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流化床煤气化试验研究

来源 :工程热物理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vg454545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立了一套3米高的双流化床煤气化试验装置,煤在鼓泡流化床中热解气化,生成的半焦送入循环流化床中燃烧,两床间采用气动控制阀连接。分别采用神华烟煤、龙口褐煤和大同烟煤进行了试验。煤中的碳转化成煤气和烟气的总转化率达到90%以上;冷煤气效率随着空气/煤比的提高而增加;采用神华煤时焦油产率可达到1.5%;采用龙口褐煤时气化效果较好,在气化炉空气/煤比为0.3 kg/kg时,冷煤气热值为10.7 MJ/Nm~3,冷煤气效率为48%。经过分析计算,龙口褐煤产生煤气中的可燃成分主要来自热解。
其他文献
将自适应容错作为实时操作系统的一个功能模块,在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的前提下,减轻应用编程人员的负担,提高容错管理功能的可重用性.
研究了氯冉酸与烟碱的反应,确定了反应条件.氯冉酸与烟碱的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30 nm.在乙醇、甲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正庚醇、正己醇溶剂中,烟碱的浓度在0.04~0.
基于基团贡献法的思想,本文采用改进的SRK状态方程和修正的MHV1混合规则,将UNIFAC基团贡献法扩展用于HFC+HC二元混合物气液相平衡性质的描述,给出了基团划分表和基团间的相互
针对PR-HV-NRTL模型对R170(乙烷)+R23(三氟甲烷)系在低温下的异常计算结果,采用扩展的双液相模型对低温区进行了计算,从理论上预测出该混合物出现液相分离的可能;对185.26 K温度下
采用自制的实验系统对液态进料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阳极交叉指状流道内的两相流动特性进行了可视化实验研究。自制的DMFC单电池带有透明窗口,采用镀金的不锈钢阴极极板和透明
运用基本Fuzzy点以及Fuzzy半群的基本理论,着重刻划了半群上的Fuzz6双理想的一些等价性质。
依据生物体自然形态所进行的三维温度场建构与计算是近年来国内外生物传热研究中的焦点之一。采用血管铸型的方法获取猪舌的血管树,通过数码成像及逆向建模将其转换为计算机可
目的探讨结节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方法对11例结节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均有呼吸道症状;浅表淋巴结肿大4例;PPD阴性9例;胸部X线和CT表现为双侧对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