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所构建的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方面都较之以前有很大突破和创新,它要求教师不仅要做课程的实施者,更要做课程的研究者和发展者,它要求学校不仅仅是“教育机构”,更应该是师生员工的“生命生存的场所”,是“生命的乐园”。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发展”。于是,滨湖路小学把目光锁定在阅读上。在“快乐读书,点亮梦想”这一理念的引领下,滨湖路小学随着新课改的层层深入而发生质的飞跃,凸显办学特色,体现优质教育,形成教育品牌,走出一条新课程改革校本化的成功之路。
一、书香校园“助”读书
打造书香校园,首先要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滨湖路小学按照标准建设的图书馆,藏书4万册,配合学校开展的读书活动,将藏书按阅读分级摆放,同时根据各,年级学生的特点设立了专题书苑。如低年级的“童话世界”,中年级的“成语王国”,高年级的“名著广告”等。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养成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好习惯,学校在每层楼增设了开放式书架,并在同学与同学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开展“捐一本书,读百本书”活动。书架实行自主管理,每天都能看到小图书管理员把书整整齐齐地摆放出来,放学时又将书一本不少地收回。每天15分钟的“静心悦读”时间,是一段个性化阅读的时间,老师和同学们可以来到开放式书架前,也可以在教室里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小小书架,快乐天地,开放式阅读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分享读书的快乐。
教师们还鼓励学生利用闲暇时间进行阅读,每天上午课前5分钟,各班级举办“读书博览会”,以“名人名言”、“书海拾贝”、“我最喜欢的”、“好书推荐”等小板块,向同学们介绍看过的新书、好书,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从而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春风拂面的四月,滨湖路小学迎来了一年一次的“快乐读书,点亮梦想”读书节活动。无论学生走到哪里,随时都能看到书、读到书,不受限制地在“书香校园”里享受读书的乐趣。
二、书香校本“诱”读书
今年秋季开学,滨湖路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每人拿到一张学校推荐的必读书目,书目上列出100本必读书,从童话、寓言、民间故事、历史传说到经典名著、人物传记、科幻推理,要求学生在小学阶段至少通读一遍这些书。这一校本读书计划得到了家长的积极响应,虽然这些书在学校的图书馆里都能借到,但很多家长还是给自己的孩子再备一套。这份书目是学校根据新教育实验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推荐书目制定的,学校将这个读书计划命名为“静心悦读”,其意在于通过向学生推荐优秀读物,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从小与经典为伴,摆脱浮躁、表面化的浅阅读。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
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可以提高审美情趣和文明水平,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正是滨湖路小学的办学理念。为此,滨湖路小学制定了多方位的实施方案:推荐阅读书目,要求背诵经典古诗词,鼓励学生由教材的名著选段延伸到阅读有关的中外名著,还设计了“读书记录卡”,让学生把自己在读书过程中获取的知识记录下来。一年级的学生,要求他们拿起书本开始阅读;二、三年级的学生看了书后要记录好词佳句,感受文字之美;四年级学生要开始做读书笔记;五、六年级的学生则要求作读书推介和点评。在此基础上,学校按照阅读量划分七个课外阅读考试级别,一级的阅读量要求100万字,七级则达到2800万字,按照每个考试级别颁发证书,七个级别的证书被别出心裁地命名为“赤、橙、黄、绿、青、蓝、紫”,让学生在书香的熏陶下达到人格养成的彼岸。
三、书香活动“催”读书
学校的活动计划还包括组织“好书赠换市场”,鼓励学生交换阅读,资源共享。开展读书俱乐部活动,每周五进行阅读交流;在学校网站公布学生的读书评点好作品;在学校的“梦之莺”剧场里表演阅读书目里的故事、歌曲,评选“古诗词大王”、“阅读小博士”、“书香班级”等。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的同时,学校规定每位教师每周要完成两个小时的阅读任务,每周三晚上集中学习,每星期保证有一个课时的时间在图书馆度过。
四、书香家庭“陪”读书
家庭教育是学生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学校充分抓住这有利因素在开展“快乐读书,点亮梦想”读书活动,创建“书香校园”“书香班级”的同时,将读书活动延伸到家庭,开展“营造书香家庭,陪孩子感受美好”的亲子阅读活动,活动得到家长们的大力支持。许多家长纷纷参与学校开展的“唱响七彩童谣,编织缤纷梦想”活动,与孩子一起写下了许多优美的童谣,活动切实让书香“走进”每一个家庭,形成“小手拉大手,同读一本书”的氛围,丰厚了文化底蕴。
引导学生从小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开展“快乐读书,点亮梦想”活动以学生发展为基础,通过创设浓郁的快乐读书氛围,探索以课堂为主,课外校外为两翼的新的教育模式,进一步提高师生的人文素养,加强学校特色建设,为学生创建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为教师搭建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想舞台,为学校构建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平台。
责编 韦春艳
一、书香校园“助”读书
打造书香校园,首先要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滨湖路小学按照标准建设的图书馆,藏书4万册,配合学校开展的读书活动,将藏书按阅读分级摆放,同时根据各,年级学生的特点设立了专题书苑。如低年级的“童话世界”,中年级的“成语王国”,高年级的“名著广告”等。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养成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好习惯,学校在每层楼增设了开放式书架,并在同学与同学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开展“捐一本书,读百本书”活动。书架实行自主管理,每天都能看到小图书管理员把书整整齐齐地摆放出来,放学时又将书一本不少地收回。每天15分钟的“静心悦读”时间,是一段个性化阅读的时间,老师和同学们可以来到开放式书架前,也可以在教室里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小小书架,快乐天地,开放式阅读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分享读书的快乐。
教师们还鼓励学生利用闲暇时间进行阅读,每天上午课前5分钟,各班级举办“读书博览会”,以“名人名言”、“书海拾贝”、“我最喜欢的”、“好书推荐”等小板块,向同学们介绍看过的新书、好书,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从而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春风拂面的四月,滨湖路小学迎来了一年一次的“快乐读书,点亮梦想”读书节活动。无论学生走到哪里,随时都能看到书、读到书,不受限制地在“书香校园”里享受读书的乐趣。
二、书香校本“诱”读书
今年秋季开学,滨湖路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每人拿到一张学校推荐的必读书目,书目上列出100本必读书,从童话、寓言、民间故事、历史传说到经典名著、人物传记、科幻推理,要求学生在小学阶段至少通读一遍这些书。这一校本读书计划得到了家长的积极响应,虽然这些书在学校的图书馆里都能借到,但很多家长还是给自己的孩子再备一套。这份书目是学校根据新教育实验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推荐书目制定的,学校将这个读书计划命名为“静心悦读”,其意在于通过向学生推荐优秀读物,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从小与经典为伴,摆脱浮躁、表面化的浅阅读。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
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可以提高审美情趣和文明水平,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正是滨湖路小学的办学理念。为此,滨湖路小学制定了多方位的实施方案:推荐阅读书目,要求背诵经典古诗词,鼓励学生由教材的名著选段延伸到阅读有关的中外名著,还设计了“读书记录卡”,让学生把自己在读书过程中获取的知识记录下来。一年级的学生,要求他们拿起书本开始阅读;二、三年级的学生看了书后要记录好词佳句,感受文字之美;四年级学生要开始做读书笔记;五、六年级的学生则要求作读书推介和点评。在此基础上,学校按照阅读量划分七个课外阅读考试级别,一级的阅读量要求100万字,七级则达到2800万字,按照每个考试级别颁发证书,七个级别的证书被别出心裁地命名为“赤、橙、黄、绿、青、蓝、紫”,让学生在书香的熏陶下达到人格养成的彼岸。
三、书香活动“催”读书
学校的活动计划还包括组织“好书赠换市场”,鼓励学生交换阅读,资源共享。开展读书俱乐部活动,每周五进行阅读交流;在学校网站公布学生的读书评点好作品;在学校的“梦之莺”剧场里表演阅读书目里的故事、歌曲,评选“古诗词大王”、“阅读小博士”、“书香班级”等。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的同时,学校规定每位教师每周要完成两个小时的阅读任务,每周三晚上集中学习,每星期保证有一个课时的时间在图书馆度过。
四、书香家庭“陪”读书
家庭教育是学生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学校充分抓住这有利因素在开展“快乐读书,点亮梦想”读书活动,创建“书香校园”“书香班级”的同时,将读书活动延伸到家庭,开展“营造书香家庭,陪孩子感受美好”的亲子阅读活动,活动得到家长们的大力支持。许多家长纷纷参与学校开展的“唱响七彩童谣,编织缤纷梦想”活动,与孩子一起写下了许多优美的童谣,活动切实让书香“走进”每一个家庭,形成“小手拉大手,同读一本书”的氛围,丰厚了文化底蕴。
引导学生从小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开展“快乐读书,点亮梦想”活动以学生发展为基础,通过创设浓郁的快乐读书氛围,探索以课堂为主,课外校外为两翼的新的教育模式,进一步提高师生的人文素养,加强学校特色建设,为学生创建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为教师搭建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想舞台,为学校构建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平台。
责编 韦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