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面神经损害为主的麻风病一例

来源 :中华神经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klcj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18岁.于就诊8个月前无明原因感右侧面部麻木伴疼痛,疼痛呈针刺样,每次持续20~30 min自行缓解,每天发作7~8次.近4个月来发现右侧腮部有一鸡蛋大小肿块,质硬,同时右侧颈部数个淋巴结肿大,耳后下方有条索状硬性肿块.右侧面部疼痛逐渐加重并肿胀,伴出现数个红色枣样大小红斑,右侧面部不出汗,口角歪斜。

其他文献
中国共产党党员、我国神经内科知名专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徐文桢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2007年3月8日逝世,享年73岁。
期刊
急性脑卒中的治疗包括预防和治疗系统并发症,例如可能影响其病程的脑卒中发生7 d内的相关性感染(stroke-associated infection,SAI)<'[1]>.尽管SAI是急性脑卒中患者最常面临的医疗问题,但是长期以来人们较多关注的是发生在入院48 h后的院内获得性感染,很少有关于SAI的研究。
期刊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脑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lesions,WML)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多中心横断面研究和病例-病例对照研究.收集全国12家医院2004年5月至12月连续就诊的1~6个月内脑梗死患者720例的临床资料.分别对头MRI显示的脑梗死部位、大小、血管分布、血管类型做出判断,用年龄相关性白质改变评分法(Age-Related White Matter Change
期刊
目的 利用硝酸甘油实验性偏头痛大鼠模型探讨P/Q型钙离子通道在偏头痛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20只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按Tassorelli Cristina法复制偏头痛大鼠模型(每周1次,连续4次),第4次造模后分别取三叉神经节及三叉颈复合体、大脑额叶组织.RT-PCR及Western-blot法测定P/Q型钙离子通道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同时用Fluo-
期刊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胱硫醚β合酶(CBS)基因T833C多态与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FD法和扩增阻滞突变体系法(ARMS)检测360例ICVD患者和210名健康体检者的血浆Hcy水平和CBS T833C基因型,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ICVD组和对照组空腹血浆Hcy浓度分别为(17.6±4.8)μmol/L和(13.3±4.3)μmol/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β淀粉样蛋白1-42(β-amyloid 1-42,Aβ1-42)诱导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大鼠模型学习记忆功能及脑内炎性因子的分泌、神经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60只Wistar大鼠(体重300~350 g)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他汀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5只.服用阿托伐他汀(每天5 mg/kg)3周为治疗组,采用侧脑室注射Aβ
目的 探讨C型尼曼-皮克病(NPC)脑部神经原纤维缠结(NFT)形成的时相特征.方法 以17例年龄7个月至55岁的NP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tau蛋白和有丝分裂期相关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银染,分析患者脑内NFT形成的特点.结果 最早可在4岁的患者海马旁回发现典型的NFT形成,随年龄增长数量逐渐增多.在形态上与阿尔茨海默病(AD)所见高度相似,但未发现老年斑.在NPC中,有丝分裂期磷酸化表位早
目的 评价纤维鼻咽喉镜吞咽功能检查(fiberoptic endoscopic examination of swallowing,FEES)对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吞钡电视透视(videofluoroseopy,VF)检查和FEES.以VF检查为金标准,计算FEES对于急性脑卒中患者误吸、渗漏、穿透和潴留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