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衰竭76例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adonaargent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观察肾康注射液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收住我院肾内科的7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临床分析,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肾康注射剂,两组均观察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观察记录患者的肾功能指标、临床症状、不良反应情况等,并依据判定标准判定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治疗前后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22例,有效8例,稳定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75%,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7例,稳定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63%。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肾康注射液可显著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关键词】肾康注射液;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疗效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511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208-02慢性肾衰竭是临床上常见的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是各种肾脏疾病发展到后期的归宿,在我国发病率逐年增高。慢性肾衰竭是一种不可逆的进行性的临床综合征,发展到尿毒症期主要以透析和肾脏移植为主,但费用昂贵,给患者带来了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如何延緩慢性肾衰竭的进展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相关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脏疾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1],本文探讨了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均为我院肾内病房2010——2012年收治的住院患者,均符合CRF的诊断标准。本组男40例,女36例,年龄35-70岁,平均55岁。本组病人选择肾功能不全代偿期及失代偿期的病人,病程1-12年。血肌酐185-809umo∕L,尿素氮11-28mmo∕L。排除条件:感染、需要透析的尿毒症患者,过敏体质、妊娠或哺乳期,原发病因导致梗阻性肾病患者,严重心血管疾病、肝功能异常及血液系统疾病,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人,和对照组36人,两组在年龄、性别、肾功能等条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其中治疗组中包括慢性肾小球肾炎,19例,糖尿病肾病15例,高血压肾损害5例,狼疮性肾炎1例。
  1.2方法两组均给予低蛋白、低磷饮食,保持内环境稳定,包括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纠正贫血、补钙等对症处理。控制血压接近正常水平。患者住院给予一般处理和其他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肾康注射剂100毫升,稀释后静脉滴注,1天1次,两组均观察4周。2观察指标
  2.1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测定血尿素氮、肌酐、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电解质、内生肌酐清除率、超敏C反应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①治疗前后对临床症状疗效判断:恶心、纳差、乏力、皮肤瘙痒等。②临床症状消失或减轻为有效,症状无改善或加重为无效。③记录不良反应,治疗中出现例恶心患者,未经干预症状自行减轻,对照组2例血压急剧升高,这可能与患者原有高血压病有关。
  2.2判定标准显效:临床症状及生命体征好转,血红蛋白大于2g∕L,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下降1g∕L,血尿素氮肌酐均有一定下降。有效:临床症状及生命体征好转,血红蛋白升高超过1g∕L,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下降0.51g∕L,血尿素氮、肌酐为改变,抑或上升缓慢。无效:临床症状及生命体征均未见好转,血红蛋白没有改变,血尿素氮、肌酐均匀上升。3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恶心、纳差、腹胀、身重困倦等症状均有明显改善。在治疗期间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治疗前后慢性肾衰竭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22例,有效8例,稳定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75%,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7例,稳定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63%。症状疗效标准显效:治疗后血肌酐大于30%,自觉症状明显缓解。有效:治疗后血肌酐降低大于20%,自觉症状改善。无效:治疗后血肌酐降低小于20%。4讨论
  慢性肾衰竭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功能进行性损害的结果,他发生在各种慢性肾实质疾病的基础上,缓慢的出现肾功能减退至衰竭,其病理特征是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纤维化。目前该疾病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为延缓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病情进展,使疾病在早期得以控制,应用肾康注射夜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获得满意疗效。
  本文通过对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观察,结果发现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加入肾康注射液治疗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效果较明显,根据血尿素氮、肌酐、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电解质、内生肌酐清除率、超敏C反应蛋白和24小时尿蛋白定量等肾功能指标比较结果表明,肾康注射液可缓解肾功能的恶化,延缓病情的进展。肾康注射液是由黄芪、大黄、丹参、红花等中草药制成的一种复方制剂,研究表明其对慢性肾衰竭有明确的治疗作用[2],能显著降低肾衰竭患者的尿素氮、肌酐加升高肌酐清除率。肾康注射液能够对肾功不全患者的贫血、虚弱之象的症状起到积极地改善作用,能够延缓患者的血尿素氮及血肌酐水平的回升。其中的大黄能够在患者没有进入到终末肾衰期之前延缓进程,进一步制止肾功能的恶化。丹参能够阻滞M受体而扩张血管,增加患者的肾血流量,抑制血液复合物的反应,抗血小板聚集,改善高凝状态,控制肾功能的恶化,改善肾血流动力学,促进毒素排泄,减少尿蛋白,减轻肾脏损害,延缓肾小球硬化及抑制肾小管氧自由基增多引起的间质损害等作用[3]。王爱媛等[4]研究发现肾康注射液能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丙二醛,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抗氧化能力,进而可以改善肾功能和临床症状。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肾康注射液可显著减轻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肾功能损害,缓解临床症状,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参考文献
  [1]白正学,韩彬,姜文斌,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慢性肾衰竭的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4):397-398.
  [2]崔冰,姚孟英.黄芪注射液对慢性肾衰竭病人肾功能及内皮素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5|,6(3):166-167.
  [3]陈惠,等.肾康注射液对系膜细胞肥大及P21CIPI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26(6):70-71.
  [4]王爱媛,房辉,王余,等.肾康注射液辅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氧化应激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8):12-13.
其他文献
硬膜外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是指当患者感到疼痛时由患者自主控制将镇痛药物通过镇痛泵注入硬膜外腔从而达到镇痛目的的方法.PCEA的精确性
目的 探讨中医体质辨识对高血压病患者中的临床护理与健康指导分析.方法 选择100例高血压病患者为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2组.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研
为提高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睡眠质量,笔者对我科2004年2月至2006年3月间52例住院的AMI患者失眠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可能产生的原因,探索减少失眠的有效护理措施.
目的 探究青年人和老年人腰椎本体感觉的差异,同时探究腰椎本体感觉的性别差异.方法 2017年9月至11月,随机抽取社区内65~80岁老年人58例作为老年组,20~30岁青年人56例作为青年
近年来,心电图对心肌缺血的诊断指标中提出缺血性J波的概念,并立即受到临床的高度重视。现将1例动态心电图检查中出现缺血性J波的病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5岁。因
【摘要】选取2013年3月——2013年9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婦科盆腔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的患者采用0.5g的氧氟沙星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0.3g的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两组治疗都是采用静脉滴注,每天两次,1个疗程10天,将两组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以后,观察组治愈的有13例,显效的有14例,有效的有10例,无效的有13例,总有效率为74%;而对照组治愈
期刊
目的 探讨社区高血压病的预防管理策略.方法 从我社区2017年度医疗费用报销名单中选出168例高血压病及合并症及当年体检1165份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我区高血压及合并症发
我们对46例施行胃癌根治性手术的患者采用了手术前、手术后分阶段营养疗法,增加了患者的营养摄入量,改善了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了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现将
【中图分类号】R58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658-02  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是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或结束后发生的急性并发症,常见于儿童、老人及透析前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发生率达3.4%-20.0%[1]。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轻者现现恶心、呕吐、头痛等,较重者常会出现震颤、抽搐、烦躁、昏迷等,严重者可能会危及生命安全。本文回顾性地分析我院5年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