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江西省中学物理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于4月9~11日在婺源天佑中学举行。来自全省11个地市的25名选手参加了高中物理教学大赛,这次大赛的项目反映了当前江西省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的发展状况与成果。大赛创新内涵丰富,巧妙的实验设计,精彩的实验演示,幽默的实验讲解,独特的教学思想,都给参会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次大赛的主题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课堂教学要突出物理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突出物理知识在技术、社会领域的应用,突出物理知识形成和应用过程中的科学方法。在职教师的比赛内容为:参赛教师统一观看录像课,独立准备l小时,现场评课15分钟。录像课主要从教学理念、环境创设、组织指导、教学效果等四个方面评分。参赛教师所选教材全部是人教社高中《物理》新课程实验中的内容。
有的教师利用日常生活用品,自己设计一些简易演示实验、简易小实验、趣味小实验等,既可以使物理和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又能够使抽象的物理问题具体化、形象化,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深化。例如:萍乡市上栗中学黎娇老师讲解“摩擦力”时,让学生用手指贴着桌面运动体验摩擦力的存在;高安中学涂后胜老师利用旋转,验证其是排水龙头引入反冲运动;新余一中曹华来用水果电池使音乐贺卡发声,从而引入电动势的课题讲解;贵溪一中吴智敏老师通过快速转动拖把脱水说明离心运动在生活中的应用。
物理知识源于生活,物理知识与生活具有紧密的联系,参赛选手充分遵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活经验,努力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环境让学生释放学习的潜能。如上饶县二中陈丽云老师在教学电容器的电容后,让学生分析声控灯的原理;分宜中学欧阳志辉老师在讲解曲线运动速度方向时,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为没有挡泥板的自行车设计科学合理的挡泥板;南昌二中刘振北老师在讲授惯性后,引导学生分组实验探究生熟鸡蛋的惯性差异。通过活生生的事例引导学生从物理走向生活,既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刺激学生的兴奋点。教师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实施过程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思想和理念。
此次大赛将讲课和评课融为一体,既为参赛教师课堂设计、课堂驾驭提供了展示舞台,又有对参赛教师交流评价技能和技巧的检验。大赛中,特别是有的参赛选手直白中肯的评课为中学物理教研形式提供了可行的借鉴模式。参赛教师的课堂教学对新课程物理教学理念给予了多角度、全方位的诠释,为当前我省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提供了示范。(张香保)
本次大赛的主题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课堂教学要突出物理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突出物理知识在技术、社会领域的应用,突出物理知识形成和应用过程中的科学方法。在职教师的比赛内容为:参赛教师统一观看录像课,独立准备l小时,现场评课15分钟。录像课主要从教学理念、环境创设、组织指导、教学效果等四个方面评分。参赛教师所选教材全部是人教社高中《物理》新课程实验中的内容。
有的教师利用日常生活用品,自己设计一些简易演示实验、简易小实验、趣味小实验等,既可以使物理和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又能够使抽象的物理问题具体化、形象化,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深化。例如:萍乡市上栗中学黎娇老师讲解“摩擦力”时,让学生用手指贴着桌面运动体验摩擦力的存在;高安中学涂后胜老师利用旋转,验证其是排水龙头引入反冲运动;新余一中曹华来用水果电池使音乐贺卡发声,从而引入电动势的课题讲解;贵溪一中吴智敏老师通过快速转动拖把脱水说明离心运动在生活中的应用。
物理知识源于生活,物理知识与生活具有紧密的联系,参赛选手充分遵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活经验,努力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环境让学生释放学习的潜能。如上饶县二中陈丽云老师在教学电容器的电容后,让学生分析声控灯的原理;分宜中学欧阳志辉老师在讲解曲线运动速度方向时,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为没有挡泥板的自行车设计科学合理的挡泥板;南昌二中刘振北老师在讲授惯性后,引导学生分组实验探究生熟鸡蛋的惯性差异。通过活生生的事例引导学生从物理走向生活,既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刺激学生的兴奋点。教师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实施过程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思想和理念。
此次大赛将讲课和评课融为一体,既为参赛教师课堂设计、课堂驾驭提供了展示舞台,又有对参赛教师交流评价技能和技巧的检验。大赛中,特别是有的参赛选手直白中肯的评课为中学物理教研形式提供了可行的借鉴模式。参赛教师的课堂教学对新课程物理教学理念给予了多角度、全方位的诠释,为当前我省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提供了示范。(张香保)