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鹤龄:大北方市场战略的践行人

来源 :商品与质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jin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鹤龄,河北省红木古典艺术家具协会会长,一个为推动河北省红木产业的发展功不可没的人,一个为全国红木产业大北方战略的实现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人。
  人们不会忘记,过去,河北地区的红木家具产业处于自然发展状态,缺乏行业组织性的有效管理。2014年4月29日,河北省红木古典艺术家具协会正式成立,王鹤龄并被推举为会长。自此,一个高效运行的行业组织成了红木老板的“家”,现在做什么,如何健康持续发展,让大家心里有了主心骨,大城红木产业也将更加欣欣向荣。
  河北,地处中国南北红木市场的交汇处,是红木产业大北方市场战略中重要的一环。为实现这一宏伟蓝图,王鹤龄耗巨资建设大城红木文化新城,从而形成了中国北方最大的,集木材销售、家具批发、制作、零售以及文化传播、古玩等为一体红木产业基地。让大北方市场战略的版图上有了一个至高点。同时,他广泛招商,将南方的优秀企业和优秀的工艺,吸纳到北方来,与北方、大城的京作家具相融合,无疑起到了领头羊的作用。
  少小离家老大回,衣锦还乡,不改的是乡情。奋斗几十年,他建立了天津翔达集团,这是个集房地产开发、仓储物流及休闲旅游等事业为一体的大型集团。中华文促会木作文化工作委员会和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理事会为表彰他作为一位地产商对于红木产业的贡献,授予他“2014中国红木古典家具行业·行业功勋”人物的光荣称号。
其他文献
陈国良,东阳恒达木业总经理,在企业生产管理改革中,他十分注重高学历人才的引进,为红木企业的现代化转型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范例。  作为木作行业的传承人,陈国良对红木产业的延续有着深入的思考。认识到红木行业高素质人才的稀缺性,陈国良在企业转型中大力支持培养后来人。  一方面,使传统手艺人专攻高仿古家具精品,为之提供足够的空间施展技艺,从而更好地发挥手工优势;另一方面,大胆引进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的高材
期刊
好的红木家具不仅是精品更是藏品,只因红木家具被注入了“魂”。应该说,家具有了“魂”,才有“活下去”的价值,而支撑家具“活下去”且“活的长久”的理由对于当下来说已不单是材料、工艺、设计、文化内涵,而是整合了的传统文化赋予家具的精气神。  从当年做出口到出口转内销、外销并举,邹枫所创立的艺威品牌远渡重洋打开了韩国、日本、西班牙等国家的市场,因其把中国传统家具推广至国际市场中的突出表现,曾荣获“2009
期刊
翻过中宁古朴苍凉的史页,从杞园悠扬的歌声中一路走来,红枸杞的赤诚孕育了他朴实的性格。上善若水,慈怀如月,他用滚烫的心灵演绎着平凡的人生,他是中华杞乡一颗冉冉升起的文化新星,在漫长的枸杞文化长河中一路孤寂地跋涉着。他是红枸杞文化的守望者,用执著的信念为枸杞文化四处奔走。他就是中宁县政协委员、中宁(工业)物流园区管理部部长陆岩—— 一位敢于向世界敞开胸怀,从不向命运屈服的西北汉子。  回眸陆岩的人生轨
期刊
庄严的授勋仪式后,2014全国红木行业会长年会暨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理事会上半场的压轴大戏《功勋-2014》开机仪式即将上演。两位礼仪小姐手中捧上的“红绸”吸引了全场人的目光。  当《功勋-2014》开机主持人,北京元亨利古典硬木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波,作为红木行业功勋、行业领袖及整个红木行业的代表,他感谢中央电视台能够持续地报道红木产业的发展和进步,尤其是对“红木产业功勋及领袖人物”的采访和关注。他
期刊
2003年进入北京开始发展红木事业,孔文玉从小做大,从大做强,历经11年,最终造就了“泰和祥”这一众口皆知的知名红木品牌。  北京作为北方最大的零售地,所销售的红木家具都带有鲜明的京作家具特点。而要在北京打下一片天地,必然要遵循地区销售原则。自公司成立开始,孔文玉一直坚持以制作京作家具为企业发展的核心。  但在内心,孔文玉时刻没有忘记自己作为东阳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直以弘扬东阳木雕这一传统木雕技
期刊
荣获2014全国红木行业会长年会暨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理事会,首脑峰会“行业领袖”人物的六合院(福建)古典艺术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志悦,似乎生来就与红木有着不解之缘,他这样解读自己的名字:“朱者,红木也;志者,怀抱名士之心;悦者,将心比心。三个字串联在一起,就是‘以名士的情怀,真诚对待红木’的意思。”一个以心对木的人,为了实现让其热血沸腾的梦想、为了让同行少走弯路,十几年来投入全部热情与精力,致力于对
期刊
杨波与黄花梨似乎有着命中注定的缘分。2000年前后杨波一下海南,便在黎族人手中将黄花梨制成的烧火棍、锅盖、米柜、车轴以及耧犁锄耙农具等,从烟熏火燎中抢救出来。此后,他与黄花梨的缘分一发不可收拾。  2005年杨波带着黄花梨顶箱柜等三件家具参加上海某奢侈品展览,其身价达到了1200万,这个价值远超展会上所有以奢侈品自居的洋车、洋表。就在那时,黄花梨的价值轰动了全场,震惊了世界。  2008年,在金融
期刊
明式圆角柜, 卷书式琴几, 红酸枝雕龙画柜……在京华鸿艺术馆,每一件家具都堪称顶尖级艺术珍品。这些家具都有着一些共同的特质:工艺异常精湛,造型几近完美,用材极为考究,这正是宫廷家具特有的文化内涵。  多年来,华鸿艺苑董事长崔建军,始终保持勤勉与严谨的作风,倾心于宫廷家具研究与推广,为整个行业积淀了宝贵的文化财富。他以京华鸿艺术馆为载体,将原本为古代皇家理政、贵族生活所定制的宫廷家具,通过原汁原味的
期刊
京作家具,从宫廷到寻常百姓家,与中国宫廷家具研究会研究员、北京皇林苑古典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杨燕的付出密不可分。  杨燕的京作情怀,沁入骨髓,融入灵魂。她出生在京作家具传统产地河北涞水,生活在满是中式家具的祖屋,从事着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红木家具行业。收藏书画,研究历史,感受艺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她无时无刻不与中国传统家具文化亲密接触。  她将多年的积累与总结,毫无保留地与业内同仁交流。办展览,
期刊
传统家具重在文化交流,只有通过人的推动传播,才会让更多人认识它真正的精髓之处。作为红木终端市场的知名品牌,红博馆成立之初就紧紧把握住了传承文化这一主旋律,吴招生精心寻找终端市场所代表的商业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共同点,且对红木文化内涵进行了“高品质”定义,再将其整合发挥,以一种新颖、灵活而有趣的方式展示出来。  为引导消费者对于红木文化的理解和消费,区别于其他终端消费市场,吴招生与红博馆的合作者们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