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气象灾害的ORYZA(V3)模型对双季稻发育期模拟的适应性评价

来源 :干旱气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jg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评价ORYZA(V3)模型在海南岛双季稻发育期模拟的适应性,利用2005—2014年海南岛双季稻区4个站点(海口、儋州、乐东、琼海)的逐日气象数据、气象灾害资料、土壤、水稻发育期等观测资料,对模型进行调参与验证,本地化不同品种水稻发育期参数;统计双季稻各个发育期出现的气象灾害及其次数,筛选出各个发育期内出现次数较多的气象灾害。以单独的气象灾害为背景,对各个发育期的模拟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ORYZA(V3)模型对海南岛双季稻发育期的模拟精度较高,决定系数R2〉0.90,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RM
其他文献
基于海河流域159个气象站1961—2014年逐日气象资料,采用P-M模型计算该地区的参考作物蒸散量(ET0),分析海河流域ET0对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及相对湿度、平均风速和日照时数的敏感
【正】“读史使人明智”人们往往把培根这句名言理解为对社会科学而言,实则对于从事自然科学的化学教学说来,同样有指导作用。化学界老前辈,我国著名的电化学家傅鹰教授说过:
基于2011—2015年乌鲁木齐市城区、郊区和山区3个国家观测站称重式固态降水逐时观测资料,分析了乌鲁木齐市不同区域冬季降雪的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 a冬季乌鲁木齐市城区
利用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Madden-Julian Oscillation,MJO)指数实时资料及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对2015年6月江西省强降水期间的大尺度环流、水汽输送及其与MJO的可能联系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