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二邻甲氧基苯基-4,4′,5,5′-四苯基-1,2′-二咪唑复合光引发体系的光聚合动力学研究

来源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milyu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了对2,2′-二邻甲氧基苯基-4,4′,5,5′-四苯基-1,2′-二咪唑(BMOIM)复合光引发体系引发聚合动力学过程.采用紫外光谱仪对引发剂、供氢体、增感剂在紫外区的吸收谱图进行了表征.利用实时红外光谱仪对复合光引发体系引发聚合动力学过程进行实时监测,考察了不同光强、引发剂浓度以及不同官能度单体对反应速率及最终双键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引发剂浓度为0.6%(质量分数)时,20s内双键转换率达到96%,随着引发剂浓度的提高,聚合速率增大.聚合速率以及最终双键转化率随着光强增大而增大;双官能团
其他文献
通过未添加表面活性剂和稳定剂而得到均匀的石墨烯水相分散液的方法,近来来成为研究的一大热点.本工作通过提高水合肼的用量,来替代表面活性剂或者其它稳定剂的作用,得到了良好的
合成了偶氮化合物7-(4-氯苯)偶氮-10-羟基苯并喹啉(化合物1),并研究了其紫外吸收光谱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1对F-具有选择性识别作用,F-导致化合物1的紫外吸收光谱发生变化,溶
水溶性共轭聚合物,由于其存在大量的重复性吸收单元,具有极强的光捕获能力,它与带电荷的生物分子之间强烈的静电相互作用和荧光信号自身的灵敏性,赋予了水溶性共轭聚合物在免标记
肺癌已成为人类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我国,肺癌是第一大癌症,超过癌症死因的20%,且发病率及死亡率增长迅速。肺癌的预后与诊断时的临床分期密切相关,0期肺癌患者术后的5年生
三氧化钨(WO3)以其较窄的带隙,成为继二氧化钛(TiO2)之后颇具发展潜力的n型半导体光催化剂.本文采用水热合成法,通过调控反应参数,如原料组成、沉淀时间等,合成了不同形貌和晶型
近来,随着外盘大豆价格不断下跌,人民币升值,进口大豆到港成本大幅下降,国内豆粕行情走势疲软,出现连续下滑.截至2005年8月,国内大部分地区43%蛋白豆粕价格已经跌破2500元/吨
免疫猪群呈散发,发病率多在10%~25%之间,病死淘汰率1000%。
本文以明胶、硝酸钙Ca(N03)2和磷酸氢二铵(NH4)2HP04为前驱体,初始Ca/P为1.5,制备了纯相的(}-磷酸三钙.红外谱图和X射线晶体衍射结果表明,溶液中直接沉淀得到的产物为缺钙磷灰石,该产物在
近年来,人们一直致力于制作能够在复杂实际样品中高灵敏度和选择性地检测被测物种的比色型光化学传感器.具备高选择性和灵敏度的比色型传感器的研究已经成为目前传感器领域的研
有利于实现七个统一 即:统一规划建设、统一饲料供应、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组织管理、统一配种改良、统一防疫灭病、统一牛奶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