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零食给你,我的小孩

来源 :饮食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etc2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缤纷零食是幸福童年的重要标志,也是长辈向孩子宣宠示爱的直观表达,在421家庭结构中,孩子高居心尖尖上,所有的吃食,不怕想不到,只愁吃不下。
  让每一个孩子健康茁壮成长是所有家长的幸福追求。孩子可以吃零食吗?如何限量?怎样选择?在满足幸福感、合理营养与保证安全的三大要素交集处,有多大空间?是否真能找到这一片乐土?
  讨论1:孩子能不能吃零食?
  反方:
  有媒体报道:在0~36个月里的婴幼儿,个别孩子胃里装着的95%是各种零食。以至于孩子到了正餐就食欲不振,过后又通过零食找补,长此形成恶性循环,影响孩子的正常营养摄入,导致胃肠功能下降。
  正方:
  孩子的消化系统发育有个过程,胃肠的容量从少到多逐渐增长,对孩子而言,少量多餐是合适的,提倡三餐两点制,提倡零食。2007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以下简称膳食指南)明确指出,零食是正餐的补充,既能补充一定的热量和各种营养素,又是对生活的享受,同时,零食还能舒缓紧张情绪。
  案例:比如婴儿的喂养,膳食指南建议从4~6月龄起,可以添加辅食。很多家长会理解偏差,以为辅食就是零食。其实这个辅食,指的仍然是正餐内容。6个月起母亲给婴儿的铁贮存消耗殆尽,添加蛋黄就此开始,先给四分之一个蛋黄,在一个月内逐渐增加到整个蛋黄。6个月的婴儿乳齿初萌,给一些饼干、馒头干、面包干,让孩子磨磨牙齿的同时,也能增加淀粉类能量。7月龄可添加细嫩碎菜叶,8月龄可每周渐次喂给肝泥、肉末儿、全蛋、鱼肉、豆腐、赤豆泥。
  一定记得循序渐进,婴儿的胃容量是很小的,初次进食可能只给3克~5克,渐渐加到5克~10克,每天两次。有研究提示:辅食添加得过快过杂,与孩子的过敏性疾病发生有一定相关性。家长慢慢喂,孩子得慢慢来。“一口吃成胖子”的心态要不得。
  对于大月龄婴儿,在上述辅食之外,家长可以在喂奶、正餐的间隙少量给予水果泥或者水果片、天然酸奶或奶酪、馒头片等作为零食。
  讨论2:零食的量如何限定?
  反方:
  孩子想吃就吃,他们消化能力强,难道会把自己吃伤了?
  正方:
  零食应该作为两餐之间的适量补充,是小点心,是配角。零食的总量把握宜不超过全天能量的15%。孩子不具备基本营养素养,自控能力又非常薄弱,如果家长不作选择不予指导不加节制,必然因为口味偏嗜等原因造成营养素摄入不平衡,某些营养成分过量,同时还会有其他的潜在食品风险如添加剂。
  案例:我们医院开设肥胖联合门诊,由内分泌科、营养科、康复科专家联合出诊。在笔者接触到的肥胖患者中,小胖墩占相当比例。比如男孩凯凯,13周岁,身高150厘米,体重竟然达到75公斤。在膳食习惯问询时,笔者发现凯凯家里开有小型超市,从儿时起凯凯就随意进食无人过问,他嗜食方便面,多时一天可吃三包,时常替代正餐,同时喜欢吃“辣条”,很长时间是拿起一长条好几包辣条短时间集中进食,家里厨房做的菜也以猪肉为多,嗜吃肉圆。另有一男孩然然,13周岁,身高156厘米,体重达79公斤,嗜饮料,喜油炸类零食如薯片等。
  家长可能会觉得薯片那么油,饮料那么甜,孩子们自然会知道饱与腻。家长们不知道的是:此类零食中广泛添加的膨松剂、增味剂等大大掩盖了油和盐的味道,会让人不知不觉吃得过量也不会觉得饱。
  而薯片中油分过多会增加冠心病、肥胖症、高血压等疾病风险,碳酸饮料中过多糖分及磷酸碳酸也会造成龋齿、脂肪堆积和骨质疏松,增加糖尿病发病风险,并且,大多数的零食都会败坏孩子对正餐的食欲。
  因此,零食的总量必须加以严格控制。家长是孩子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控制零食总量之战,布防的战线很长,要做通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思想工作,要控制孩子在超市货架对零食的选取,要管理好家里的零食柜,甚至,对于孩子的零花钱使用也要加以管理引导,甚至,当孩子看到电视里的食品广告,家长也要见缝插针及时解释,拨云见日拨乱反正。
  国外研究显示,在电视广告的影响下,儿童通常会选择更多的“垃圾”食品,看半小时动画片和食品电视广告的7岁至11岁儿童,要比只看动画片而不看食品电视广告的儿童多进食45%的零食。如果这些儿童不减少其他食物的进食量和不运动的话,那么这些多进食的零食将会使他们的体重每年增加近4.5公斤。
  讨论3:怎样选择零食?
  反方:孩子想吃什么就由他们呗。
  正方:零食的选择是最最重要的环节,零食种类千千万,好中选优,精中选强,只选对的,未必贵的。家长的必修课——“零食甄别速成”。
  现状调查:
  国内首家专注儿童环保教育的非营利机构“iearth—爱地球”发布报告:他们进行于2012年6~7月、完成于北京、上海、西安等9个城市的39所小学的报告显示,7%的儿童每天食用方便面,8%的儿童每天食用果冻,9%的儿童每天食用薯片,11%的儿童每天食用火腿肠,10%的儿童每天食用蜜饯和奶茶,15%的儿童每天食用口香糖和饼干,而夏天26%的儿童每天食用冰激凌。
  可怕不?仔细辨别一下深思一下,发现什么没有?孩子们在吃些什么?最直白地讲,孩子吃的没有一样是食物,全是产品,对不对?全是经过加工,添加这个添加那个,调味出来的。这个才真正可怕。
  曾有营养学家呼吁——“不要吃你奶奶没有吃过的东西”。奶奶小时候,吃的是红薯玉米棒,吃的是田间产的谷物菜蔬老母鸡下的蛋,原生态。而现在广受孩子青睐的五花八门的零食,他们吃的究竟是食物还是添加剂?
  “零食甄别速成”又说些什么呢?
  一个基本原则——少加工,原生态。只有不好的烹调加工,没有不好的食物。玉米好不好?孩子饿了给根玉米棒,啃着磨炼牙齿,膳食纤维还能洁齿去除牙菌斑,同时锻炼咀嚼肌,据说与预防近视有一定相关性。整粒玉米的升血糖指数低,能持久提供血糖,扛得住饥。做成爆米花,营养价值大打折扣。虽然看起来添加了不少成分,吃起来又香又脆,但那些植物油(不少的反式脂肪酸啊)、调味剂呢?对于身体都是垃圾和负担。   土豆号称营养最全食物,加工成薯片却被营养界千夫所指。果汁比水果损失了维生素与纤维素,而且许多果汁商品,看看他们的果肉原汁比例?蜜饯也并不就是水果,说得惨烈些,蜜饯是水果的木乃伊,加了那么多防腐剂,敢吃吗?
  选择高纤饼干,原麦面包?如果口感很柔和酥脆,多半添加了脂肪。鲜奶蛋糕里究竟又有多少鲜奶?
  两大考虑范围——丰水果,俭坚果。
  水果所含的葡萄糖、果糖、蔗糖都极易被人体吸收,而有机酸可以促进消化,果胶有预防便秘的作用。同时,水果富含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等,有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和免疫促进。
  选择水果最好遵循应季原则,苹果双向调节不论便秘或腹泻,梨子性寒宜发热忌腹泻,香蕉宜熟不宜生,榴虽好多食上火,山竹可降伏之。每一种水果都营养独具,只需要注意在两餐之间,适量、轮换着给孩子。
  坚果含有人体需要的一些必需脂肪酸、维生素B族以及微量元素,都是孩子长身体时需要的营养素。坚果的选择也要注意两点:第一,建议原味,避免过度调味。那些奶油味的、话梅味的坚果容易盐超标,油炸的更不提倡。第二,选择新鲜产品。坚果富含脂肪,容易氧化变质,容易霉变污染致病菌。坚果普遍能量密度较高,每次的食用量不宜太多,宜从俭。对于婴幼儿,更要注意坚果食用的安全性,防止噎呛。
  除此二果之外,奶及奶制品如酸奶、奶酪,也是零食的优秀之选。全麦麦片、燕麦片,可作充饥之物。可可浓度高的黑巧克力,营养丰富能量适中,更可愉悦心情。豆腐干和肉干类虽然营养丰富,但添加剂太多,只建议于旅途时作不时之选。
  黄灯止步——警惕添加剂。
  如今,在儿童零食的食品配料表上,已鲜有食物原料成分,取而代之的是十几种甚至几十种“不知所云”的食品添加剂名称。
  虽然国家对于食品添加剂的用量和适用范围都有严格规定,但如果长期大量食用含有这些添加剂的零食,对于身体各项机能尚未发育健全的儿童仍会存在潜在危害。
  广东省韶关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彭珊珊指出,在儿童接触频率最多的九种零食(冰激凌、饼干、口香糖、火腿肠、果冻、奶茶、蜜饯、薯片、方便面)中,含有多种对儿童成长发育不利的添加剂,如焦糖色、柠檬黄、诱惑红等,有关儿童营养学家认为,这些添加剂对儿童的肝、肾功能影响较大,而且过量食用加入防腐剂、色素、甜味剂的食品,还会对儿童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伤害。
  彭珊珊还指出,部分不被允许应用于婴幼儿食品中的添加剂出现在婴幼儿经常食用的各类食品配料表中;有些食品添加剂在别的国家已被禁用,但在我国却仍然被广泛使用在食品中,例如亮蓝等。多种食品添加剂混合使用的安全性尚未得到完全证实,同时使用会不会相互反应,产生新的毒害物质,还没有完全明确的答案。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食品和营养卫生学系柴巍中副教授指出,现在更危险的是“擅自扩大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过量使用食品添加剂;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或本身质量有问题的食品添加剂”三大主要问题。
  绝对红灯区——三无小零食。
  无论城市还是农村,校园周边小店里都是三无小零食的重灾区。卖的小食品多数以一些肉类为名称,比如“麻辣鸡排”“素食烤鸭”“腊骨头”等等,极具诱惑性,其实全由面粉和豆类制成,跟肉类没有一点关系。
  按照国家规定,乳制品、饮料、方便面、饼干、罐头食品、冷冻饮品和膨化食品等都应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后才能进行生产销售,而且应在食品外包装上明确标注QS标识,但校园周边的杂货店多是无证经营或是超范围经营,鲜有QS标识食品,多为“三无”食品,或是一些小厂生产的披着合法外衣的不合格产品。
  国家有关检验部门查出的不合格食品中,小食品不合格率最高。小食品中经常出现不合格产品的原因包括:凉果蜜饯类中的糖精、甜糖素以及色素超标;膨化产品中致病菌指数、色素超标;肉干鱼干类食品中防腐剂、色素、香精超标;果冻类食品中香精、色素、细菌指数超标等。
  如果孩子长期食用这些不合格的小食品,安全隐患极大,问题食品为了追求口感降低成本,可能会添加过量的糖和添加剂,还可能存在卫生问题和重金属超标问题,严重的会危害孩子肝胃肾的健康。
  就说膨化食品吧——与其他更先进的配方相比,含铝膨松剂价格便宜,使用面广。70%以上的油条、油饼、薄脆等酥脆面食铝残留量超标,有的甚至超标十几倍。一个人每天吃50克膨化食品,加上一根油条,再加上少量饼干或面点,就会吃进100毫克以上的铝。铝过多会导致儿童神经系统发育障碍,并促进早老性痴呆症的发生。
  还敢给孩子买那些“膨松”或“松脆”的糕点吗?三无产品中的膨化食品,更是铝的集中营。校园周边食品生产销售流动性强,监管难度很大。这就需要家长与老师为孩子擦亮眼睛,坚决不吃街头小食品。
  如果说吃零食要记住不要给孩子吃奶奶没有吃过的东西,那么,在每天的正餐中,食品安全隐患也不容忽视,简而言之,对于正餐,我们的倡议是——让孩子记住“妈妈做的饭菜”的味道。
  生活方式的改变让人们外出就餐的机会越来越多,而大多数餐馆的厨房各式调味品琳琅满目,也是添加剂的大本营。添加剂的反复刺激会逐渐改变人味蕾的敏感性,变得对添加剂敏感,对食物的天然味道麻木,尤其是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会因此爱吃各种快餐和熟食,而不喜欢吃日常的饭菜。
  好的饮食习惯会让孩子一生受益,家长们,认真对待,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吧!
  责任编辑/邹佳璇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疗法治疗痔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于2013年7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176例痔疮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尾号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8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
目的:对妇科阴道炎护理健康教育干预的实施效果进行深入的剖析。方法:选择我科在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间,接收过的600例阴道炎患者。采用随机分组原理,将600例患者等分成研究组和
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以"藻类植物"一节的教学为例,通过移动互联技术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探索应用,帮助学生有效构建生物核心概念,充分体现了移动互联技术与初中生物学实验
目的:对舒适护理在冠心痛合并心绞痛患者中的护理效果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80例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
以"神经调节"复习课为例,简要说明基于大概念的教学设计过程,通过对三个不同层次的班级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尝试提出一些基于大概念教学和核心素养落地的方法和课堂教学的注意
养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培养、补养、护养之意。何为养生呢?《素问·上古天真论》总结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怎样理解呢?协调阴阳、顺应自然、饮食调养、谨慎起居、和调脏腑、通畅经络、节欲保精、益气调息、动静适宜等等
目的:探讨和研究银离子敷料联合水凝胶用于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之间收治的100例糖尿病足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2015年1月13日,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中国经济网协办的“2014年食品安全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在京举办。会议公布了由中国经济网食品安全舆情研究所选送的12个国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片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所致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观察.方法:将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伴随有颈动脉斑块的脑梗死患者在常
在当今媒体快餐化的环境中,一篇食品安全报道要在信息海洋中脱颖而出,最重要的是什么?选一个耸人听闻的标题显然是最省事的办法,比如可以这么写,“——竟含有(检出)——,长期大量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