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肠套叠 气灌肠 复位
肠套叠是外科常见病,尤其小儿发病率高,2000年3月以来利用医院常用医疗器材,自制气灌肠复位器,诊治肠套叠患者56例,无1例肠坏死发生,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材料:血压计、听诊器三通、18号气囊导尿管、30ml空针。将血压计两通接头拔下换成听诊器三通,另一接头接气囊导尿管,各连接处用线扎紧,血压计袖带用线扎紧。如图1。
方法:透视下气灌肠复位。患者平放于透视床上,常规腹透,结肠无胀气。尿管涂抹少许石蜡油,经肛门插入直肠,约10cm,气囊注水15~30ml,向外牵拉有阻力后停止。由血压计气囊缓慢注气,透视下观察见气体由直肠逐渐进入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显出杯口状缺损影。血压计显示压力渐升,勿超过100mmHg。一般维持5~10分钟,在此过程中若压力降低,随时注气维持,若出现压力突然下降,透视下看到气体进入小肠,表明复位成功。
肠套叠是外科常见病,尤其小儿发病率高,2000年3月以来利用医院常用医疗器材,自制气灌肠复位器,诊治肠套叠患者56例,无1例肠坏死发生,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材料:血压计、听诊器三通、18号气囊导尿管、30ml空针。将血压计两通接头拔下换成听诊器三通,另一接头接气囊导尿管,各连接处用线扎紧,血压计袖带用线扎紧。如图1。
方法:透视下气灌肠复位。患者平放于透视床上,常规腹透,结肠无胀气。尿管涂抹少许石蜡油,经肛门插入直肠,约10cm,气囊注水15~30ml,向外牵拉有阻力后停止。由血压计气囊缓慢注气,透视下观察见气体由直肠逐渐进入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显出杯口状缺损影。血压计显示压力渐升,勿超过100mmHg。一般维持5~10分钟,在此过程中若压力降低,随时注气维持,若出现压力突然下降,透视下看到气体进入小肠,表明复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