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向前方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ll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面对改革浪潮的逐步开进,军队院校正处在转型与发展的攻坚期,每一位官兵都扛着巨大的压力,将这份责任与担当扛在肩上,为了母校的辉煌,为了部队的发展,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我们还应该学会回望过去,对比如今,奋勇拼搏!
  【关键词】:亘古不变;真真切切;浓墨重彩
  “累是什么,是累赘;痛是什么,是痛快。”初春的早晨,总是浸满那回忆的味道。
  天气初肃,微微的寒风卷走了脑子里的睡意,昏黄的灯光仍是主角,晨光只在操场的边缘染上了几笔。慢慢飘落的银杏叶,在春风中舞动了几下朦胧了些许生机,旧叶慢慢飘落,新叶呼之欲出,四处跳跃点缀的都是生的气息。操场上,零零散散的飘落着黄叶,是枝头旧挂的斑点,宛如当年。不经意间,我们已在这里快三年了。
  三年前,投笔从戎,一心报国梦,万古下泉诗。想着铁肩担道义,想着澄清玉宇,想着东坡的“西北望,射天狼”,想着于谦的“一片丹心图报国”,想着很多很多,满腔热血。外公经常说“军人是男人中的精品,军校学员更是军人中的精品”,乘着年轻多多挥霍一下激情,揣着这种种心思我来到了军营,远在千里之外,那是一个叫做武警警官学院的地方。
  或许现在的你和我,都没亲眼见过那时的学院,听前两届的学长们说过,那时的南区还是一片荒芜,中区的新宿舍楼刚刚落成,几十年前建成的成都指挥学院的那些老建筑们仍然在学院唱着主旋律,就如尘封的书刊,愈加富有浓厚的味道。记忆又回到入学第一天,当时在门外徘徊了许久,拿着录取通知书总是在揣测未来的军旅生活。那时的北区还是一片操场,还没有现如今这壮美中国地图上的喷涌的泉水,满满地都是几十年时光留下的斑驳印记,一群穿着迷彩的男孩儿在平整这块场地,一座座高楼从这里拔地而起。还听学长们说过,那时的二道门还在,取款机前排满了人,但后来的后来它完成了使命,淹没在了历史的大浪中,化为了学院建设的基石。西区食堂总是忙碌着,浓浓川菜的麻辣味让这个吃习惯了家乡菜的我难以下咽,熟不知今天的我两天不吃辣椒竟會口中无味。
  军校刚来是陌生的,从关系学角度讲,任何一个不同于习惯的地方都叫陌生,都会在主体心中产生抵触。尤其是军校的陌生,更是包含了他大学与军营的双重性,所以对于追寻千里而来的我都会有诸多不适应。新训的三个月,真真切切的淬炼,大概这算是十八年来第一次感觉到身体上的锤炼可以如此痛苦,心理上的压迫能够如此沉重,一向高傲的脾气会被打压的如此彻底。从中学时代长期的佼佼者,变成这样的后进生,度秒如年,撕心裂肺。本以为就这样拖下去,一直垫底。
  转折点就在我的班长,他用他特有的方式,将坚强和军人独有的气质融化在生活中,慢慢地感染着我。清晰记得几乎每一个夜晚,面对着窗外的江安河,他都会安排我们全班加操练体能,他是边讲边练,讲故事,讲他的当兵生涯,我是边听边做。现在想来,就是这些小事堆砌起来的影响才指引了我方向,大概现在回想起来,我们大都数人对于自己的第一任班长都会有这样那样的,关于他与你的独特记忆片段,是某次发呆或是某件事忽然勾起的感人的瞬间,那会是脑海中永恒的画面。
  偶然追忆起自己军营成长史,同时自然而然地想到了这片地方的发展史,因为几乎每一个事件、每一个动作、每一次开怀大笑、每一次伤心落寞都是在这片土地上承载着的。现在闭上眼,几乎是每一条路径,每一幢建筑,每一块石頭,甚至是这里的训练设施、一花一木都可以在自己的脑海中完完全全地铺展开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这是亘古不变的事实,在战争年代的军人要嗜血疆场,在经济发展年代的军人要投身于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而现在的我们正朝着中国伟大复兴之路上努力着、发展着、拼搏着、转型着。武警警官学院,尤其是这面貌大改的三年已经成为了我们这代人记忆的一部分,院内的每一名教员、每一位学员都是这记忆城墙中的坚石,不可或缺。
  当年刘伯承元帅建立西南政法大学,在此设立分校。尔后几经岁月年轮,波澜起伏,直至武警成都指挥学院,直到如今的武警警官学院。08年的汶川至今还会在一直在这奉献的每一位官兵和教员们心中荡起涟漪,那时学院闻令而动,在第一时间内出动2000余名官兵,火速赶赴都江堰、北川,徒步奔赴震中映秀,紧急投入抗震救灾,山崩地裂、天灾无情,英雄儿女们用肩扛起人民,用铮铮铁骨搭建钢铁长城。伴随着11年的全面改革,武警成都指挥学院升级为武警警官学院,这又是一次重大的转变,不仅是编制体制,也是更大的责任。警官学院抓住转型契机,在内立足自我本体人才培养,努力搭建平台,培养教研团队;对外博采众长,积极开展警民融合式教育,充分地将教师学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为学院进一步走向内涵发展稳步迈进,为培养能够担当强军重任的优秀军事指挥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过往的铮铮誓言都闪现在脑海中,梦想第一次那样清晰,在血液里翻滚跳动着。“累是什么,是累赘;痛是什么,是痛快。”班长对我们说过得一句话:“现在苦点累点都不算什么,因为你们的军旅路还很漫长,以后你们还要靠自己走向更远”。至今还记忆犹新。
  当我适应了这个环境,满足了身体上最基本的需要后,我开始思考,因为在军校体制里大多数人想法都是充裕的,各种各样、层出不穷的。但实际上的操作方法和行动上的落实却很少,这个跨度就是优秀与平庸之间的差距,就是不甘于平凡与安逸于平庸的差距。我们作为伟大中国梦、强军梦的实践者,需要思考如何根据个人实际提高自身综合能力,正如同学院发展转型一样,摸索着、努力着、进步着。警官学院的今天终将尘封到书本的字里行间中,但今天的坚实基础必将造就明日的摩天大厦,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今天每个人的努力都会被历史、被成功展现出来,都会耀眼无比,也都将是人生旅途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者简介:肖启建(1996-),男,四川省西昌市人,武警生长干部,现就读于武警警官学院学员一旅三营七连,本科在读;
  邹章华(1996-),男,江西省奉新县人,武警生长干部,现就读于武警警官学院学员四旅三十九连,本科在读;
  王 超(1995-),男,福建省三明市人,武警生长干部,现就读于武警警官学院学员一旅三营七连。
其他文献
【摘要】: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的重要代表之一就是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戒指》,这引发对现实生活的思考。这部作品对每一个人物的把握都是恰到好处,角色塑造的典型性也是运用的十分到位,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力作。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真实的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环境。作家巧妙的应用了一个小人物的经历来表述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和人民生活状况。现实主义作品是以形象的现实性和具体性来感染人的,因此能使读者观众如入其境。  【关键
期刊
【摘要】:为了了解城市流动妇女的生活现状,心理压力及存在的问题,以便于确实的分析出原因和提出更实用的建议;采用问卷调查和访问的方式,對昆明市官渡陈家营的流动妇女进行了大量的调查;主要了解昆明市官渡区流动妇女的基本信息,经济生活状况以及她们的情感生活状况。我对陈家营100名流动妇女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问,便对调查的数据做了统计分析得出:这个城市的流动妇女大多数在30岁到50岁之间。同时,这个城市的流动
期刊
【摘要】:审美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审美带领人美感知了美,从美里面带给了人们快乐。审美是人类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一个情感特征。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在文学中感知美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好方法。只有让学生体会到了文学中带来的美,学生的文学水平才能够显著提高。所以,如今的教学当务之急就是培养学生的对文学鉴赏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文学鉴赏;文学审美;审美培养  引言  审美能力是最直观的心理感受,它能够深
期刊
【摘要】:在我国现代思想家、教育家中,鲁迅先生是杰出的一位代表,鲁迅先生虽然没有在教育方面形成系统理论和论著,但是其教育理念在其作品中有着诸多的体现。本文主要从其散文作品进行教育理念的剖析,其散文作品中主要是从对中国传统教育方式的批判中表达出对现代教育的期待,鲁迅先生的期待包含着对自由和个人天性、创造性的尊重,这与我们当前所强调的素质教育有着相通性,可见其教育理念具有超前性,也有着深刻的时代意义,
期刊
【摘要】: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作者自身具有的想象能力至关重要。从想象角度对文学创作的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能够揭示想象在文学创作过程中具有的重要作用,并且,想象是一个作者需要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锻炼想象力是每位作家需要做的一种基本的功课。所以,作家具备良好的想象力至关重要,在很大程度上,想象力决定了作品的价值。  【关键词】:文学作品;创造力;想象;思维  一、引言  大脑在思考和运作的过程中,经常
期刊
【摘要】:经济全球化给我国来了不一样的文化变化,对于中国而言,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生产力和经济注入了一股不一样的元素,使我国的综合国力有所提高,使得我国的文化也有可能进一步发展为全球文化。由于这样的文化全球化的冲击,对于我国传统和当代的文学而言,既是一场挑战,亦是一次可遇不可求的机会。我们必须立足于我国的文学特性,坚持自己的长处,在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的交流中我们要做到取其精华,融会贯通,中西结合。如若
期刊
【摘要】:作为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华兹华斯的诗论是浪漫主义文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诗学理论主要集中在《抒情歌谣集》第二版、第三版的序言及附录中,在序言中,华兹华斯探讨了诗歌的题材、语言、本质及诗人等问题。本文通过对华兹华斯对于诗人的描述,从诗人的特征和本质出发,讨论华兹华斯对于诗人的看法。  【关键词】:华兹华斯;诗人观;浪漫主义  1798年,英国诗人华兹华斯与柯勒律治出版了二人的诗歌合
期刊
【摘要】:林毓生先生曾在《中国意识的危机》中就“五四”问题进行了评估,认为“五四”是全盘反传统的,而彻底的反传统必然造成了中国文化的断裂。严家炎先生认为此种说法是不符合事实的,并对此观点进行了有力的驳斥与论证,不但论述了“五四”的启蒙性和进步性,也对“五四”的误读进行了纠正。  【关键词】:五四;文革;反传统  在《五四·文革·傳统文化》这篇文章的第一部分,严家炎先生首先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真是全盘
期刊
前言:我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第一款和第三款分别规定了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和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但由于《刑法》以及司法解释未进一步对国家机关证件的概念作出明确界定,也没有对买卖居民身份证行为作出准确定性,引发了学界对如何适用刑法规制买卖居民身份证行为的诸多争议。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买卖居民身份证的行为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从起初只是买卖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的行为,到现在衍生出
期刊
【摘要】:本文对鲁迅小说的散文精神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发现鲁迅小说的形式十分独特,在小说散文之中应用了精神分析法,表达鲁迅对社会、人生的看法和感悟。鲁迅的文章有其独特的思想的艺术风格。鲁迅的文章中的名篇通常都是传统小说与西方现代派技法合成,在文章中运用精神分析、隐喻、象征等表现方法,表达了鲁迅对社会、对文学的看法和以及对现实的思虑。  【关键词】:鲁迅小说;散文精神分析;阐述  一、从《狂人日记 》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