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716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抽象性概念的知识教学问题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教学活动.在此期间,教师需要促使学生能更好的对整个概念形成自己的理解过程,并在潜意识里更加突出地了解概念本质,丰富理解概念外延性的知识脉络,并使之在学习活动中得到活学活用.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从高中数学教学的课堂有效性入手,对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学现状进行了反思,并从多个方面简述了一些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和方法,并以此抛砖引玉,和更多同行一起来探讨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提高课堂有效性;策略研究
  引言
  对于高中数学科目来说,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在以往只是维持在“教”与“学”上,这种单纯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也就造成了学生在课堂上处于“鸦雀无声”、“纹丝不动”和“亦步亦趋”的现状,怎样改变这种现状,出现“自由活动”、“畅所欲言”和“自主探索” 等异常活跃的课堂氛围呢?这种课堂气氛的前后对比和差距的存在就是由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差别造成的.
  对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来说,我们一般认为是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引领,学生在知识认知上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维创造,并获得高效发展.如何使学生从情感上接受,感兴趣并热爱?从认知上了解,掌握并运用呢?这些都是对课堂教学有效性所实施的策略提出的要求,本文以高中的数学教学为例,进行分析研究和探讨.
  笔者认为,只有更新教学理念,把抽象枯燥的高中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进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课堂气氛变得更加热闹与自主,焕发课堂新的生命力,才会真正的使学生受益匪浅.
  1.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既然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存在以上弊端,更新的教育理念就要做到师生关系的有效结合和互动,才能做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过师生之间的积极交流和互动,定位成双向、理解的二者人际关系,以此平等的进行互动和交流.
  (1)启发式教育,使抽象问题具体化
  对于高中数学科目,由于其自身的抽象属性造成初学者难以理解,为了更好地启发学生,需要设置不同的环境,从学生“听”上转变到“做”上,以此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做中让学生观察、探索和发现各种数量变化与位置关系,使其表象变得更具体更丰富,使抽象的知识更易于理解,进而顺应学生心理需求,加深理解和记忆.教师设计具有不同逻辑层次的具体问题场景时,需要根据课堂内容和学生实际来分析和启发,准确找到模拟环境与教学知识点的结合点,进而模拟一个合情合理、近乎客观的环境,使之更好的融入环境,进而思考知识点出现的问题,训练其思维习惯,进而自觉完成知识的建构,促进学习质量的整体提升.
  (2)互动与交流相结合,实时进行信息反馈
  良好的互动与交流能够产生良好的课堂氛围,并通过课堂提问与随堂练习等信息反馈方式使教师实时检测和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对于课堂提问来说,这种方式能够让教师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进而在教师提前设置的情境中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和好奇心,从而呈现出“教”与“学”的良好互动状态.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培养并促进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且增强了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良好的课堂互动不仅是指提问,还有随堂练习.进行随堂练习也是对高中数学抽象知识理解的一个有效检测方式.随堂练习一般遵循紧扣题目、当堂训练、限时限量、学生独立完成的原则.在此期间,教师可以搜集不同学生的答题信息,采取学生分组讨论方式培养不同学生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活跃的具有合作互助意识的课堂氛围所产生的效果远比课外作业批改.
  (3)课堂评价的影响.
  在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课堂语言艺术尤其是其课堂评价对学生的学业进展产生很大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适时的肯定与表扬将会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不仅要关注其数学学习结果,还要对其学习过程进行充分肯定,比如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实施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也应坚持“以人为本”,在坚持鼓励为主原则的基础上,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与指正.不仅仅是对学生如此,对待数学教学内容也同样如此,无论是数学本质问题、思想方法的掌握和运用,还是理论知识的机械记忆和模仿都要做到全面掌握,在此全面的基础上培养其解决发现问题和通过抽象现象概括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只有坚持正确客观地引导,才能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好的效果.
  2.总结
  通过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教师队伍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了自身专业素质,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其养成制定计划、预习、解决疑难问题、小组讨论和系统总结的良好习惯,形成系统地方法论.
  以上内容主要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总结,总有不完善的地方,对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还不彻底,还有其他更好的策略需要以后在工作中不断修订与完善.
  【参考文献】
  [1]杨建华,陈鹏.现代教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08.
  [2]谭国华.新课程标准高考对数学能力考查的形式与要求[J].中学数学研究,2006,(10):18-22.
  [3]顾泠沅.教学改革的行动与诠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08.
  [4]李文林.数学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罗增儒,李文铭.数学教学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01.
其他文献
工资集体协商是提升劳动者收入水平、协调劳动关系的重要措施。近年来山东省通过多种举措提升工资集体协商的工作效果,但是依然存在实施效果参差不齐、协商代表水平不高等问
【摘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纵深发展,提出课堂教学中教学活动的开展要围绕学生,要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教师提出“探究型”教学,并收到了一定有效的教学结果.探究型课堂教学是新背景下的产物,主张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启发和培养,进而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究、学习增强自我的数学综合技能和素养,最大限度地凸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新背
1前言目前,我国的一些地区、部门、企事业单位的伤亡事故频频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并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本文就是通过对一些地区、部
<正>汽车运输的危险货物可分为: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放射性物品和腐蚀品等八种。
【摘要】新课改下,我们提倡高效课堂的建立,中学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逻辑性、严谨性的学科.由于数学的严谨性与数学知识的系统性,从感知数学事物到判断、推理等思维过程都需要很强的意志努力,因此,很多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感到厌烦、抵触,数学学习也成为学生的老大难.  【关键词】兴趣;沟通;平等和谐  一、中学数学课堂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数学不感敢兴趣  数学本身就是概念性、逻辑性极强的学科,很多
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探索创新、合作交流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