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声音为我们作画

来源 :小溪流(成长校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hao07149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提起这张CD,似乎显得迟了。毕竟《Keren Ann》早在2006年就已面世了,相对前两张颇受听众喜爱的唱片,这张明显不太容易上耳而成了冷门,但它却有独特的风格,我觉得Keren Ann试图用音乐为我们作画。
  在介绍CD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歌手Keren Ann。一个拥有法国、印度等多国血统的女子,从小学习吉他,后来得到Benjamin的赏识,走上了音乐创作的道路。Keren Ann的作品以犹太诗歌风格的歌词和精湛的吉他技艺见长。曾发行过两张法文专辑《Ladisparition》和《La Biographie deluka philipse》,被音乐界冠以“咏絮才女”称号。之后的两张录音室专辑《Not going anywhere》和《Nolita》,因为其独立音乐的风格和讨巧的制作,在各国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说句实话,《Not going any where》的确是干净清澈,却还不足以成为我的心中至爱,直到《Nolita》的同名曲《Nolita》出现,才让我真正有所惊喜。隐晦的弦乐铺陈,深入灵魂的喘息声,无一不在揭示着她求变的意识,这当然让我有了更多的期待。《Keren Ann》自然是满足这一渴求的,摇铃、击掌、电声这些新元素的运用,明显使唱片更加厚实和耐嚼。
  这张专辑于Keren的巡演中诞生,她在以色列的游历中,切身体会到对于无休止的争夺的冷血,人民的无奈和呐喊,亲人爱人之间的思念。这些情感一一被她擷来,织进了她的画里。
  《Keren Ann》在企划里说这张唱片就如同用声音来作画,天马行空,的确如此,单曲《Lay your headon》中,就充溢了醇和优雅的流畅线条,来自音乐的灵气,如点彩般缀饰着旋律。当然,这首歌绝不仅止于此,当你听到前奏齐整的贝司声效和击掌,是否嗅到了Beatles的气味?原以为Keren会写出首Brit-pop来,结果却是“改良式”的民谣。后半部依然是她轻车熟路的领域。繁却不杂的合声,绵长婉转的大提琴,完满地勾勒出爱人间的絮语。
  很多人认为只需要灵性的歌词和梦呓的声线,什么旋律、编曲都可以撇在一边不谈,这样做确实可以起到净化听觉的作用,但同时也失去了音乐的可能性。在《Keren Ann》里,可以找到许多变数。描绘里海日出、薄雾弥漫的《Caspia》,欢快清爽的《Between flatland and caspian sea》,还有妩媚阴暗的《It’s cuh’t crime》,都更像饱满恣肆的色块,在画纸上各自晕染开来,从粗糙乱颤的电吉他到沉重的鼓点再到断章一般的电音小号,再到迷离深邃的合成电声,无论是浅尝辄止的黑暗气氛抑或是迷幻的电声还是另类民谣,Keren的革新都在一幅幅不同画面里上演,先不论合适与否,都值得鼓励,
  记得专辑出来的那段时间,许多“文资青年”一本正经地捧着腮帮子给它扣“帽子”。其实大可不必,《Keren Ann》依然有许多一脉相承的东西,干净柔顺的原声吉他是音乐的一贯主心骨;适当的钢琴铺底,诗歌般的歌词,梦呓般的唱腔,这些就像是巨大的幕布,把歌者的情感一一映衬。譬如《In yourback》里那个一生望着她爱的男子却又倔强得不肯接受他近似怜悯的爱情的女人,那些在黑暗中的孤独呢喃;《Where no endihy end》里在旷野中迷失的灵魂;《Liberty》里金色的海岸以及《The harder ship》里虚弱的愿望。不可否认,由于曲风的原因,情绪的表现力跟Rock根本比不来,却更有一种撼人心魂的力量,某一时刻的共鸣,成就了与歌者的神交,她的声音引导我们在音乐里寻找那些延展的画面。
  告别了《Npt soing any where》里跳跃的旋律,跳脱了《Nolita》中沁人心脾的法式小品,Keren正努力向人们展示她的另一面,带着腐朽气息的民谣,沉重的声音,封面上那面色苍白的女子正用双手绘出一幅冷色调的画。
其他文献
凡尘俗世中,总有许多不甘寂寞的心,会抱怨生活的平淡无奇,日子的索然无味。于是滚滚红尘中,多了很多疲惫的身影,麻痹了的心灵生不出诗情画意和风花雪月,曾经的美好被沧桑替代。  记得曾经年少,一段轻狂岁月中:  曾为春天里的一棵小草,而感叹生命的强韧;  曾为秋日里的一片落荫,而稀嘘岁月的无情;  可以在夏日的细雨中,一任雨丝洒落,就只为雨巷深处丁香的清幽;  可以在冬日的风雪中,徜徉一夜不归,就只为小
ONE    自从和晓荣同坐之后,我发现她没有一天不是笑得像个傻瓜一样。只要看到他,晓荣就会笑岔了气,惹得邻座全都以为自己和两个女疯子坐在一起。不过,日久天长,疯笑的毛病也会传染,弄得周遭的人一回头看他,就会立马趴在桌子上,没心没肺地大笑。  全班都疯了。只是因为看到他。  他是我们班的“蛤蟆王子”。  其实他也并不是一位真正的王子。不是都说王子是骑着白马,英俊潇洒吗?他确实英俊,只不过是湖南卫视
手握弹弓,口袋里总有取之不尽的各种“工具”,爱和小伙伴嘻哈玩闹,脑子里装满了小小的智慧、小小的叛逆和小小的天真。  这是汤姆·索亚的童年,也是我们这一代男孩的童年缩影。  读完了小汤姆的故事,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总想把自己的故事也像他一样完完整整地复述一遍,想象自己就是故事中的主人公汤姆,和与自己年龄相仿的伙伴们一起玩耍,一起享受只有儿童才有的特权,一起放肆的捣蛋和嬉皮笑脸……  然而,我们有太多
“没做过,真不知道怎么做。”姜文存《造梦者》新闻发布会现场说。1月4日,备受关注的北京卫视《造梦者》新闻发布会存京举办,姜文、刘嘉玲、姚晨、洪晃四位导师盛装山席,这是《造梦者》导师团队首次集体亮相。  节目录制已进行两天,问起录制中四位导师的配合,率直的姜文说,“我喜欢说实话,所以我们导师之问常有争论”。发布会现场,姜文还对前‘天录制巾与洪晃的争论耿耿于怀,为自己的观点再次辩解。面对有些孩子气的姜
---------1---------心事来潮    我像一只受伤的精灵,在一张简易报纸的掩护下,仓皇失措地向寝室楼的方向跑去,身后显然听得见那些嘲笑声。我大骂他们,也骂自己的愚蠢,我青春里第一场秘密在如潮的裙子上漫延着,我分明能够感受到新鲜的血液沿着裙裾失魂落魄地淌下来,将我的记忆染成了一片胭红。  我利用课间十分钟时间向寝室里狂奔,目的是换掉这身受了污染的白裙,而我必须要过黎大妈这一关,因为她
仓皇逃离的十四岁,祭祀了懵懂的青春  后来的后来,才发现  原来,我一直都驻留在彼岸  只能安静地想念  ——写给十四岁和那些已逝的韶华    不知何时,窗边的风铃已经染上了一层细细的尘埃。一阵风吹过,风铃发出清脆的响声。我的思绪也随之飘远了……   曾经那些天真烂漫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那些童年纷飞的梦,那幅大手牵小手的温馨画面,还有那些阳光下恣意放飞竹蜻蜓的日子,都被锁在了一个发黄的盒子里。
Q:对于“厚朴”这个角色,满分十分,你觉得自己应该是几分?  A:我认为不能用分数来评判一个演员表演的角色,我从来都是在思考我塑造这个角色我得到了、学习到了什么。如果我的目标是十分,我会想这个角色给了我向上几分的台阶。十分满分的标准是什么?如果是某一个经典角色,那我和他们比起来就太渺小了,我的经验和能力是不够的,我能做的就是无限向他们靠近。每天进步一点点我觉得就可以了(笑)。  Q:在拍摄《春风十
我的同桌是一个高大威武的同学。他很喜欢打扮自己,平时没事就对我说:“我的身材酷吧,我的发型帅吧!”每天早晨,他都会用镜子照照自己,欣赏欣赏自己,自觉形象完美,颇有些自我陶醉。  有一天,他和往常一样去照镜子,不知何事,他大叫一声,我们都被他的叫声吸引过去,不约而同地朝着他的座位望去。只见他神情慌张,用手指着自己的脸部。我们全部大吃一惊,昔日的“美少男”怎么脸上全是小痘痘呢?大家议论纷纷,都迷惑不解
(一)信息战    夏天中学田径社社员方欣欣一脸踌躇地在青山中学大门口徘徊着。进还是不进?这是个难题。突然,方欣欣一低头,躲过了一个熟人。她刚抬起头就发现大门边蹲着一只小黑猫,那踌躇的样子竟和自己有得一拼。小黑猫看到有人注意到自己,“嗖”地逃掉了。  不管了,为了夏天中学田径社,拼了!方欣欣闭着眼冲进了青山中学田径社的活动场。  “欣欣!”欣欣的表哥、青山田径队的队长方志一眼便看到了她,以及那只趁
只是以一种固有的个性,潮湿了关于那个年代的风华与冷寂。  ——题记    在一个黄昏还未落地的时刻,一抹烟香在我心中袅袅升起。我是一只沉睡了千年的香炉。  这一刻,生命被唤醒。面前,是一个女子,有着精致的脸庞,以及眼角的点点冷峻。四周寂静,木制书桌上,西洋播放机里散出含含糊糊的调子。她燃起一支烟,目光落向窗外。  在我以后静默着的思想里,每次回忆到这个黄昏,都是以一幅黑白的画面出现,它在我记忆的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