朊蛋白病百年历史回顾

来源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首次认识并报道朊蛋白病可追溯至1922年克雅氏病的提出。一百年来,从对临床症状的困惑到典型组织病理学改变的描述,从提出"朊蛋白假说"到发现朊蛋白病相关基因,人们对朊蛋白病的认识在不断加深,朊蛋白病也逐渐成为一组少见的传染性致死性退行性脑病的总称,主要包括克雅氏病及其变异型、Kuru病、Gerstmann-Straussler-Scheinker综合征、家族性致死性失眠等。本文现从克雅氏病的发现入手,详述朊蛋白病特征性病理改变的发现、传染性的验证、朊蛋白及PRNP基因的发现,以及朊蛋白病多种亚型的临床表现、病理改变、基因突变类型等,拟通过回顾朊蛋白病的研究历史,帮助临床同道更深入地了解该病诊断治疗的进展及困境。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患者发生分流依赖性脑积水(SDHC)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择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18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269例tSAH患者,出院后均随访3个月,随访期间并发SDHC51例,未并发SDHC218例。比较并发SDHC组和未并发SDHC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tSAH患者并发SDHC的独立影响因素,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预测tSAH患者并发SDHC的列线图模型,使用一致性系数(
目的探讨糖尿病偏侧舞蹈症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患者预后,以提高该病的正确诊治率。方法收集陕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一科自2019年5月至2022年2月确诊的8例糖尿病偏侧舞蹈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随访12个月后患者转归情况,同时结合文献分析该病的发病机制。结果8例患者均为女性,其中5例既往有糖尿病史。7例为非酮症糖尿病偏侧舞蹈症(HC-NH),1例为酮症糖尿病偏侧舞蹈症。7例患者表现为偏侧舞蹈症状,1例患者表现为双侧舞蹈症状;6例出现挤眉弄眼、噘嘴伸舌等面部异常。8例患者发病时随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VTE)药物预防时间对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影响。方法选择成都医学院临床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21年2月至2021年12月采用手术治疗的9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依据VTE药物预防[皮下注射100IU/kg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LMWH)、1次/d]启动时间将患者分为早期组(47例,启动时间距离入院时间
目的探讨国产睿米手术机器人(神经外科定位导航系统)在颅骨或脑内微小病灶及功能区病灶精准切除手术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外科自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在国产睿米手术机器人辅助下导航、定位并切除颅骨和脑内微小病灶及功能区病灶12例,术中均采用头皮Markers进行光学注册,记录注册误差,根据病灶的颅骨映射,由机械臂激光导航描记、设计头皮切口及骨瓣边界;术后行头颅CT和MRI扫描观察颅内出血、病灶切除情况;将术后影像与术前手术计划相融合,计算计划骨瓣中心与实际骨瓣中心的偏移误差。结果12例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除引起呼吸系统症状外,还可以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和肌肉系统的急性期和远期症状。笔者现围绕急性COVID-19并发的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炎性疾病及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内容进行综述,以期为COVID-19患者的临床管理提供参考。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胶质淋巴系统在糖尿病中受到损伤,与糖尿病相关认知功能障碍关系密切。本研究围绕糖尿病对胶质淋巴系统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以及胶质淋巴系统在糖尿病相关认知功能障碍发病机制中的影像学证据综述如下,以期促进对该领域的了解。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NMOSD)是一种自身免疫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其发病机制错综复杂,主要与水通道蛋白4抗体相关。NMOSD病程常呈复发性,可导致神经功能缺损进行性加重,因此预防复发是NMOSD治疗的关键。除传统非特异性免疫抑制剂外,新型靶向药物因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也逐渐在NMOSD的序贯治疗方面展示出独特的优越性。本文以NMOSD的发病机制及其免疫序贯治疗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主要内容对相关研究综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