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激光通信中影响APD探测灵敏度的因素分析

来源 :光通信技术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gg1064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大气激光通信系统中,雪崩光电二极管(APD)常作为接收机实现微弱光信号的检测。首先简述了APD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其次仿真分析了影响APD探测灵敏度的因素,最后对APD探测器的动态范围进行了计算。仿真结果表明:存在一个最佳倍增因子,在给定光功率下使APD探测器获得最大信噪比;温度对探测灵敏度的影响可通过最佳偏置电压温度补偿的方法,使APD探测器在-20℃~70℃范围内保持倍增因子的恒定;根据APD探测器的动态范围合理选择通信光功率,防止探测器检测不到光信号,造成通信链路的中断。
其他文献
基于脉冲位置调制(PPM)的大气激光通信系统的关键问题之一在于帧同步。针对传统帧同步技术中对采样信号采取门限判决而导致丢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采样值累加并进行两端比较的帧同步方法。设计了一套基于数字信号处理(DSP)芯片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为数据处理核心的大气激光通信系统,并对上述帧同步方法进行了测试,验证了其可行性。
基于角反射器的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Corner Reflector InSAR)在低相干地区的地表形变监测中具有很大应用潜力。在CRInSAR所有误差源中,大气影响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针对CRInSAR中的大气影响改正问题,详述了利用连续GPS站的数据和地面气象观测资料来对角反射器的大气影响进行改正。并利用香港地区12个GPS连续站的数据对6个角反射器上的大气影响做出改正,得出了较为可靠的结
在论述目前国内外移动GIS发展状况以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移动设备上基于.NET的GIS开发方案,采用面向对象方法以高内聚低耦合的原则对系统模块进行设计,实现系统开发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最后,以E博士TT588掌上电脑作为移动终端,基于.NET平台和VS2005开发移动GIS原型系统,以应用实例证实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双星导航系统是将空间技术、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测绘技术与气象学、水利学、地震学、城市规划和城市交通等多种学科相结合、相融合的实用化系统。文中介绍了哈尔滨市双星导航系统的建设情况及该系统的性能、特点。
针对高校土地与房屋管理中的业务特点及需求,设计开发了土地与房产管理信息系统:基于ArcSDE与SQLServer2000设计建立空间数据库;基于ArcIMS和ASP.NET,开发图形分布平台,实现了图属互查、统计分析等功能;基于ASP.NET开发属性数据管理系统,实现属性数据的实时编辑更新。
通过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卫星钟差进行预报研究,论述了灰色GM(1,1)模型的建立、计算及原点精度检验方法,并结合实例给出一种模型优化的途径,即参数优化法。计算结果表明,参数优化法可以提高卫星钟差短期预报的精度。
以沈阳工业大学风能研究所1MW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为基础,结合钢管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提出了一种新型风力发电机组塔架—钢-混凝土组合结构风力发电机组塔架,并利用大型有限元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