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物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高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kesh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生活现象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到解释,各种生物体的结构必须通过实验才能观察清楚。如何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初中学生具有好奇、好问、好动的特点,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心理基础。在草履虫的实验中,采用“自主性实验”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生物实验教学 动手操作能力 创新能力
  
  生物实验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题。在新编九年制义务教育生物教学大纲中,教学内容增加了好多新的实验,学生动手参加实验的机会多了。因此,教师要善于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草履虫是原生动物的一种,整个身体为一个细胞的单细胞动物,虽肉眼能看见,但分辨不清其外部形态,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通过草履虫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创新能力,使学生懂得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一、实验方法和步骤
  (一)实验准备阶段
  1.选择实验对象
  以我校2010学年初一1班为实验班,2班为对照班,由同一老师任教。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生物成绩的平均分(81、82)无明显差异。
  2.实验设计
  实验班采用“自主性实验”即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有关草履虫的采集、培养、观察等提出问题,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下,亲自对草履虫进行实验,在实验中探究和发现新知识达到创新。对照班按正常的课堂教学形式进行,即通过幻灯投影学习草履虫的有关内容。
  (二)实验阶段
  1.启发诱导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课前3分钟由学生讲著名科学家的故事:从列文虎克用放大约270倍的透镜,第一个看到了很多自由生活和寄生生活的原生动物,他把眼虫描述为“中间绿、两端白”的虫子,后人尊称他为原生动物之父。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一项重大发现都源于生活。
  2.实验活动
  (1)草履虫的采集。采集时分实验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利用双休日到野外采集水样。草履虫一般生活在池塘和污水沟中,同学们用试管从水流平缓的河沟取些水样,对着阳光,见管内有白色小点在水中游动,带回镜检后作为种源。二是取隔年的新鲜稻草,切取近根部浸在盛有清水的培养缸内。一段时间培养后,可见培养液中有许多小白点在游动,镜检后作为种源。
  (2)草履虫的培养。分小组培养,根据自己的设想选择培养材料。一般最传统的方法是稻草液培养,取干净稻草剪成3厘米的小段,每100毫升水加1克稻草的比例,煮沸10~15分钟,冷却过后,滴入草履虫液,置于温暖有光线处,在适宜温度(24~28°C)下,约一周左右可得大量的草履虫。也可用酵母液和牛奶液培养,教师分组指导,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观察
  观察是学生直接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指导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观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激发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学生观察自己培养的草履虫,先用肉眼观察,再用放大镜观察,然后借助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种类、数量,并设计、实施将草履虫用盐和肉汁分别刺激,观察它的应激性。引导学生总结出它的趋利避害的特性。并写出实验小论文。
  (三)测试与结果
  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成绩,平均分(92、84)。从结果可看出,实验班与对照班成绩差异显著,说明本实验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有很大帮助,深受实验班同学欢迎。另外,通过整个实验中的观察还发现,大多数学生敢于打破思维定势来思考问题,富于好奇心和想象力,充分体现了创新能力。
  二、实验总结
  1.兴趣是创新的源动力
  本实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并在独立完成实验过程中积极开动脑筋,不断发现问题并能提出新观点。几乎100%的学生都喜欢草履虫的各种实验,特别是当他们自己操作显微镜在视野中清晰看到旋转前进的、自己培养的草履虫时,非常高兴,越来越爱上生物课。学生这种对实验本身的兴趣将促使学生思考乃至创新,学生无论在草履虫的培养还是应激性的观察,都显示了不同的创造能力。
  2.小组合作更能激发学生创新
  小组实验创造了一种互相讨论、互帮互学的氛围,动手能力强的同学在实验中帮助能力差的同学,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创新能力有所发展,体会到团结合作对于创新重要性。
  有关草履虫的每个实验都牵动着学生的好奇心,无论能力强,还是能力差的,甚至学困生都争着做实验。在实验中我观察到,学习差一点的学生,他们的动手能力极强,及时鼓励他们,给予自信心,使这样的学生爱学生物知识。在实验班,草履虫成了热门话题,草履虫实验活动,为学生动手尤其是创造性地培养其动手能力开辟了广阔天地,更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其他文献
建国以来,我国一直采用不变价总产值计算工业发展速度,改革开放后,在多种价格形式并存,产品价格变动频繁,产品更新换代加快,以及非国有工业特别是以小型、简单加工为主的乡镇
现代企业的发展是在产权关系的不断重组和改造的基础上获得效率的提高,从而获得新的具有较好激励效果的产权制度。《经济研究》1996年第5期发表刘小玄的文章,从资本权益的剥
[摘要] 和谐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特点,实现和谐,是古往今来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和愿望。教育工作者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构建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合作中实现知识的学习。  [关键词] 和谐 合作 学生    一、从情感上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    现代教育家认为,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求知,必须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的师生关系基础上,创设愉悦和谐的学习气氛。因此,教师要
区角活动的创设和实施,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社会性和个性,促进幼儿的更好发展。在活动中,幼儿是主体,老师作为引导者,必须转变教育理念和行为,从区角活动选材、环境创设、适时指
作为教师,绝不能以成人的眼光去要求学生,更不必去追求学生的绝对正确。要允许学生出错,并将错误作为一种促进学生情感发展、智力发展的教育资源,正确地、巧妙地加以利用。
文章实证分析货币供应量增加对蔬菜价格的推动作用及论证与蔬菜相关的具体调控政策是否有效降低了蔬菜价格波动的剧烈程度.经验研究结果表明,货币供应量显著影响各类蔬菜价格
每年高考结束后,最能吸引眼球、最能引发热议的,就是作文。今年的安徽高考作文题是“时间在流逝”。乍一见这题目,让人惊讶,惊讶它的简单,简单得出乎意料,简单得无所适从,简单到准备
针对转轨时期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统计工作将如何开展?国家统计局咨询员郑家亨同志在《统计与决策》1995年第2期上发表的论文,富有启发性。 首先,在市场经济下,统计对象更加
到本世纪末,我国将基本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社会保险体系框架,建立起适用于多种经济成份中各类劳动者的社会保险制度。 “九五”期间,社会保险制度将按照统
现实世界中,很多问题都涉及不等关系,对不等关系的研究,不但在高中数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而且能够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培养同学们的创新精神,这也正是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