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肠Burkitt淋巴瘤一例

来源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llove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儿:男,5岁,体重18 kg.入院前3个月因持续不明原因血便辗转多家医院诊疗,曾行结肠镜检及腹部同位素扫描未发现病因及出血原因,仅行对症及输血治疗.入院前1个月因发现阴囊肿大于当地医院诊断双侧斜疝,行双侧鞘状突结扎术,术后才发现腹部包块,行B型超声、腹部CT检查,仍不明确肿块性质,故转入我院.入院检查,贫血貌,腹部平软,未见胃肠型,腹壁静脉无怒张,肝脾肋下未及,左下腹可及一约10 cm×5 cm包块,质韧,边界不清,无明显压痛.双侧阴囊肿胀,质韧,无明显压痛。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近10年环境与生态学领域研究论文产出和引文影响力情况。方法利用ESI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分析环境与生态学领域的高影响力国家/地区、机构、期刊、人员、高水平
先天性肺囊肿是一种较常见的先天性肺发育畸形,与肺部其他疾病如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肺包虫病等较难鉴别,易引起误诊误治.其中双肺多发的肺囊肿极为罕见,本院近年收治双肺多发肺囊肿5例,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5例双肺多发肺囊肿中男3例,女2例.年龄2岁1个月至13岁2个月,平均7岁8个月.其中4例出现肺囊肿感染,1例囊肿破裂致气胸,5例均出现咳嗽气紧等呼吸困难症状.5例患儿均行胸部X线片及CT检查证
期刊
横纹肌肉瘤(RMS)是儿童最常见的软组织肿瘤[1],好发于头颈部、泌尿生殖系,发生于腹部较为少见.其恶性程度极高,早期转移早,病情发展快,临床表现极为复杂.本文对我院2008年7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2例小儿腹部横纹肌肉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期刊
目的 分析不同年龄段儿童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流行病学和临床表现的差异,为改进急性穿孔性阑尾炎的早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近20年本院收治的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分为新生儿及婴幼儿组(1d至3岁)、学龄前组(4~7岁)、小学年龄组(8~12岁)、青春期组(13~16岁).统计穿孔性阑尾炎的性别比例和年龄分布.计算比较不同年龄段患儿的穿孔率.比较不同月份不同年龄段患儿穿孔性阑尾炎的
患儿:男,2d,主因产前检查发现腹部肿物入院.患儿母亲孕39周产前检查时,发现胎儿腹部肿物,出生后患儿行腹部彩超亦提示腹膜后肿物,不伴发热、呕吐、抽搐等不适,为求诊治入我科.患儿系G1P1,足月顺产,出生体重3 kg,羊水清,量正常.否认难产病史.检查身体:体温36.5℃,脉搏152次/min,呼吸44次/min.监测血压维持在78~95/40~55 mmHg(1 mmHg=0.133 kPa)之
期刊
外语特别是英语,不仅仅是人们交流和沟通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它还是竞争的“武器”,在英语正成为国际通用的商用语言的情况下,只有掌握了英语,我们才能更加有效地在国际舞台上
先天性心包内膈疝(congenital intrapericardial diaphragmatic hernia,IPDH)合并脐膨出为罕见的先天性畸形.脐膨出的症状体征明确,多可得到及时治疗.先天性心包内膈疝少见且无典型症状体征,多漏诊、误诊,造成严重后果.本文就收治的1例先天性心包内膈疝合并脐膨出患儿进行分析,以加深对本病的认识。
期刊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种死亡率极高、以气体交换严重损害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其特点主要为急性低氧血症伴无法用心力衰竭解释的影像学双肺浸润[1];其主要病理生理特
患儿:男,1岁.头部外伤,左侧肢体活动不灵3d,由外院转入.3d前原地摔倒,头部及左上肢着地,当时有哭闹,伤后5 min呼唤无反应,急送当地医院,半小时后患儿意识恢复,双瞳等大.行头部CT检查示:右颞顶硬膜下血肿(图1),家属拒绝手术,遂保守治疗,伤后3d患儿反应迟钝,无哭闹,左侧肢体活动变少,复查CT示:右侧额、颞及枕大片低密度影(图2),遂转来我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