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培育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亲切感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qm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育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亲切感,是新时期我国社会发展对未来人才的一种期望,也是课程标准的一项基本要求,同时,从小培育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对学生的人生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通过识字教学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欲望
  中國汉字为方块字,有许多的象形字、象声字等,在漫长的历史演化中,许多字还保留着古老的印迹。例如,“国”“田”“皇”“门”等字,从字的组成就可以联想到字的意义。蕴含了许多我国古代的礼仪、传统思想、当时的社会习俗等内涵,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智慧。汉字还有一个主要特征是表意,如“从”字,从字形上看,好像一个人跟随在另一个人的后面;还有“众”字,给人一种人挤人的场面感,意思是很多人。又如“时”字,右边为“日”,表示太阳,古代人计时的主要参照物即为太阳的影子;左边为“寸”字,也是古代人计时的一种度量单位,左右两边组合起来,就表达出一种与太阳有关的意思,即代表着“时间”。因此,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角色表演、课件等形式,将丰富的传统文化融入其中,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注重写字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许多做人的道理以及爱国情愫。目前,写字教学在中小学中存在着诸多薄弱环节,在“升学率”及“小升初”的巨大压力下,从学校到家长,都对小学生的写字教学重视不够,缺乏系统的教学计划和评价体系,这一现状随着电脑、网络和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更应引起各方面的关注。
  “字如其人”,一手漂亮的好字能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这需要付出大量的劳动,通过勤学苦练才能得到。这是一个对学生意志力、控制力、耐心度、自信心、做事态度等不断锤炼的过程。在写字教学中,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制定详细的教学规划,如小学一年级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掌握“横”“撇”“捺”等几种基本的运笔方法等等;小学二年级熟练掌握200百字的书写……形成一个连续性的体系。
  书法艺术是一朵汉字瑰宝,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汉字的结构美和文化精髓。在写字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书法艺术欣赏、书法大师的故事等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刻苦训练、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三、在古诗教学中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古诗词语言凝练含蓄,意境深邃,情感丰富,形式优美,富有韵律美、情境美、人文美。通过古诗教学,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奠定基础
  古诗词浩如烟海,名篇佳句俯拾即是。语文学习注重的是积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由量变到质变,长期不懈的积累就能为语文素养的养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古诗词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
  古诗词不仅表现在形式上的美和语言上的美,其中还蕴含了大量的情感态度,有对朋友的不舍之情,有对国家的忧患意识,有对敌人的愤慨之义,有对父母的感恩之念,还有对人生的深度思考……,例如,《长歌行》让学生感悟努力学习对一个人的重要性,《赠汪伦》让学生懂得友情的可贵。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加强孝道文化的培育,不仅能让学生获得孝道文化的陶冶,促进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还能增加语文教学的内涵和厚度,使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例如,笔者在指导学生读《游子吟》中“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一句时,引导学生体会母亲不辞劳苦,对儿子的一片关爱之情。学生借题拓展,笔者提出引导问题:“出门在外的孟郊应当怎样感念母亲的恩情?”有学生说:“孟郊出门在外,母亲最担心他的身体了,因此,他应该注意保护自己的身体,不要生病。”这说明,10岁大的孩子虽然不能完全理解孝的含义,却懂得了爱护身体不让亲人担心的道理。因此,教师应教育学生爱护身体、珍惜生命,并明白尊重自己、尊重他人与尊重社会是密不可分的道理。
  四、通过课外实践活动拉近学生与传统文化的距离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通过阅读,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智力发展状况,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例如,组建阅读小组,开展阅读竞赛;定期举办阅读沙龙,交流读书体会;举办主题阅读活动,由教师提出阅读书目,每天与学生保持沟通和交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营造阅读氛围。例如,可以举办《三字经》阅读主题月活动,也可以通过歌曲的形式将《弟子规》《论语》等优秀传统作品让学生吟诵出来,也可以将学生带到附近有关的历史文化遗迹,启发学生阅读与之有关的书籍,全面了解其文化内涵,从而拉近传统文化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距离。
  (二)充分利用传统节日资源,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都有一个传说或者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事件,是群众智慧和情感的传承和弘扬。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节日资源,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或者书籍了解相关节日来历,开展黑板报、读书角、情景剧表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融入,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与趣味性。一方面通过识字、写字、古诗词教学,培育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情感;另一方面,通过语文教学和课外实践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亲切感,使他们增强学习力,能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其他文献
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重视大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创新思政育人途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分析大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
【摘 要】随着当前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正在快速冲击这个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化学学科作为高中教学阶段的重要课程,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结合社会的需求,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在当今信息时代下,高中化学教学要注重有效结合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将高中化学教学和多媒体技术进行有效的结合,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提升高中化学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所以本
【摘 要】在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政治教学必须进行创新,才能实现核心素养的培育,要做到:第一是以创新理论教学形式来培育高中生政治认同素养,以主流话语来论述中国特色社主义理论体系;第二是以创新课堂讨论形式来培育高中生科学精神素养,把批评的视角引向理性的探索;第三是以创新法治模拟实践来培育高中生法治意识素养,系统性培养高中生程序正义下的法治精神;第四是创新调研实践活动来培育高中生公共参与素养,在实践中提升
【摘 要】教学的重点在于传授解答问题的方法与技巧,因此许多学校将大量的时间设置为文化课的学习而忽略了“体育”教学。本文以连云港东海县桃林中心小学为研究对象,将“问题式教学”与小学体育教学相结合,旨在形成以“兴趣”为切入点、以“能力”的提升为目标,让学生从小养成热爱体育热爱运动的好习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情境;问题;体育教学;应用  教师提问的内容和形式决定了学生思考的方向,老师要如何
动火作业在化工企业中是一项技术性强、要求高、风险大的特殊作业。通过对动火作业安全风险评价分析,制定可靠的风险控制措施,按照事先制定好的动火控制管理方案开展动火工作,充
【摘 要】不同体裁的文本,语言风格、篇章结构不尽相同,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评价都应相应调整。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阶段和不同的文体,选择相应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深入引导学生挖掘言语表达的内涵,感受语言表达的魅力,完成“语用”水平的全面提升。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不断拓展教学途径,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完成不同文体“语用”能力的升华。这不仅符合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还将扎实提高学生语文核
摘要:本文分析了大学新生入校后面临的适应性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心理压力和矛盾,进一步探讨加强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内容和对策。  关键词:大学新生 适应性  当大学新生踏入大学校园时,由于生活环境、学习习惯、人际关系等因素的巨大改变,许多同学因为不适应而产生了一系列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1]。因此,深入了解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并制定相应的科学对策,帮助新生尽快渡过适应期,防止暴力
资质认定实验室为保证自己的质量管理体系按照文件要求运行,促进质量管理体系规范有序的运作,以期达到预期的目的和要求,应按照《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要求对质量管理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普及,以QQ、微信和博客为代表的新媒体,在为学生自主管理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挑战。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辅导员应不断探索新途径、掌握新方法,进一步加强并完善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学生自主管理,从而保证教育工作在高校中有序进行。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自主管理;问题分析;对策探寻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学生的学习、聊天、购物、娱乐、旅游和交通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