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的引物二聚体形成机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gangw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无模板测试技术,阐明引物二聚体形成的机制,解决PCR反应中引物二聚体形成的问题,推动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应用。方法采用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不同特点的典型引物对形成引物二聚体的Ct值,检测特异的反义核苷酸、短寡核苷酸对二聚体的影响,测试优化方案在HBV DNA定量检测中的效果。结果 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测试发现,3′端连续6~7碱基反向互补的引物对的Ct值:5.0、10.0、11.0;与另一引物中部连续6个碱基反向互补的Ct值:30.0、28.0、29.5;与另一引物5′末端连续6个碱基反向互补的引物对的Ct值:32.0、29.5、31.0。普通引物对测试的Ct值:27.5、29.0、31.0;中间部分同向相同的引物对测试的Ct值:36.5、43.0、39.0;同向相同的引物对未形成二聚体,反向相同引物对测试Ct值是30.5。低温预处理的短寡核苷酸促进二聚体形成,而在热启动PCR反应中无作用,特异的反义核酸抑制二聚体。PCR增效剂推后普通引物对的二聚体1个循环,推后部分同向相同的引物对的二聚体10个循环。中间部分相同的引物对检测低浓度质粒标准品比普通引物对检测结果更精确。结论提出一种新的引物二聚体形成机制:引物对在3′末端碱基反向互补结合的基础上,借助剩余序列的同向互补力量拉近彼此在空间上的距离,从而进行延伸反应形成引物二聚体。中间偏3′端同向相同的引物对可以有效抑制引物二聚体,并且该作用可以被其他优化方法加强。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检测Mx1、IFN-α在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erpes simplex encephalitis,HSE)小鼠模型脑组织中的表达,初步评价其抗病毒作用。方法建立HSE小鼠模型为病毒组,设置假手术
大量电动汽车的接入,对智能电网调度提出了新要求。采用合理的充电调度策略可以充分发挥电动汽车在智能电网中削峰填谷等作用。在此背景下,首先分析影响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的因
<正>"冷场",这里说的是:在魔术表演中,除了魔术技巧及道具原因以外导致表演失败或准失败的情形。比如说:变的魔术没人愿意看,讲的笑话没有人笑,变的内容大家看不懂,表演结束
应用酶谱法 ,比较观察了药物流产和人工流产妇女子宫蜕膜及绒毛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s)酶谱及其活性变化 ,旨在观察米非司酮对子宫内 MMPs表达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药
为研究羟乙基淀粉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将 2 0例颅脑外科患者采取随机双盲法分成两组 ,一组输注 10 %羟乙基淀粉溶液 ,另一组输注 6 %羟乙基淀粉溶液 ,在同等条件下 ,比较输注
<正> 高血脂、高血粘度是糖尿病并发血管病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治疗糖尿病代谢异常时,尚应纠正高血脂、高血粘度状态。本文以四黄葛根汤治疗Ⅱ型糖尿病除血糖明显下降外,同时
英国是世界上率先迈出电力工业市场化改革第一步的国家之一,其电力工业结构和市场机制自1990年私有化以来,仍始终在不断地发展和改善。本文对英国电力工业第三次大规模改革的
针对微网从并网运行切换到孤岛运行时的暂态振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主从控制微网的新平滑切换控制方法。首先设计主控电池储能单元的外环控制器和电流控制器;然后基于引起切换
<正> 原发性肝癌预后极度不良,经内科治疗平均生存期一般不超过6~7个月,但也有少数长期生存达2~3年者。作者在近4年经治约50例原发性肝癌中,有3例长期生存。长期生存的原发性肝
<正>1994年4月20日我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络,1995年5月向社会开放网络接入和提供全面服务。同年,美国Rea Networks公司率先开发出Real audio/video streaming技术,使得在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