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方法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p52110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标背景下,很多科目的教学任务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地理的教学重点放在了可持续发展和人地关系上,促使地理的学习内容和生活息息相关,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慢慢享受和热爱地理学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教学方式的创新以及教师观念的转变,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进行课程的讲解,教师进行讲解起来相对容易,学生也更容易进行理解。本文将简要分析,在新课标背景之下,高中地理教学如何进行创新。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地理;教学方法
  地理是一个对我们所生活的世界进行一个客观物质分析的课程,对于地理学科的学习,最重要的是对地理概念的深入理解,对概念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更快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学好地理概念,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地理中的基本原理,把握地理学科的基本规律,高中地理的概念是繁多复杂的,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之中,会积累起更多的概念知识,对这些知识的充分理解,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地理。
  一、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地理的教学目标
  对于地理来说,初中的知识都是一些基础性的知识,通过背诵可以学习,但是高中的地理知识多是由概念类的知识构成的,高中地理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对地理概念进行一个充分的理解,地理是離学生生活较近的学科,学生通过地理知识的学习,更为直观地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球,更为直观地了解知识,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地理是一个系统的知识,新课标背景下,对人才的要求是全面发展,多方面共同进步,不仅仅是知识,还包括学生的技能,学生通过学习,获得良好的思维能力,在之后的生活中,更好地进行生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对教学目标更好地理解,更好地进行教学。
  二、 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的创新
  1. 直观演示概念,加强学生理解
  高中地理概念都是非常抽象的,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想象能力不足,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大的阻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借助教学工具,将概念性的知识更为直接地展现出来,将书面性的知识以更为立体的方式展现出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为直观地把握知识的内涵,例如在学习“地球运动”这一课程中,单一的口头讲解并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对知识点进行理解,教师就可以准备地球仪以及几个相似的球体,在知识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模仿地球、太阳等,进行一个模仿运动,学生借助教材器具以及情景还原,对地球运动的概念有了一个深入的理解,更好地掌握地球运动这一课程。通过学生的模仿,其余的学生可以更好地对地球与太阳的关系进行理解,加深知识的印象,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
  2. 深入挖掘内涵,形成知识体系
  在概念知识理解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挖掘概念的内涵知识,死记硬背不适合地理的学习,虽然地理属于文科的范围,但是地理之中需要很强的计算能力以及推理能力。地理之间的概念都是息息相关的,在学习概念知识点的过程中,不只是单一的进行知识点的学习,而应该结合其他知识进行学习,学生通过寻找知识之间的关联,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例如在学习气候的划分这一课程中,就要了解地球的赤道南北回归线的划分,对多个单一的知识点进行串联,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并在自己的知识体系之中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之中,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最终将整个地理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轮廓。学生在之后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进行习题的练习,巩固自身的知识。
  3. 开设小组讨论,共同探究学习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进行讲解,学生被动地接收知识,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在课堂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小组的划分,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解决问题,学生在进行小组讨论的过程中,锻炼自我提出问题、自我思考问题、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一问题进行讨论过后,增加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学生更为积极地融入课堂,参与进课堂之中,培养了对地理的兴趣。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具备讨论性,而不是选择类或者对错类的问题,例如在学习气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问,气流是什么?有几种?气流之间的分布?这些问题需要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可以得出结论,学生之间还可以进行不同意见的讨论,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参与到课堂之中,更好的进行学习。
  4. 依托先进科技,强调教学效果
  在科技发展的现在,教师教学可以依托先进的科技进行。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之中的使用,有助于学生更为直观地了解到地理知识。地理上的很多知识都是需要进行动态的讲解,在过往的课堂之上,教师的讲解都是依托语言以及简单的教学工具,在多媒体技术进入到课堂之后,教师可以通过图片以及音频进行课程的讲解,在学习地貌这一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多种地貌图片的展示,进行课程的讲解,同时,有些地理知识都是动态的,教师可以寻找视频,以动态的方式,将知识进行一个展示,学生通过视频,更为直观地了解这万年的地球的变化。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生动地展示在不同时间段气流的变化,学生通过对视频的观看,更好地理解课本上的知识。借助多媒体技术,更好地带动学生进行学习,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三、 总结
  在地理学习中,学习的重难点在概念的理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对概念的讲解,学生加强对概念的理解,教师和学生都要重视对概念的学习。教师通过教学方式的创新,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更好地进行教学,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促使学生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永生.试析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概念教学的巧妙方法[J].新课程(下),2017(08):35.
  [2]鲜时珺.试析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的创新[J].新课程(下),2016(11):162.
  [3]孙红梅.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地理有效教学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6(06):150-151.
  作者简介:
  李新春,丁月亮,刘福坤,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圣都中学。
其他文献
焊接电弧与射流急冷所构成的强化传热系统导致焊接温度场发生畸变,从而有效地控制焊接应力与变形。该文应用数值方法研究了强化焊接传热条件下的温度场及影响温度场的主要因素
摘要:地理实验是驱动现代地理课程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地理是一门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渗透思维的综合性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地理实验,既可以帮助学生有效、深刻地认识知识原理,又可以简化教学过程、提升课堂效率。笔者在日常教学中设计打造了“湖泊的功能”地理实验,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地理实验;实验教学;方法论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有大量的知识需要学生进行理解和掌握,相
该文章介绍了使用螺栓联接的大型桁架钢结构的特点、制造难点及关键,并针对结构要求优选了装焊工艺方案,生产制造及安装测试结果证明此工艺方案合理可行。
该文讨论了数值积分法的特点及其在焊接控制系统的数字仿真中的应用,论述了面向动态结构图的仿真模型的建立过程,编制了基于四阶龙格—库塔数值积分法的仿真程序并进行了一定的
本文对若干焊接工艺的新发展作了简述,其中包括表面张力过渡法、搅拌磨擦焊和激光与电弧复合加热焊。
研究了用TIG焊接铠装热电偶外保护钽管的可行性,介绍了焊接工艺的全过程及关键参数的配置,讨论了规范参数可能对焊接质量的影响规律.
摘要:考试是对学生学习质量进行监测、评价的重要手段;针对学生的认知发展、学情和考试本身的功能要求,独立编制试题、组合试卷是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的重要表现。  关键词:初中历史;历史教学;历史命题  一、 初中历史命题的基本原则  1. 试题命制要立足历史学科主干知识、基本能力要求,体现课程标准的基础性。试题命制应突出对重要人物、重大事件、基本历史发展线索和结论的考查,充分体现课程标准的基础性。  2
摘要:中国疆域幅员辽阔,地大物博。教材编排既注重地貌又合理地介绍了地方的气候和资源。教学中进行情境教学,学生学习兴趣浓,理解记忆效果好,在鲜活生动密度大的地理课堂上,教学效果好。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情境教学法  一、 情境教学的课堂优势  情景教学是一种适合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指的是在课堂讲授的过程中,利用语言文字、资料图片、音乐视频等为学生还原知识的来源,继而使知识生动具体,调动学生
将机械故障维修的零部件无图化技术引入焊接技术,在JH150D-2车架焊接工艺上作了大胆的尝试.主要从系统的合理性,母件的综合分析及焊接工艺流程的科学编热电厂,以较简的方式在
利用高速摄影、图象处理和数值分析的方法,考察了脉冲MAG横焊和立焊时,焊枪姿态和熔池的向下流动对熔滴过渡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焊接过程中导致的电弧电流密度分布不均匀是横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