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升格“三妙招”让形象生动起来

来源 :意林·作文素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4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语
  在中考作文阅卷中,作文是否有生动丰富的语言,且有一定的文采是衡量一篇文章是否优秀的依据之一,它单独作为作文发展等级要素受到重视,这在作文评卷中的重要性非同一般。纵观上海、南京、杭州、长沙等多地2015年中考阅卷标准,评一类卷的标准之一是“语言生动形象”。那么,怎样才能让语言生动丰富起来?笔者担任多年的中考作文阅卷组长,根据阅卷经验,我们结合2015年中考升格佳作来学习,探讨其方法。


  文题展示
  走过年少轻狂的日子,母爱依然;走过风风雨雨的岁月,故乡依然;多少次跌落与登顶,奋斗依然……蓦然回首,山水依然,初心依然。请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文章。
  题目: 依然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
  首先,要紧扣“ 依然”的内涵补题,可补具体的词语,如那人,那事;可补抽象的词语,如执着,信念,梦想等。补充题目应尽量选择贴近主题,简短易懂的词语,否则文题过长,会有繁杂啰唆的感觉。“ 依然”暗含着“变”与“不变”两个点,“变”即事情的曲折变化,“不变”即内在的情感,精神等没有变化。行文时一定要突出尽管事情曲折复杂,但人物的情感、精神等一直不变。
  其次,内容要具体,细节要传神。本文的写作对象无论是具体的人或者事,还是抽象的“友谊”“梦想”,都要将其放置于具体的事件与场景中,做到融情于景、于物,那么,就要紧扣主题,内容要写具体,细节要能传情达意。
  最后,思路要拓宽,紧扣时代热点。“ 依然”凸显的是一种情感,讴歌的是一种社会正能量。我们可以放眼社会,关注社会正能量,拓宽写作的视野,与一般学生相比,选材立意就提升了高度,占得先机了。如海外学子归国潮,募捐等。
  【注意事项】写作时,要在以下方面多加注意:一是立意要准确。“ 依然”,这个题目容易剑走偏锋,特别是写作能力不强的同学,往往容易去碰“早恋”“仇恨”或者一些阴暗的立意。立意一定要积极,展示同学们奋发向上的理想、抱负,知恩感恩等主题。二是结构要清晰,完整。考場作文的结构十分重要,在短短的阅卷时间内阅卷老师要抓住文章的审题立意、语言特色、选材等关键性评分要点,这需要同学们在写作时把结构处理得清晰、完整。
  原文展现乡槐依然
  □重庆考生
  ①在朋友家中偶得一块槐花糕。回家时,我把糕放入白瓷盘中。(开头直扣文题,简洁。但语言贫乏,内容简单。)
  ②糕,入口冰凉软糯,勾起我心底依然的乡怀,外婆的面容隐隐模糊:“槐,‘怀’也……”
  ③小时候,屋后种了一棵大槐树。六月天,槐花正开,蝉声正起。老人们搬起藤椅到树下摇着蒲扇乘凉。那时的我,看着满树的槐花,一朵一朵地盛开在风中,格外地漂亮。一阵风吹来,几朵小花顺着风的方向飘落在地,我忍不住想跑过去捡来托放在手心。(“盛开在风中” “漂亮”“风吹来”具体怎么样?语言上多是概括性的,缺少了生动的描写,语言显得呆板了,欠生动。)
  ④那时节,外婆总会挑一个花期快过的日子,支一根细长的竹竿打下槐花,我会钻到树上取下几朵,拈一两枝槐,装扮在她的面颊,想象着槐倏忽飞到自己脸上。外婆总是认真地打下槐花。她仰着头,脸上的皱纹在阳光的斜射下显得更加清晰。她眯着眼睛,在树叶的空隙之间寻找着槐花,使劲地挥动着竹竿,好像一下要打下满树的花。(外婆的爱是全文的主旨,体现外婆爱的内容要浓墨重彩地描写。从语言的角度看,缺少细腻的描写,情感张力不足,对外婆的爱表现不足,人物没有凸显出来。)
  ⑤打下的鲜槐,我捡起放入盆中。外婆取多半晾干,其余的都做了槐花糕。我守在厨房看外婆做糕,无奈她怕我偷吃,便不准我动手,那时的糕不如如今,却是家家盼着的甜。外婆认真地做着槐花糕。(外婆怎样认真?这要描写出来,这是凸显外婆的爱的第二处,要详写,语言要生动。)
  ⑥若是干花入了饺子馅,更是绝妙,夹在肉馅里面,吃不出,又有一缕槐香的若有无形之感,撩得你万般惊喜难出于口。
  ⑦时间用什么测量?我想,大概只能用记忆。外婆住在远方,槐树不再,我偶然遗憾失落的故乡与童年,却不想童年与故乡早已深深地存在于我的情意中,无法遗忘。
  ⑧我看着已经空空的瓷盘里的槐花,脑海里仍然是挥不去的外婆的身影。(结尾点题,又照应开头,结构浑然一体。但如果对槐花作进一步的描写,表达效果会更好。)
  诊断报告
  本文是一篇条理清晰,结构完整,紧扣文题,中心突出的作文,在考场上还是不错的。问题主要出在语言上。一是单调,缺少生动的描绘,导致情感张力不足,缺少感染点。如第①段“风中槐花”的描写,用“漂亮”“飘落”等概括性太强的词语,文学味欠缺了。二是缺少细腻的描绘,人物形象欠凸显。如第④段,写外婆认真做槐花糕,这是一处情感的燃着点,但作者一笔带过,没有细致描写,如果把过程写出来,效果就好多了。
  升格建议
  整体上说,文章的结构完整,脉络清晰,主要紧扣语言,从语言上升格就可以了。
  一、多用修辞,让语言形象生动。特别是生动的比喻,整齐的排比等,让语言情感丰富起来。比喻句是丰富语言的最佳推手,喻体让表达的形象具体可感,生动贴切,传神到位,形象越高,情感越真。
  二、多用语描摹细节,丰富语言。描摹细节时,要考虑色彩词、动词、形容词、名词、叠词等的应用。用这些词语渲染,细节更真实。描摹画面时,抓住多角度的细节来展开,让人物在多角度中竖立起来。
  三、多用描述型语言。描述型语言是相对概括型语言来说的。描述型语言就是把一个具体的特征进行扩展,描绘生动。如“漂亮”,这是一个概括型的语言,那么,描绘出“漂亮到什么程度”“漂亮在哪些方面”就是描述型语言,它能够充实内容,凸显形象。   升格佳作
  乡槐依然
  □重庆考生
  ①在朋友家中偶得一块槐花糕。回家时,月色恰好,我把糕放入白瓷盘中,清甜的槐香盈满房间,绕齿柔……(加上“月色”的映衬,香味四溢的描写,既扣紧了题,又丰富了语言,情感自然而生。)
  ②糕,入口冰凉软糯,勾起我心底依然的乡怀,外婆的面容隐隐模糊:“槐,‘怀’也……”
  ③小时候,屋后种了一棵大槐树。六月天,槐花正开,蝉声正起。老人们搬起藤椅到树下摇着蒲扇乘凉。那时的我,则坐在条凳上看着树上簇满米白色的花朵,风一吹,呼啦啦清唱起来,末尾的花,在风中翩翩起舞,或又跌落下来,被风卷到远处了……(由原来的概括性语言转换成描述性语言,语言生动了,唯美了,迷人了。)
  ④ 小时候,外婆总会挑一个花期快过的日子,支一根细长的竹竿打下槐花,我钻到树上,拈一两枝槐,装扮在她的面颊,想象着槐倏忽飞到自己脸上。外婆总是认真地打槐花。她仰着头,褶皱的皮肤轻轻叠在眼角,槐花染白了她满头黑发,一如岁月滴入泛起波涛的海洋,惊不起一轮涟漪,却又那么轻盈地拣走簇拥在枝头的香槐,年复一年。她眯着眼睛,在斑驳的树叶的空隙之间寻找着香甜的槐花,使劲地挥动着竹竿,好像一下要打下这一满树的花。(紧扣细节,加上比喻句、动作描写、外貌描写,语言就活了。外婆的形象也突出了。)
  ⑤打下的鲜槐,取多半晾干,其余的都做了槐花糕。我守在厨房看外婆做糕,无奈她怕我偷吃,便不准我动手,那时的糕不如如今,却是家家盼着的甜。外婆把糯米倒在铺了鲜槐的盘子上,进锅蒸,香气便止不住溢出来。蒸好的米捣碎成团,裹上花瓣包入槐米,再小蒸一会儿,拿出来放凉了,点上花蜜,是不可多得的美味。(一系列的动词,场面感十足,内容丰富了,外婆的爱尽在不言中,形象生动了。)
  ⑥若是干花入了饺子馅,更是绝妙,夹在肉馅里面,吃不出,又有一缕槐香的若有无形之感,撩得你万般惊喜难出于口。
  ⑦时间用什么测量?我想,大概只能用记忆。外婆住在远方,槐树不再,我偶然遗憾失落的故乡与童年,却不想童年与故乡早已深深地存在于我的情意中,无法遗忘。
  ⑧我呆呆地看着已经空空的瓷盘,里面有颗沾着水色的槐米,亦隐亦现,脑海里仍是挥不去的外婆。(结尾加了“呆呆地”“沾着水色的”“ 亦隐亦现”,简单的几个字,蕴含的是浓浓的情。表达效果佳。)
  名师点评
  文章经过升格后,由一篇语言欠佳,人物形象不夠突出的考场三类作文跃升为一类作文。文章的总体修改幅度不大,修改内容不多,但境界就完全不同了。升格文中主要是紧扣语言,用语言来丰富形象进行修改。首先是多用修辞手法与描述性语言,把扁平的内容变得丰富、具体、生动,其次是使用系列动词描摹细节,让人物在动的过程中竖立起来。从修改效果看,内容丰富了,文章变美了。如第①段由简单的叙述变为“月色恰好”的生动描写,及“清甜的槐香盈满房间”自然的情感表达,既丰富了内容,又为下文奠定了情感基调。又如第④段详写细节,用生动的比喻,恰当的动词,把一位认真打槐花的老人的形象生动地展示在读者的面前。更重要的是,语言也优美了,如“褶皱的皮肤轻轻叠在眼角”“一如岁月滴入泛起波涛的海洋,惊不起一轮涟漪,却又那么轻盈地拣走簇拥在枝头的香槐”等,语言形象生动,提高了文章的档次。
其他文献
作为互联网行业巨头百度旗下的“独立品牌”——贴吧,花钱就能承包,似乎所因循的就是正常的商业逻辑,又如何会引发如此轩然大波呢?有必要对贴吧进行一番溯源,根据百度对其的描述:区别于一般的互联网产品,贴吧是一个基于关键词的主题交流社区,它与搜索紧密结合,准确把握用户需求,为兴趣而生。  社区、兴趣、交流等关键词的存在,意味着贴吧是建立在信任、秩序、公共之上的集结地。尤其是对于类似血友病吧这样的疾病吧,更
期刊
【適用话题】机遇 艰辛 兴趣 社会实践  因为狂爱自拍,南京师范大学女生黄凝进入网店模特圈,利用业余时间拍照,不仅有好几千个粉丝,每月还有1万元左右的收入;起初对广播剧感兴趣,东南大学理工科博士韩林原陆续为438部广播剧配音,配卖萌青少年,也配妖怪恐怖剧,吸粉无数;而网络世界的“知乎大神”竟然就藏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毛星云不仅编程超厉害,还要回答粉丝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在粉丝眼中,他们都是“网络红人
期刊
人物时事速递>>  2015年年初,在北京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的河北小伙李春宾,在网上无意间下载了一份12306网站外泄的用户个人信息文件,里面包含了13万名用户的真实个人信息资料。用户姓名、身份证、电话、邮箱、账号、密码,甚至用户的购票记录和常用联系人的信息等,一应俱全。不过随着网络公开传播文件的删除,他也淡忘了此事。2015年9月,在网上又看到一则互联网公司信息被盗的新闻后,他记起自己手上的这份
期刊
“艰苦奋斗”,在高一第一节语文课上,语文老师让我们在积累本的第一页上写的就是这样的文字。于是每一次翻开积累本,便会看见这四个字: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一种激励,是一种信心。怀着这种信念,我在作文之路上不懈地向前,终于走到了胜利的终点。  我是一个热爱理科的人,文学细胞完全属于一般水平。所以说,如果你是一个狂热的文学爱好者,或者你是一个挥笔成篇的小作家,你可以偷着乐,因为你一定可以比我好,如果你是一个
期刊
“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茫茫草原,一直是我梦中远方的所在。多少个日夜,它的壮美在我心头萦绕。终于,带着满心的期待与欢笑,我们向着呼伦贝尔大草原前行。跃入眼帘的景色令我们这些来自丘陵地带的南方人为之振奋。  晴朗的大草原上,天上牛羊一般的云与地上真正的牛羊相映衬。一望无垠的原野上,牛羊们悠闲地享受这里独有的鲜美青草。草原深处千转百回的莫尔格勒河,如同一条玉带,在明媚的阳光下闪耀着点点金光。马群在这里无忧
期刊
人物时事速递>>  2016年1月13日,北京市公安局举办了一场“网警志愿者”发布会,把这支继“朝阳群众”“西城大妈”“海淀网友”“丰台劝导队”后的第五支主持正义的“群众组织”正式推到公众面前。至2015年12月止,“网警志愿者”已有成员3000余人;2015年,“网警志愿者”协助“首都网警”共清理低俗、管制刀具、涉恐、诈骗等违法有害信息54.4万条。  人物素描 互联网上的“无名侠客”  “网警
期刊
“啪!”随着棋子落定,爷爷眉开眼笑:“哈哈,将军抽车!”他一把夺过对方的“车”,死死地攥在手里,紧盯棋盘之余,还不忘偷瞄两眼对面面色阴郁的王大爷,得意不已。  ——我的爷爷就是这样一个棋痴。  记得小时候,每逢放假,我总要在爷爷家住上一段时间。爷爷家里经营着一个小食品作坊,每天将食品制作、包装完毕,老人家便会端坐在一张小方桌前,细细地研究起自己的棋谱。镇里的年轻人不爱跟他下棋,原因正如他们所言:“
期刊
时间:圣诞节期间的深夜  地点:纽约一个偏僻的车站  人物:迷迷糊糊的范范和朋友  事件的起因:范范的背包忘在了车上,注意:有电脑、手机、ipad……  好不容易去美国度个假,心想终于可以放心嗨皮了。没想到乐极生悲,回到家才发现包丢了!赶紧联系车站,幸好找到并约定了时间去取。可是范范的住处距离车站有点远……  当时正是圣诞节期间,凌晨两点,偏僻车站黑乎乎的背景色下,只有范范和朋友两个人在可怜巴巴地
期刊
王奇是资深体育专栏作家,国内资深体育产业工作者,曾担任深圳红钻俱乐部副董事长兼总裁。2015年11月,中国香港足球队对战国足,国足被香港队逼平,世预赛十二强赛的梦想戛然而止。香港队归化球员达11人也引发网友热议。王奇的这篇文章,透露国足有望出现归化球员的可能,同时,可能也是人们对于中国归化国外运动员的一种设想。  尽管热爱国脚,但国脚总会带来绝望,使人感觉足球管理旧体制的顽固不化。  我这头脑里的
期刊
小时候曾看到很多人离开这个世界,这在鱼尾镇总是一件大事,也是我们的节日。得到了消息我们会奔走相告,谁家死人了!静虚寺的和尚会来念经了,会放鞭炮了。最令人兴奋的是出殡。邻里们事先被告知吉时,就会在自家门前横卧一挂鞭炮,在出殡队伍过去时点起来,炸得震天地响,盖过了唢呐声。这是对逝者最大的敬意。孝子捧着遗像走在队伍前面,嗷嗷地哭,可谁家的鞭炮更长,更响,他心里都有数。那鞭炮声后面有很多意味,人情的厚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