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律师》编剧陈彤:哲学“呆女”成了热播剧女王

来源 :伴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pingchina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幸福来敲门,女记者却遭生死劫难
  陈彤出生在浙江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直到上学,才北上京城与父母团聚。当年入学时老师觉得这女孩口齿不清,建议把她送到特殊学校开发智力,幸亏被外婆断然拦下,陈彤才有了在大学里年年拿一等奖学金的光辉履历。
  高考成绩十分优异的陈彤,最终选择了北京师范大学而非北大、清华,这是由于她的家境并不宽裕,“北师大的奖学金,应该比后者更好拿!”在北师大一读7年,陈彤也羡慕那些谈恋爱、逃课、跳舞、到处疯玩的同学,但是不菲的奖学金能给她提供养活自己的生活费,所以她就成了“学术型拼命三郎”。
  24岁时陈彤取得了哲学硕士学位,主修论理学。那时候,她捧读的都是枯涩难懂的哲学名著,平时根本不看电视剧,她更没想过,有一天自己会去编那些充满情感纠葛、家常里短的热播剧!
  象牙塔里的陈彤不修边幅,经常一身牛仔装出入周末舞会,对男生讲话也丝毫没有江南女孩应有的柔美。尽管陈彤聪明而有个性,在获封“学霸”称号之余,还拿到了北京市象棋比赛冠军,但却情路坎坷,她的校园恋爱失败了一次又一次,初恋男友甚至说她是不解风情的“哲学呆女”。直到29岁,陈彤才安身立命,一头扎进“女才郎貌”的婚姻生活中。老公英俊无比,是搞科研工作的,这让她十分满意。“比娱乐圈的帅哥安全系数高多了,放心呐!”
  1993年研究生毕业后,陈彤直接进了人才扎堆的中国青年报社。一开始,初入职场的她谨小慎微,连与人说话都小声小气,穿着打扮上更是尽显哲学女的呆板。有一次同事对她说:“你不适合当记者,第一你留长发不职业,第二你不尖锐。”一句话生生把一个白衣飘飘的新好姑娘,逼成了短发齐耳尖刻无比的“杠头”。当时一个北大毕业的人问陈彤:“你以前肯定学习不好吧,你上过重点学校吗?”陈彤看着面前这个自顾自臭美的人说:“我没上过重点学校,可我知道现在咱们是同事。我是研究生毕业,你是吗?”一句话让陈彤出了口恶气。大概是所处的环境激发了陈彤的性情和智慧,她说:“我是女的,不能说脏话,不能指着别人就骂‘你大爷’,只能幽默一点尖刻一点进行还击。反正我是尖锐了。”
  亮出风格后,陈彤不仅在工作上如鱼得水,连文字也变得俏皮快意了许多。2000年3月,她成为《中国青年报·青年时讯》编辑部主任兼总编辑助理。她的文字作品无法归类,但《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没有人知道你打算坏多久》《风情万种》等作品一经推出,迅速成为畅销书。她的忠实读者说,陈彤义薄云天,尽管嘴不饶人却真诚可爱!
  陈彤的状态是分阶段的,有时喜欢在家猫着狂看电视剧,有时会狂泡吧,天亮而归,之后狂吃饭,饭局战役连绵不断,继而是刻苦工作,从下午熬夜干到天亮都不知疲倦。但事情一完成,“咣当”一下倒在床上马上不省人事。写作的习惯训练着陈彤的老公,深更半夜只要她一按回车键关机,老公就会突然醒来,揉着惺松的睡眼说,你还是写点什么吧,我睡不着了。看来,当作家的丈夫也挺辛苦。
  2003年5月,陈彤查出怀孕了,夫妻俩激动得紧紧相拥,满心欢喜地期待着小生命的到来。然而7月的一天,素来生龙活虎的陈彤突然呕吐,还差点晕倒在地……虽然怀有身孕,但她从未有过如此强烈的不适感,陈彤心里产生了一丝不祥的预兆。而在此之前,她的人生堪称完美——在人潮喧涌的北京,她不仅组建了幸福家庭,而且事业也蒸蒸日上,买了房,购了车。最重要的是,第二天她将和老公飞赴泰国旅行。
  送往医院急救后,医生说陈彤罹患“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就是俗称的“绒癌”。孩子保不住了,她的生命也危在旦夕!
  祸兮福所倚,“贵人”教她当编剧
  突如其来的打击,几乎将素来要强的陈彤击垮。她躺在病床上,才知道自己并不足够坚强。化疗阶段,她一头好看的秀发全部脱落,职业装也换上了病号服。看到镜中的自己,陈彤悲痛莫名。在医院治疗的半年多时间里,她历经痛楚、挣扎、失落和彷徨。
  以前,她是知名作家和记者,曾调查报道过朱令铊中毒案等一系列重大新闻,每天都在为工作奔波,为老百姓伸张正义,日子过得充实而精彩。如今久卧病榻,眼前的彩色世界瞬间变成黑白。“刚开始还会有人来看你,渐渐地大家都忙,你几乎就成了社会的边缘人了。没有音乐,没有声音,没有色彩……”每每想到生命一旦就此完结,自己那些未了的夙愿,陈彤禁不住号啕大哭。恍惚间,她似乎理解了因子宫癌去世的梅艳芳当初为何要放弃治疗。一旁的妈妈急了:“你的生命并不是你的,是我给你的,你必须接受治疗,无论多难多绝望!”望着母亲的泪眼,她无言了。那些泪水和无助编织的岁月,令她顿感生命的可贵。
  2004年2月化疗出院后,陈彤实在太闷,又对未来充满恐惧。医院安排她每月做复诊,她则每周有事没事都去找医生。幸好那位协和医院的医生,不仅懂得医术,还懂得心术。他一次次耐心地倾听陈彤内心的恐慌与落寞,最后给她指出一条生活道路,让身陷焦虑和绝望关口的陈彤,重新拿起笔来。“你是一个记者,又出过那么多书,我建议你写一个长篇小说,要过程曲折结局圆满,以此作为对自己的一个祝福。这样还有助于你摆脱抑郁症。”
  于是,陈彤把病痛中的感悟写进了她的书里。在小说《无限怀念,有限悲伤》里,一个生命只剩半年的女孩,找到曾经的初恋情人,希望与他共度最后的宝贵时光,但他犹豫了。最后,她愿赌服输,令人婉叹。
  2005年,著名作家、编剧王海鸰偶然看到了陈彤的书。写完《中国式离婚》后,王海鸰正陷入创作疲惫期,希望找一个助手,陈彤小说对情感的洞见吸引了她的注意,她跟出版社编辑要了陈彤的电话。
  接到电话时,陈彤正在医院做检查,得知身体已经基本康复,她高兴极了。听说王海鸰邀请自己合写剧本,她吃了一惊,坦言自己只是个写小说写新闻的,对剧本一无所知。王海鸰说:“没关系,我欣赏你的文字,有我带着你可以的!”
  于是,陈彤尝试着写了一集《新结婚时代》交给了王海鸰。王老师改了许久,满篇红字,却依旧夸她很有天分,只是不熟悉剧本写作。“剧本跟小说不一样,小说可以让你站在一个高处俯瞰众生,而剧本呢,是要站在角色中去写的……”王海鸰还告诉陈彤,电视剧里的台词要有“动作性”,能够起到推动剧情发展的作用。   陈彤说,那是她写作经历里最幸福的一段日子。耳朵里听到的永远是王老师的鼓励。对于技法上的生疏,她悉心教导,在剧本里一处处亲自修正,甚至不让她为故事大纲和分集发愁。到陈彤独立编剧的时候,更体会到王海鸰的传道法门对新编剧的重要性,她教授的除了方法,最重要的是自信,呈现故事时心态的自由,以及不写无把握的故事。
  接下来,陈彤一集一集地写,王海鸰帮她一集一集地改,而且一直以商量的口吻共同探讨。“整个剧本合作完成,开拍了,王老师才跟我说,她知道编剧特别脆弱敏感,所以非常注意保护我的创作状态。一些制片方、演员方面的负面意见,她都是过滤之后,认为确实有必要修改的才会跟我说。”陈彤觉得自己在初涉编剧行业时遇对了人,着实幸运!陈彤说,王海鸰是她最感激的人。
  2006年,由鄢颇执导,刘若英、郭晓冬主演的电视剧《新结婚时代》获得收视成功,也引发了观众对“凤凰男”与“孔雀女”的话题思考。之后,陈彤又跟王海鸰合作了电视剧《男人底线》,收视率和口碑也都很好。
  与王海鸰合作几次后,陈彤开始尝试独立创作,由宋丹丹主演的24集电视剧《马文的战争》,是她编剧生涯的处女作。由于是首次担任独立编剧,没有王海鸰帮忙“过滤”,交稿时,陈彤内心十分忐忑。
  不料,《马文的战争》于2008年播出后反响极好,还获得了第三届东京国际电视剧节特别奖,以及第十五届上海电视节最佳女演员奖。此时,陈彤这位初出茅庐的编剧,终于欣喜地发现,生活为自己打开了一扇新的窗!
  哲学“呆女”成了热播剧女王
  在辞掉记者工作成为一名全职编剧后,陈彤不仅敬业,也十分接地气。为了积累创作素材,她时常与菜市场的大嫂一聊半天,也能和跳广场舞的大妈们打成一片。写到夫妻之间的台词,陈彤甚至要求老公下班后和她“对一遍”,老公对此颇有怨言:“我一个科研工作者,每天被你当演员使,太过分了!”
  在写剧本之前就有“两性情感教母”之称的陈彤,每一部编剧作品都涉及到现实生活中鲜活的话题。她明白“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只写老百姓爱看的、社会热点题材。
  她之所以写《离婚律师》,源于一场激烈的辩论。2011年初,陈彤写过两篇文章《新婚姻法保护的是财产不是感情》和《婚姻中的“资本意志”》。2011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25次会议通过了《新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可能是因为这些文章的关系,陈彤被请去录制一档讨论新《婚姻法》的节目。
  在节目现场,她和陈旭律师作为观点对立的双方,进行了激烈辩论。正是这次节目,促使陈彤决定写一部从律师角度探讨婚姻意义的电视剧。有趣的是,后来陈律师和她成了朋友,在《离婚律师》剧本的漫长创作过程中,他为陈彤提供了她最缺乏而又亟需的法律专业帮助。
  这个剧本,陈彤前前后后写了好几年,期间《婚姻法》出了新的司法解释,所以她要不停地写,不停地修改。这是近年来继热播剧《一仆二主》之后,陈彤又一部倾尽全力的作品。而投资方也对得起陈彤的3年付出,《离婚律师》的拍摄投资高达1.3亿元,成为2014年“最贵”的一部电视剧。该剧一个案情接着一个案情展开,在姚晨、吴秀波等优秀演员的演绎下,人物丰满,有笑有思考。
  2014年,对陈彤来说是个丰收年。先是她创作的电视剧《一仆二主》,被张嘉译、闫妮演火,3月19日播出后,一直稳居同时段电视剧收视之冠。8月20日,她创作的电视剧《离婚律师》在江苏、浙江、天津、深圳卫视黄金档完美收官,因极高的收视率和11亿网络播放量而获封“剧王”称号!
  如今,陈彤已成为国内炙手可热的金牌女编剧,每部剧本的稿酬达到7位数。纵使如此,她还忙里偷闲,于今年8月1日出版了情感散文集《如果你爱上了藏獒》。够俏皮吧!这搞笑的书名来自书里的一篇文章,“如果你爱上了藏獒,就不能指望他像鸡一样给你下蛋。”说的是一个女人爱上了一个喜欢折腾的男人,女人后来心有不甘期待安稳。陈彤给出的建议是:如果你喜欢的是越野男的越野气质,你就别抱怨不省油。道理很简单,如同你养只鸡,鸡不下蛋你抱怨,你要养只藏獒,你就不能指望它像鸡一样定时下蛋。
  女人怕老,特别注重衣饰妆容,但作为一个46岁的编剧界名人,陈彤在把自己的生活划分得很清晰的同时,却从不愿意在脸上花工夫,死心塌地地素面朝天。
  这就是陈彤,她的文字俏皮快意,笔下的情感没有干巴巴的说教,有的是形象的比喻、透彻的分析;她的性格真诚爽朗,不做作不矫情。她有时候也会在博客上抨击一些生活中的不公现象,但这并不妨碍“神剧女王”对真实生活热烈的爱!
  (本文严禁转载及上网!)
  责编/毕春晖
  E-mail: bchaa@163.com
  微博网址: http://weibo.com/bchaa
其他文献
“我现在并不想支持共产主义者从事的事业,但我的良心不允许我利用别人的名字——给他招惹麻烦”。1956年,在一场漫长的审讯之后,米勒愤怒地大声要求赶紧签发他的护照,他说要
本文开创性的以我国古代整个发展历史长河为背景,分析了我国古代科技对经济的作用模式,发现古代科技对经济具有明显促进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存在天花板效应,并进而分析了不同
1956年以来,上海地铁历经筹备研究、初期建设、快速成网、持续发展四个阶段,地铁网络规模快速增长,客流量持续增加,已成为我国城市地铁建设与发展的典范.目前,采用高铁和城市
期刊
长期以来,上海一直将推动国内和国际科创合作,作为激发科技创新深层驱动力的重要抓手,在2020年收官之际,上海已在构建国内和国际合作新格局上取得了不少进展.rn国内合作上,上
期刊
2020年11月24日,中国嫦娥五号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并且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这次发射成功对我国来说意义非凡,也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因为嫦娥五号肩负着一个重大使命,就是去月球取样再返回地球。嫦娥五号成功升空,正式启程去月球"挖土",我国此次探月工程预计将带回2公斤的月壤样本,进行后续的科研试验。我们的飞船还没飞到月球,美国的NASA就给我国发来贺电,里面明里暗里都透着求分享的意思。美国为何
期刊
纵观过去十年,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市场格局加速转化,在商业战场上,有企业在掉队,更有后浪居上,创新越来越成为企业保持可持续竞争力的核心.rn与外部快节奏的市场变化形成鲜
期刊
2014年9月19日,对于阿里巴巴集团是一个关于财富的日子。阿里巴巴集团在纽交所上市首日开盘价报每股92.7美元,远高于每股68美元的IPO发行价。阿里通过IPO融资218亿美元,成为
我院中西医结合科于1979年成立,设有22张病床。全科同志于建科初期就学习了有关材料,提高对中西医结合的认识。认为中医和西医是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两种医学理论体
“十三五”以来,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创新步伐不断加快.在互联网广泛应用的大数据时代,企业技术创新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复杂关联的知识,数据
期刊
当今世界,发展海洋经济已成为全球性战略选择。同样,海洋也将成为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战场。我国“十二五”规划首次将海洋经济提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建设性地开启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