面,脑科学和认知科学的新成果将使感知、记忆、理解、创新等人的认识和思维活动,以更为科学的依据去推动数学学习和数学教学方式方法的变革。科技进步还使每个学科的内容大为扩展,分支繁多,使教师在决定教学内容的取舍、主次上增加了不少难度;四是生源质量极大地影响了原有方式方法的使用,增加了数学教学的难度。因此,数学教学的课程改革既很必要,又很困难,这将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实现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为根本任务的一场攻坚战。
技校数学教学方式改革所追求的目标应该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促进他们自学能力的提高,启迪他们提出问题的创新思维,锤炼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既能针对全班学生情况选择适当的数学教学方式,又能区别学生个性给予特殊指导,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体优势与潜力,这就对数学教师提出很高的要求。其次,技校的数学教学内容必须充分体现“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少而精”的原则,体现“联系实际,深化概念,注重应用,重视创新,提高素质”的特色,培养学生基本运算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数学教师的任务就是使学生在拥有必备基础的数学知识以后,紧紧结合专业培养目标进行教学内容改革,按需“取舍”的数学内容,使其内容结合专业,突出培养专业人才的目的。
在指导思想上,教师应注意用辩证的观点来审视各种教学方法。第一,任何一种数学教学方法,都是人们在某种范围内根据特定的需要创造出来的。因此,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优越性和局限性。就拿较为简单的讲授法来讲,它利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在短时间内传授较多知识,系统性强,亦可引发学生进行一定的思考。但是,它不容易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数学基础、较高的学习自觉性和听讲能力。因此,较适合于数学专业和名牌大学学生,而且宜用于教材系统性较强的内容。第二,只有实现有关教法的优化组合,才能为提高教法的使用效率奠定良好的基础。经验告诉我们,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质量的提高,依靠多种因素、多种方法的综合作用。
为此需要将数学教学的课程进行科学地改进,于是我们在常用的数学教学方法基础上,经过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提出如下数学教学方法:
(1)数学“演绎”教学法。即根据各学科对数学不同的需求,演绎不同的数学内容,特别是对概念、性质和定理演绎其概括过程。为解决数学给人枯燥乏味的感觉,适当穿插一些数学历史故事,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又可以启发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有数学思想和创新意识。
(2)概念贯穿始终的教学法。即抓住主要概念不松口,围绕其大做文章。如方程组、极限和随机变量,在各科教学中做到万事不离其宗。在高等数学的概念教学中,采用从专业到数学概念再到专业的思维模式,恰当地将数学与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对于抽象性强、理论含量高的定理、公式,采用形象说明的方法,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应用,充分体现了高等数学是技校院校基础课、工具课的特点。
(3)多媒体电化教学法。采用多媒体电化教学的同时,教师还要学会以形象的语言、动人的故事引人入胜,使听课者如痴如迷,如同享受一场戏剧。理论和实践都告诉我们,要想充分发挥每一种数学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效能,达到优化教学过程的目的,首先要在优选教学方法或教学方法的优化设计上下功夫。前者指的是合理选择已有的教学方法,后者是指自己创造新的教学方法。
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学的、恰当的数学教学方式方法并不单纯是教学“方式方法”,而可称之为教学“艺术”。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其实并没有一种特定的模式,也不存在哪个最优哪个最佳的问题,而是根据数学门类的不同,教师能比较科学、认真地构思、设计和实施数学教学的方式方法,灵活、多变、交错地运用,就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在教学改革中,数学教学方式方法一定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既定的目标、灵活的战术和合适的手段,特别是方案的选择要不断推敲,才能在课堂上收到理想的效果。数学教学方式方法可谓教无定法,教有定规。
参考文献
[1]张孝理.论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J].湖南师大教育科学学报,2007(1).
[2]王一遒.教学方法改革:改什么,怎么改?[J].中国高等教育,2009(6).
[3]徐艳玲.技校数学教学的方法改革初探[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