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女子以肝为先天”思想论治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

来源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snt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是妇科的疑、难、重、急症,约占异常子宫出血的70%.由于其出血模式差异较大,治疗颇为棘手.该病主要表现为经期延长、月经淋漓不尽或非经期的阴道大量流血等,属中医“崩漏”范畴.历代医家对该病的研究较为深入,在病因、病机、鉴别、治疗等各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现存文献对其病机的研究多集中在血热、血瘀、脾虚、肾虚四型,对肝的论述较少,而在临床实践中,常见因肝的功能失常而致崩漏者.“女子以肝为先天”理论从女子的特殊生理病理特点出发,强调肝的功能特性、经络循行在该病治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因肝气、肝血与脾肾二脏、冲任二脉密切相关,故从疏肝气养肝血、肝肾同源、肝脾同调、肝经循行四个方面探讨中医治疗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可为临床治疗拓宽思路.围绝经期是女性特有的生理时期,此期多表现为气郁血虚的状态,而肝体阴而用阳,主疏泄气机指导排卵又藏血而调节血量,故从肝论治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不仅可以解决因排卵异常而导致的激素水平紊乱,起到止血的作用,又可改善围绝经期症状,打破传统理念,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其他文献
血压高、水肿、痉挛是妊娠高血压的临床表现,该病可导致胎儿窘迫、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等不良后果,危害母婴安全与健康.高质量的孕产期护理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妊娠结局.妊娠高血压是妊娠妇女的常见病,如果患病的产妇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严重危害产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和健康.近年来,临床推广应用优质护理,为妊娠高血压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从心理护理、健康知识宣传、饮食指导等方面入手,综合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这方面的研究专著也相继问世,其中《临床妇产科护理指南》是一部兼顾学术性和实用性
期刊
目的:通过模型研究枣分布区与文献记载枣位点相比较,分析枣分布的主要影响因子,拓展对枣分布及影响因素的认识。方法:基于整理文献和标本信息得到枣的200多条分布位点信息,伴随55种环境影响因子,用最大熵(MaxEnt)模型研究影响枣分布的环境因子,用ArcGIS软件分析枣在全国的潜在分布区。依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刀切法验证主要环境因子。结果:研究结果的测试集和训练集曲线下面积(AUC)均>
目的:建立脂多糖(LPS)诱导RAW264.7细胞的炎症模型,筛选喜碱鸢尾根水提取物抗炎活性部位,并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方法:水提醇沉法提取,AB-8型大孔吸附树脂色谱法分离上清液,得上清液浸膏和水,20%乙醇,40%乙醇,60%乙醇洗脱物(YWG,YWG-0%,YWG-20%,YWG-40%,YWG-60%),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CCK-8)法测定上清液和不同体积分数乙醇洗脱物对RAW264.7细胞活力的影响,Griess和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分别测定细胞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T
为复制出更加符合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的动物模型,完善急性胰腺炎的基础研究,促进其深层次的研究,作者通过对现有急性胰腺炎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造模机制,模型优缺点进行总结分析,拟定中西医临床诊断标准,并进行中西医动物模型吻合度评价.结果 显示缺乏胆碱的乙硫氨酸补充饮食(CDE)食物诱导法与中西医临床病证吻合度较高,操作简便死亡率小,但其造模过程并未涉及中医致病因素.分析可得现阶段急性胰腺炎动物模型造模方法虽然众多,但大多符合西医诊断标准,与中医临床病证特点吻合度较低,缺乏中医证候的体现.目前单纯的急性胰腺炎动物
目的:对赤箭(天麻地上部分)和天麻中腺苷、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对羟基苯甲醛、巴利森苷B和A的成分含量,以及赤箭水提液和天麻水提液调节免疫功能和肠道菌群作用进行比较,评价赤箭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6种成分的含量,流动相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脱(0~4 min,0.5%B;4~5 min,0.5%~2%B;5~10 min,2%~15%B;10~12 min,15%~20%B;12~15 min,20%~95%B;15~17 min,95%B
目的:研究氧化苦参碱(OM)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CCK-8)实验检测OM在不同浓度(0,1.0,2.0,4.0,8.0,16.0,32.0和64.0 mmol· L-1)对NSCLC A549和H1299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transwell小室法和划痕愈合实验观察不同浓度的OM(8.0,16.0,32.0 mmol· L-1)对A549和H1299细胞侵袭与迁移能力的影响;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
目的: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探讨肝豆扶木汤(GDFMD)对氯化铜(CuCl2)诱导的人肝癌细胞(HepG2)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HepG2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GDFMD组,PI3K/mTOR抑制剂NVP-BEZ235(10 nmol·L-1)组,GDFMD+NVP-BEZ235 (10 nmol·L-1)组.采用200 μ mol·L-1 CuCl2构建模型组铜负荷HepG2细胞,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观察细
目的:评价清开灵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脓毒症毒热证的临床疗效和抗炎、抗凝及心脏损伤保护作用研究.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液体复苏、抗感染、抗炎、抗凝、血管活性药物及重要器官功能保护等综合治疗措施.观察组采用清开灵注射液,每次5~10 mL,稀释后静脉滴注,1次/d.两组疗程均为5d.进行治疗前后儿童年龄适应性序贯器官衰竭评分(qSOFA),小儿危重症评分(PCIS)和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检测治疗前后降钙素原(PCT),血清淀粉样蛋白A(SA
黄连解毒汤作为清热解毒方中的典型代表,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且在临床应用广泛.笔者通过查阅中国知网,PubMed等数据库近年来公开发表的关于黄连解毒汤作用功效及临床应用的文献,针对黄连解毒汤的作用功效,尤其在抗炎方面的作用进行总结,旨在发现黄连解毒汤发挥抗炎作用的主要发生途径及总结黄连解毒汤的临床应用.经过总结发现,黄连解毒汤是通过多种通路共同调节发挥抗炎作用的,黄连解毒汤发挥抗炎作用的主要途径有调节经典炎症通路白细胞介素-17(IL-17)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4(TLR4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和规格(变型)等级天麻中矿质元素的分布特征及分类鉴定依据.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钼锑抗比色法和姜黄比色法对31批次不同产地和规格(变型)等级天麻样品中14种矿质元素进行测定,运用相关性分析、判别分析与主成分分析对测定结果进行系统分析与评价.结果:天麻中K,N,P元素含量高,为影响天麻生长的营养限制因子,K>N>P>Mg>Ca>Fe>B>Zn>Mn>Cu>Ni>Cr>Pb>Cd元素变化趋势可用于鉴别天麻药材;不同产地间比较发现,昭通天麻P,Fe,Cd元素含量最高,丽江天麻K元素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