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废水“脱胎换骨”

来源 :发明与创新(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laohu_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污浊的印染废水,经过清浊分流,层层过滤、净化后“重获新生”,回到生产车间被再利用;一个项目,集成数项先进技术,多次填补国内外行业空白,被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福建等地的21家企业广泛应用,近3年为企业节支近7000万元……这些场景和数字无不与一个名为“印染废水大通量膜处理及回用技术与产业化”(下简称“印染废水大通量膜”)的科研项目有关。近日,这个由东华大学领衔研制的科研项目凭借其出色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成果,一举夺得200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近日,记者对以奚旦立为首的东华大学项目团队进行了采访。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国、出口国和消费国,纤维生产总量占全球的40%,全国直接和间接从事纺织成品及原料生产的人员达1.2亿。然而,与巨大的产业规模相伴而生的,却是日益严重的环保与能耗问题,奚旦立教授将之形容为“纺织工业发展最大的‘坎’”。据统计,纺织工业年排水量约居我国工业排水量的第4位,其中80%是印染废水,且其回用率不到10%,为所有行业中最低。俗话说“擒贼先擒王”,要从根本上改变纺织污染的现状,就要先从“啃”印染废水治理这块“硬骨头”开始,而这也成了奚旦立等人开展“印染废水大通量膜”项目研究的源动力。
  “我们从90年代初就提出了废水回用的设想”,据奚教授介绍,我国印染企业自动化与规范化的程度有限,且分布过于密集,单位产品的能耗与水耗波动较大,国外无相关经验可借鉴。要找到符合我国印染企业特点的废水回用方法,实现变废为宝的理想,就需一切从零开始,自主创新。
  要让废水“脱胎换骨”,就要先找到影响水质好坏的关键因素。在自主研发的过程中,奚旦立团队将研究目光锁定在了一个叫做“化学需氧量”(COD)的指标上。COD是评定水质污染程度的重要综合指标,COD越高则表明水体污染越严重。目前,国际上对印染行业设立的COD标准为每升水150毫克,我国则更为严格——每升水100到80毫克。“要达到这一标准,难度不小”,奚教授坦言。他同时还告诉记者,国外多采用活性碳过滤吸附的方法来降低COD,效果虽好,但造价太高,对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的我国印染行业来说,这招显然行不通。有什么办法既能有效降低COD,又能节省开支呢?奚教授他们给出的答案是:“大通量低成本纤维膜”技术。
  膜是净水时常用的一种过滤装置,由于膜技术具有有效降低COD、节能、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使其在水处理方面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国外一般将膜技术用于饮用水、海水淡化等高精领域,很少用于工业。因为工业废水往往含有酸、碱、油等复杂物质,处理条件十分苛刻,对膜的材料性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而奚旦立团队不仅敢为人先,大胆地将膜技术应用于工业领域,而且还打破国内外成品膜较多由单一材料构成的惯例,开创性地用多材料“配对”的方法制膜。此举提高了膜孔径和通量,让单位时间与空间的回水量得到增加,从而适应了工业对废水回用量需求高的特点。更值得一提的是,超滤膜孔径或小于0.05微米,微滤膜孔径在几十微米,而由奚教授他们所开发的膜孔径约为0.1微米,在二者之间,填补了这一领域的国际空白。“利用这一技术,可将印染废水的回用率从10%最高提至45%,每吨水的回收耗电量由3到4度下降至0.8度”,奚教授如是说。
  更让人感到高兴的是,目前这一技术已逐渐产业化,共实施45个工程,实际减排COD达16万吨。以浙江某染整有限公司为例,由于当地水资源紧缺,生产用自来水每吨2.2元,2003年缺水时该公司甚至用汽车到山里拉水,每吨20元。而采用膜技术后,该公司的废水总回用率达56%,处理费每吨仅1.3元,一年下来可以减少用水495000吨,费用支出减少1089万元,企业由此真正走上了一条绿色纺织之路。
其他文献
全球首例接近完整换脸术取得成功    美国的外科医生玛丽亚·谢苗诺夫首次给人实施的接近完整的面部移植术获得成功。2008年12月,她用一位匿名捐赠者的肌肉、骨骼、上唇和鼻子,对一名年轻女子近83平方英寸的皮肤做了移植术。这位医生说,患者经历外伤性损伤后,脸的中部全毁。  2个月后,这名不想透露姓名和长相的患者的脸恢复了一些基本功能,例如有了嗅觉,可以能用杯子喝水了。如今,她已经出院,正逐步康复。谢
刘增合《财政管控拯救不了晚清颓运》  在国运跌宕的晚清,财政管控是一个值得梳理和评骘的重大问题。同治朝以降,各省延续大规模战争时期形成的就地筹饷办法,形成了独立于中央财政之外的“隐匿财政”形态;庚子(1900)以后,基于新政所需和赔款催迫,外省纷纷形成典章规制之外各具特色的征税体系,中国21个行省俨然是21个“国”,主管皇室财政的总管内务府大臣屡屡违规借拨户部库银,更加劇了国家财政纷乱的程度。对此
2010已渐行渐远,这一年里所有宏大叙事都已载入史册。而崭新的2011年,则“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  不是所有的结束,最终会梦想成真;但一切的开始,都要以梦想开启。创新从梦想伊始,梦想因创新成真,创新让科技跨越,科技让梦想触手可及。在我们刚刚走过的一年中,我们为梦想而拼搏不息,为锐意创新激情澎湃,为科技腾飞欢呼雀跃,为远景蓝图欢欣鼓舞。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这是几十年前一位伟人的感
“狗力”踏板车    美国一名男士由于厌倦遛狗,发明了一种以狗为动力的踏板车,为遛狗增添不少乐趣。这项独特发明引起众人兴趣,被称为最新“遛狗科技”。  这部狗拉踏板车看起来与老款的边三轮摩托车相似:主人把狗用皮带套在踏板车一侧,用刹车和车把控制方向,通过狗跑时产生的动力拉动踏板车和狗主人。一辆踏板车最多可以加3个挽具,这样可以方便一些狗主人同时遛多只狗。“我们都曾看到过狗主人大声叫喊,控制狗拉雪橇
魏岳江 编译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噪音已经成为了飞机的致命问题。因此,各国军事家正在努力对它进行改造。现在的军用飞机设计师除了在改进隐形飞机外,还试图设计出一种飞行时悄无声息的无声飞机。  目前,常规客机的噪音一般都高达90分贝。长期在机场周围生活的人,会出现听力下降、血压上升的情况,甚至神经系统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紊乱。所谓的无声飞机并非飞机发动后旁边的人听不到任何声音,而是指飞机起飞时
现在的人们追求的是“美食”,为了减肥还要“节食”,但在30年前,普通百姓最希望的是“能吃饱饭”。我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对此深有感触。  那是1972年,还是一个吃饭要粮票的年代。当时我在湖北光化水泥厂工作,我的同事吴大嘴是钳工,每月的粮食定量标准是30斤,可他却不够吃,原因是他有一张特别大的嘴。要是生活在现在,就凭他有张能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大嘴,肯定可以赚不少钱,吃喝不在话下。  要说吴大嘴的嘴
据记载,在封建社会里群臣在朝见皇帝的时候,总要“山呼万岁”。那么这个“山呼万岁”究竟是如何出现的呢?为什么要在“万岁”一词的前面加上“山呼”呢?  据《汉书·武帝本纪》记载:元封元年春,汉武帝登临嵩山,随从都听到从山中隐隐约约传来三声高呼万岁的声音。此事也记载于汉武帝自己下的诏书里。由于是在嵩山上听到的,所以,“山呼”又被称为“嵩呼”。  本来从山中传出“万岁”的声音纯属无稽之谈,但当时的汉武帝和
  
日前,日本一位艺术家设计发明了一艘拉链外形的摩托艇,有望载客运行。  日本艺术家铃木康麽设计了一艘巨大的拉链形状的摩托艇,摩托艇驶过,海面上泛起的波浪好似拉链的链齿。在最近日本濑户内国际艺术节上,铃木康底展出了这艘摩托艇。  据悉,这艘拉链艇会往返高松(日本四国岛东北岸港市)和高松市的女木岛。    折叠电动三轮车    这辆折叠电动三轮车车身可以自由变换。正常适合购物时使用。通常情况下,它的两个
核心提示:2008年8月1日,我国投运的第一条轮轨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开始正式运营。京津城际快速铁路工程于2005年7月4日开工,总投资133.24亿元,西接北京南站东端,东至天津站,全长115.2公里,设计时速300公里/小时,最小发车间隔3分钟,最大通过能力20对/小时,每列车定员900人,最大输送能力18000人/小时。京津城际快速铁路的建成通车实现了京津两地在30分钟内通达。  据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