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来源 :科技尚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leifeng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些年,随着我市能源应用技术的进步以及在能源利用方面取得的巨大进展,在电力方面的应用技术不断成熟,整体的电力系统和电力自动化也在飞速发展,其中电力自动化技术包括电子信息技术,互联网通信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但是在我们实际的生产生活中,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施工技术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将从电力系统的概念和特点出发,并深入分析了目前阶段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施工技术;解决对策
  在现代化进程加快的大环境下,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电力资源,电力也已经成了社会各种经营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电力系统连接了各个电力能源单元体,包换从发电到配送等多个环节,完善一个地区的电力系统是电能有效供应的重要保障。同时在我国,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让自动化也愈发广泛,在电力系统的应用中效果也非同凡响,可以有效地使电力系统更加稳定,地区供电更佳节能高效,从而提高整体的电力水平。
  1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的概念及特点
  概念:电力系統自动化技术的基底是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是为了对电能进行网络化控制和数字化的管理,维护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保证电力在配送过程中保持稳定和安全,对电力系统进行多方面管理,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对社会电力调配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特点:(1)我市目前在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技术上,主要是由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组成,这些技术也是我市电力系统发展的基础,可以更高效地提高整体供电量,保证人们基本生活,也能给现代建设提供有利的条件,使社会经济发展更加顺利。(2)根据我国供电的实际情况,对于一些地理位置偏远,地形崎岖,经济不发达的地区而言,在配送电力的时候,我们不光要考虑其自然因素,还要考虑到经济因素,因为供电线路也是一笔巨大的开支,所以要设计出科学的送电线路,采取柔性供电方案和输送技术进行配电输送,这样就能有效地解决偏远地区的供电问题。这样不但可以保证供电总量,还能控制供电的质量,从而更好的保证偏远地区居民的用电质量。
  2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施工技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施工技术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虽然我市的电力系统在很久之前就有了自动化的概念,并且引进和应用了自动化技术,但是随着人口的增多和社会的发展,电能需求量越来越大,也有可能是因为不合理的电力控制,致使电力系统的运行和发展遇到了阻碍。在一些偏远地区,由于自身的地理条件和经济落后,我国在不同地区的电力水平存在不平衡的现象,也就是我市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不能全面覆盖的一个重要原因。也就造成了许多电力产品和设备无法匹配,严重影响了电力输送的发展。
  2.2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施工设备出现老化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设备老化是我市电力系统无法安全运行的重要原因之一,一般情况下,基本都是设备本身的安全指标不合国家要求,或者系统对设备的要求比较高,在对整体电力系统的安全进行控制时,每个设备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与此同时,我市用电总量也在上升,系统和设备的负荷也在加大,很多设备都没有定期保养和维护,对出现一些问题的设备也没有及时维修,这样就很难保证能承担高负荷的电力作业,就会导致供电事故,造成更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设备的自身电力输出假如不能满足自动化技术的使用需求,供电安全就存在隐患,严重的时候还会导致设备损坏。
  2.3 电力施工的技术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根据调查,我市有一大部分的电力施工人员素质低下,不熟悉电力工程的整体操作,操作水平也不高,在电力管理方面的经验不足,施工的安全意识也远远不够。因为我市的电力企业普遍对电力系统的要求高,所以当电力施工中出现问题时要多方面考虑,科学合理地处理。但是由于我市施工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不够,所以电力工程的安全性也就没有办法提高。
  3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施工出现问题的解决对策
  3.1 合理设计电力系统
  从现阶段看,我国的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与电力网络的合理设计有很大关系,所以要考虑多方面因素,结合实际情况,对输送地区的自然与经济情况进行考察,并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设计出科学合理的电力网络,避免在电力工程运行时出现故障或者危害到生命和财产的事故,来提高我国电力运行的整体安全性。
  3.2 定期维护保养电力设备
  在我们电力系统的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加大资金投入和设备的维修与保养,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对电力设备的要求比较高,并且各地区的电力发展差异较大,所以国家要着重发展电力网络,提升自动化技术,加强对设备的维修和保养,让电力系统运行更加稳定。对于那些偏远的落后地区更要大力发展,改善其电力水平。安排相关技术人员对电力网络及其设施进行定期检测,一旦发现问题要立即记录并及时维修,避免影响供电或者设备故障。
  3.3 提高施工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
  电力发展越来越快,就需要高水平的技术人员支持,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不断进步,技术人员也要不断学习,及时更新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在实践工作中灵活运用。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和自身职责,了解市场需求,然后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帮助企业获得更大利益。
  4 结语
  我国的经济在不断发展,对电力的要求也不能停留在现在这个层面上,电力系统和自动化技术要稳定才能提供更充足的电力资源,我国电力自动化技术发展的同时,电力水平也能得到极大的提升,通过对技术人员的培养,设备的维护以及技术的突破能为我国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陈永冬.简析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11):180.
  [2]刘恒.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科技风,2016,(17):220.
  (作者单位: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贵溪市供电分公司)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实时互动智能费控系统构建方式,然后对实时互动智能费控系统的应用要点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期将该系统应用于电费计算、线损分析等各项工作中,提高电力企业营销管理水平。  关键词:智能费控系统;实时互动;应用  1 实时互动智能费控系统构建要点  1.1 加快低压集抄建设  第一,对电力用户计量装置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改造,将传统的表计全部更换为智能电能表,同时,在智能电能表中,应该应用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社会用电需求不断增长,10kV配电网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通过对10kV配电网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来探究影响配电网运行安全的因素,进而提出提高10kV的配电网运行可靠性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10kV配电网;配电运行;维修手段  做好10kV配电网的维护工作,不仅可以有效落实供电工作,还可以推动当地
一、实行吨煤工资包干办法的基本情况1.自1984年以来,我省全面推行吨煤工资包干办法。这个办法经过了两次完善,一次是把80%的工资总额与煤炭产量挂钩,修改为以上年实际发放的
本文介绍遵义锰矿主井工程打钻注浆堵水技术工艺。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Zhaoyi manganese mine main shaft drilling grouting water blocking technology.
由机械电子工业部和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联合组织、沈阳起重运输机械厂与沈阳煤矿设计院共同开发研制的DJS型大倾角带式输送机于1989年11月底在沈阳起重运输机械厂通过鉴定。
摘 要:在建设智能化电网的过程中,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通过对传感、通信和自动化控制等技术的使用,来完成对用电信息的采集和管理,从而对用电信息进行更好地掌握,为促进电力企业的更好发展贡献力量。现阶段,随着我国智能化电网的不断建设与发展,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值得进一步的推广与应用。本文在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组成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具体应用及未
摘 要:在人们的工作与生活中,电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也使得用电量不断增加,这也充分突显出配网规划的重要性。所以,为了有效地提升配网规划质量与规划效率,就要将更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在配网规划中,这样可以有效地增强配网规划的质量水平,为人们提供更为优质的电力服务。本文首先介绍了城市配网自动化的相关内容,并且对其在配网规划中的应用展开探讨,仅供
尘肺病作为我国最严重的职业病之一,发病人数多,且呈逐年增加趋势。截至2006年全国累计报告职业病676,562例,其中:尘肺病累计发病616,442例,死亡146,195例,现患470,247例。我国政府
摘 要:当代社会,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社会建设领域有了很大的发展,就促使很多行业和领域在新的阶段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电力行业中,电力供给的稳定性和传输的安全性与电力调度有着密切关系,而目前电力调度自动化是一种趋势,所以要将一体化技术合理应用到电力调度自动化中。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电力调度自动化中的一体化技术进行了分析,首先对电力调度系统自动化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对电力调
摘 要:同塔多回设计是指多条电力线路公用一个铁塔的设计方法。这种设计方法具有低事故率、安全稳定的特点,比较适用于电力线路紧张、人口密集的电力线路规划区域中。我国设计人员在应用同塔多回设计时应注意结合实际工程环境,并注意不断吸取外国的经验,以此减少电力线路规划设计的质量问题,从而保证我国电力传输的稳定。  关键词:同塔多回;电力线路;规划设计  1 电力线路规划设计中同塔多回设计内容  同塔多回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