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数字教育平台的学习环境设计对用户参与度的影响研究

来源 :现代商贸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jun4568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党员教育工作也在新兴媒体等技术领域展开探索,以各类党员教育数字平台为基础的“互联网+党建”逐渐发展起来并引起关注。虽然这些平台因操作便捷等优点获得认可,但其学习环境设计仍旧存在许多问题。采用文献法、调查法、观察法等方法,对党员数字教育平台的学习环境设计展开研究,了解其对学习者参与度的影响,并为平台建设提供有力借鉴,提高高校党员的学习积极性和有效性,巩固强化党组织的教育引领作用。
  关键词:党员数字教育平台;在线学习环境设计;参与度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35.081
  1 研究背景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党员教育工作也在不断利用新兴媒体等信息化产物探索新领域,改进工作思路和方式,以各类党员教育数字平台为基础的“互联网+党建”逐渐发展起来,关于党员教育平台的使用现状、问题、内容建设、发展模式等研究也逐步引起关注。
  数字化党员教育平台的引入拓宽了党员教育渠道、扩展了学习范围,其操作便捷、交互性强等优势获得了用户的认可,但是各类型的平台受载体、技术、教育内容选择等方面的局限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导致学习者积极性差,参与度低、自主性弱等。高校师生团体的党员教育工作是党的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成效直接影响着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稳固性,关系着高校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能否充分发挥。
  本文基于教育技术相关理论基础,从影响学习者的环境出发,着眼于党员数字教育平台学习环境设计对用户参与度的影响,旨在探讨分析:(1)平台学习环境对用户学习积极性的影响;(2)如何进行学习环境设计能有效提高用户的学习参与度及有效性。以此为建设更有吸引力的党员教育平台提供借鉴,更好地提高高校党员的学习积极性和有效性,巩固和强化党组织的教育引领作用。
  2 研究现状
  2.1 党员数字教育平台
  自20世纪90年代末“web1.0”技术至今, 受各类媒介技术实现形式的影响,党员教育数字平台不断演化迭代,存在党建网站、党建手机报、“两微”平台、在线学习平台、客户端等形式,均在本文研究范畴之内。
  2.2 学习环境设计
  1997年,建构主义代表人物乔纳森提出了一种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设计模型(Constructivist Learning Environment,简称CLE),从模型的内涵可以看到学习环境与学习场所、空间、支持、技术工具、信息资源、共同体、建构性学习、情况與条件、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学习环境是影响学习者学习的外部环境,是促进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意义和促进能力生成的外部条件。胡晶认为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等四个部分,其中“情景”是重要环节;“协作”应贯穿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交流”是协作最基本的方式;“意义建构”则是最终目标。
  2.3 在线学习参与度
  李银玲等认为网络课程中学生的学习参与度是指“学习者在网络空间中推动、促进自己和他人成长与发展的贡献程度”,并且可以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参与在线活动的方式以及贡献和分享的水平等,可将在线学习参与程度分为表层参与和深度参与两个层面。表层参与行为主要包括简单的点击浏览、下载、上传等,没有产生对知识进行组织、概括、归纳总结等行为,它是实现深度参与的基础;深层参与行为则是指理论上的创新及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和迁移,深层参与行为有相对持续稳定的性质。
  已有研究为本文研究内容确定、核心概念界定、研究设计等过程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借鉴。
  3 研究思路
  基于文献研究,学习环境设计通常包括三个子维度:平台技术工具及服务支持、测试反馈机制和学习共同体;将用户学习参与度分为浅层和深层参与两个维度。分别研究学习环境设计的三个具体部分与用户参与度之间的具化关系。
  对党员数字教育平台的学习环境设计进行界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平台的技术工具及服务支持,包括是否可移动化观看,平台建设等。
  (2)平台的测试反馈机制,包括考核测试、评价反馈机制等。
  (3)学习共同体之间的交互,包括平台的学习社区的设置机制等。
  对党员数字教育平台的用户学习参与度进行界定和评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表层参与,包括用户的数量,图文浏览量,视频点击量等。表层参与是深层参与的基础。
  (2)深层参与,包括用户的问题的讨论和交流、主动提供和分享资源等。
  本文的研究路径为:将学习环境设计作为自变量,用户参与度作为因变量。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分析平台的学习环境设计对学习者参与度的影响,概念框架如图1所示。
  结合自变量的三方面指标和因变量的两方面指标,提出4个基本假设:
  H1:平台的内容和交互设计与用户学习的表层参与度相关
  H2:平台辅助工具的易用性与用户学习的深层参与度呈正相关
  H3:长期有效的测试反馈机制能够促进用户学习的深层参与度
  H4:学习共同体之间的交互对用户学习的深层参与度有正向影响
  研究针对之前提出的假设,有针对性地设计了问卷。问卷的整体思路为:把因变量分为深层参与和表层参与,分别测量平台技术、测试反馈、学习共同体对其影响。
  4 研究发现
  大学生党员是党员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对象,作为互联网时代的 “原住民”,他们善于接触新事物和新技术,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本文向中央财经大学的大学生党员随机发送问卷200份,其中收回有效问卷174份,有效率为87%。受访者学历以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学历层次居多。研究发现如表1。   4.1 丰富且优质的资源和人性化交互体验能促进用户的表层参与
  对于“如果资源质量较高,比如视频更加清晰、流畅,我更愿意浏览这个平台”问题,90%的受访者都表示了非常同意或同意;对于“如果平台交互设计更加便捷,内容分类更加清晰,我更愿意浏览这个平台”,则93%受访者表示非常同意或同意;87%用户表赞同如果平台资源类型和数量更加丰富,会更愿意;75%受访者表示如果平台资源更新及时更愿意使用。所以,平台资源质量高、类型多样、数量丰富、更新及时以及交互便捷、分类清晰能够很好地提升用户使用意愿。
  4.2 平台的学习辅助工具能促进用户的深层参与
  70%受访者表示如果平台定期发送学习通知会更积极参与学习。对于移动端,85%的受访者表示有移动客户端会更愿意参与学习。73%的受访者表示如果视频配有字幕学习效率将提高。对于目前党员学习平台还没有提供的视频互动功能,82%的受访者认为这将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可见,学习平台的移动便捷化、个性化通知、提供字幕及互动等辅助工具可以提升用户学习积极性。
  4.3 长期有效的测试反馈机制能促进用户学习的深层参与
  在测试反馈方面,68%的受访者同意定期测试可提高学习效率,而75%受访者认同若可在学习内容穿插即时测验可以提高学习效率,相对而言,更多人喜欢即时小测验。78%受访者表示若测试能获得及时反馈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85%的受访者表示,如果在线学习行为的量化计分能够获取相关证书,学习热情会更高。由此可见,即时反馈、定期测验可在一定程度提升用户学习效率,提供在线学习证书将提升用户学习热情。
  4.4 学习共同体间的交互促进深层参与
  65%的受访者认为平台讨论区可以提高自己的学习热情,69%受访者认为对有即时通讯工具的平台有更高的学习热情。75%受访者表示平台定期发送鼓励信息有利于提高学习热情,79%受访者表示如果能够组织线下交流互动将提高学习热情。
  5 研究结论
  本次调查得出如下结论:为提升党员在线新平台用户的参与度,在平台环境设计上,注重内容质量和数量,提供人性化的便捷交互等,均有利于增加用户的表层参与;提供移动端、定时通知等适当的学习辅助工具,设计长期有效的测试反馈机制,提供学习者和学习共同体间的交互能够促进用户的深层参与,同时,用户也期待得到平台更多的支持服务,如增加视频即时互动、即时测验、在线证书、线上线下结合等形式也將有助于提升用户的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梁明.党员教育数字平台探索——以人民出版社“党员小书包”为例[J].出版广角,2018.
  [2]谭龙飞.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物理概念教学[J].教学研究,2010,33(3):79-81.
  [3]胡晶.远程在线学习环境优化设计的策略[J].继续教育研究,2012,(6).
  [4]李银玲,张超.教师远程培训中在线参与度的分析与计算[J].中國遠程教育,2008,(3):60-64.
其他文献
摘 要:在英汉翻译中,英汉语言在句式结构、语法特征、修辞手段、表现方法、思维方式以及社会文化因素等各方面均存在大大小小的差异,增加了翻译的难度。特别是英汉翻译中有关主动与被动的用法异同容易造成翻译上的失误。在英语中,被动语态更认为是一种常见的语法现象,相比之下,汉语中主动式表达被动意义的句式更居主体。选取《骆驼祥子》葛浩文译本与施晓菁译本为例,通过对英汉两种不同结构的语言中的被动和主动的分析,了解
期刊
摘要:商品流通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是组织商品流通,没有生产过程,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商品流通企业收到很大冲击。本文以沪深证券市场的商品流通企业为样本,对我国商品流通企业的经营与财务状况进行分析,以期从整体上描述我国商品流通企业的经营与财务状况,解剖其盈利模式并分析利弊,为商品流通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供建议。  关键词:商品流通;盈利能力;资产结构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doi:10.193
期刊
摘 要:肺动脉闭锁是一种较少见的严重先天性心脏畸形,幼儿罹患此病的几率较小,我院在收治1例幼儿肺动脉闭锁病患后对其进行了手术治疗。将手术的准备、配合工作了解清楚后,阐述了手术过程及护理要点,在此基础上,针对此特殊病例,提出了几点护理伦理要求。期望能为进一步研究幼儿肺动脉闭锁病情提供实践经验,提高其护理的伦理水平。  关键词:幼儿;肺动脉闭锁;护理;伦理要求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基于SSCE教学模型构建管理会计教学内容,开展以典型业务为载体、业务场景感知强、学习工作成果可评可测的项目化教学,在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同时也强化了学生对会计职业工作问题的思考能力及综合职业素养的养成。  关键词:SSCE模型;任务驱动;问题导向;场景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3
期刊
摘 要: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99号有效地解决了关于死者人格权益、英雄烈士与社会公共利益、关于死者名誉侵权和言论自由限度间的依法合理裁判,在此指引下写入《民法总则》185条的“英雄烈士条款”饱受质疑,且并无继续存在的必要。新出台的《英雄烈士保护法》以单行法形式借鉴之前存在的问题,为英雄烈士人格权益提供公益诉讼制度等创新路径。  关键词:英雄烈士;人格权益;公共利益;侵权责任  中图分类号:D9 文
期刊
摘 要:商业类专业特色建设是提升专业品质内涵、增强办学的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以商业类的市场营销专业为例,建设品牌专业为核心的专业群形成集群效应、发挥专业群蝴蝶效应,就要对专业群项目建设背景、专业群项目构建、专业群项目建设目标、专业群项目实施举措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提出了“做优”品牌专业、“做强”特色专业群、完善专业学科建设规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培植高等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关键词:品牌
期刊
摘要:生态文明和韧性城市是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两大驱动力。二者的协调建设将成为新时期中国城市化建设的关键战略步骤,在发展过程中将韧性城市和生态文明相结合,对提高城市的生态韧性,进行生态文明协同创新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六年来,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在协调发展中携手共进,共图共建,积极探索生态文明与韧性城市协调建设的机制和路径。但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社会资本水平低、全民参与程度低、生态文明与韧性城市
期刊
摘要:以在宁三所高职院校为例,调研了江苏高职院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基本情况,从语言对留学生学习及生活的影响两个方面分析了高职院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语言适应性情况,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高职院校;语言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23.
期刊
摘 要: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工作机制建设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在基层工作中的现实需要和高校学生党员自身发展的需要。以五邑大学“常回家看看”项目的开展为契机,通过建立社会实践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机制、社会实践项目化管理机制、工作反馈机制等的探究,带动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工作机制的建设,创新形式,加强党员自身的学习,提升组织力,对加强新时期基层党组织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社会实践;
期刊
摘 要:选取相关科研投入与科研产出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统计方法,探究科研投入与学术研究产出和应用开发产出的关系。研究发现,科技经费投入对于提升学术研究产出和应用开发产出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人力资源投入仅对学术研究产出具有显著影响。因此,高校可以通过多渠道增加经费、引进人才、建立健全科研管理体制等提高科研产出进而推动一流大学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一流大学;科研投入;学术研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