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才培养的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探索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a_19830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技术课程由于基础性、操作性和实践性,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效果,让学生产生主动接受探知的能力,就必须探索出中学信息技术的有效教法。
  关键词:发掘;主体;目标;特点;人才培养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课的教师,在有效课堂教学的探索上,使我最有感触的是要善于发掘学生的兴趣,从而培养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通过信息技术课上的知识传授,能培养学生掌握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意识。在几年来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我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用了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讲练相结合
  美国教育家杜威指出教育的目标在于使人能够继续教育自己。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奠定一节信息技术课堂成功的基础。因此,每节课的开始,我都做精彩的内容导入,这不但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渴望。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对网络上的知识都充满了强烈的求知欲。作为教师,我们则应该高度利用好学生的这种年龄特性。我的课堂就是根据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运用课堂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使他们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信息技术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强调学生操作能力胜过理论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单纯的理论知识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知识储备,留下充分的练习时间就显得很重要;反之,我们在课堂上过多的让学生信马由缰地发挥是难以保证他们的转换能力的。目前的中学生自学能力不是特别的强,面对新信息技术无从下手,过多的练习会让他们失去对该课程的兴趣。我的课堂基本上是安排10分钟~15分钟进行讲解、示范,之后留下知识点让学生进行实践,等他们耳熟能详之后再讲下一个知识点。这就要求教师的讲课内容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适当调整,力求在精讲、少讲的基础上让新的知识点及难点作为主要内容来讲,这样便于学生把握住重点,让学生在课堂上记忆力高度集中起来。通过这几个学期的实践证明,学生在练习中遇到问题远比讲理论时提出的问题多,这样就可以验证学生的掌握程度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二、课堂模式多样化
  进行信息技术课程的讲解过程不同于其他学科,它内容丰富,涉及广泛。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上不能完全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要让信息技术课的模式变得多样化。我通过长时间的教学,看到学生刚开始时抱着很大的好奇心来学习,但是当知识点增加后,一些理论、记忆的东西就显得呆板枯燥,学生的兴趣就没有那么强烈,这个时候就要找准时机,发掘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并结合大纲的要求,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刺激学生的学习神经,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达到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学校通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情境设置法、直观观察法、操作演示法、个性激励法、游戏导入法等。学习内容有别,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也是大不相同的。如我在讲“信息与信息技术”时,通过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各种信息实例来讲解,让学生体会到信息和大家生活的关系紧密相连。通过这些学生可见的生活的实例,增强了他们的理解度。当学生意识到“信息”概念后,学习起来就会有目标。利用业余时间,我会让学生从周围能获取各种信息,如广告宣传、招生内容、新闻等信息。通过实践引导教学,学生很容易将生涩的理论形象化。有的时候,我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带领学生在课堂上做相关教学内容的游戏,让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有一个感官上的真实认识。在遇到难消化理解的内容时,学生会自己进行演示,通过情景再现能让他们很容易地把握教学大纲。这种自主学习的培养,提升了学生的相互配合,让整个集体都变得团结上进。
  三、分层次教学
  在分层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接受能力设计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给予不同的评价,这样能让学生分别在各自的求知道路上选择不同的速度,更充分地获取知识信息。通过教学观察,不难发现学生在不同的情绪影响下,认知过程和接受速度是不同的。所以,我在课堂教学中,不是单纯的机械划分,而是视情况而随时调整。我会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实施分层教学,在每一节课前先把教学目标分层为共同基础目标、预备内容目标和扩展内容目标。我设置了学生整体的共同基础目标,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节课的学习中都可以达到大纲的要求,同时还为少数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提供高标准的教学要求。这样就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他们不会因为压力太大而感觉到厌烦学习信息技术课。而当学生完成共同目标的学习任务时,争强好斗的学生会向更高一级的层次目标挑战。这样一堂信息技术课下来,学生都掌握得都相当不错。在课下,我会深挖教材,根据课程的难易度进行分组。这样不仅调动了所有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还增加了我在学生心目中的分量。不同的层次评价要注意用不同的言语,我在设计作业的难度上会让学生根据差异的练习,通过基本题、提高题和综合题,让各层次学生都能达到大纲规定的要求。当学生做完之后,我会根据不同的答案给予不同的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我会以鼓励中下等生为主,对层次高的学生要求的也比较高。通过激发学生的层次差异,让学生获得了学习的热情和进取的精神。
  综上所述,我们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要通过各种方法让学生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教无定法”就是引导我们要具备多样性、灵活搭配性和创新性。因此,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实践、创新,设计行之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真正成才。
  参考文献:
  [1]华国栋.差异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4).
  [2]韩玲玲,李晓东.中小学信息课现存问题与应对策略[J].科技信
  息,2008(18).
  (贵州省遵义市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从紫草科植物倒提壶的地上部分提取总生物碱,制成天芥合剂;临床治疗神经衰弱115例,表明确有一定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作用。
甲硝唑注射液的试制及质量控制贺生海,陶秀德(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人民医院810500)甲硝唑已被WHO选定为治疗厌氧菌感染的基本药物。含0.2%g/ml甲硝唑、0·85%g/ml氯化钠和含0.2%g/ml甲硝唑、5%g/ml葡萄糖两种复方注
报道了采自浙江的10个种子植物新记录分类群.其中杜仲科Eucommiaceae为科级分布新记录;圆柏属Sabina Mill.,杜仲属Eucommia Oliv.和福王草属Prenanthes L.等3属为属级分布新
本文用薄层层析法分离人尿中炎痛及其代谢产物去乙酰物,水杨酸,水杨尿酸,对氨基粉,扑热息痛等,并用薄层扫描法对扑热息痛及其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定量。
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加用金胆注射液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及慢性活动型肝炎各30例,结果表明:治疗组胆龚素及转氨酶的下降均优于对照组。
对陕西产芍药属赤药类(4种及1变种)生药,从原植物形态,药材性状,组织构造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地比较研究,为该类药材的鉴别,提供了资料。
用特殊防潮性包衣材料--OpadryAMB对阿司匹林片进行包衣,考察素片和薄膜包衣片中阿司匹林的含量、溶出度、稳定性等.结果表明阿司匹林包复Opadry薄膜衣后增加了稳定性,Opadry
本文报道了甘肃省境内5种Cong木属植物的生态环境,分布,药用及食用情况,其中有1新种及3个分布新记录种,调查表明两个木本种蕴藏量较丰富。
林业组织机构呈现一种层次式的结构,各层林业组织机构间一般都相距甚远.林业部门的业务性质决定许多数据要层层上报,这就意味着在不同层次的管理机构间许多数据的格式是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